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建筑给排水 \ 探讨城市“排水”为何总跑不过暴雨问题?

探讨城市“排水”为何总跑不过暴雨问题?

发布于:2015-06-10 09:34:10 来自: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 [复制转发]
新兴城市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是,让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设中提前给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然而,当代中国的许多新城市建设,都似乎删减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楼层高度和华丽度作为“崛起”的象征。
一场暴雨,几乎致残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深圳。
150处道路积水,20多处片区内涝,2000多辆汽车受淹,200航班取消,交通大动脉广深高速暂停运转,广深铁路动车停运。除了街道上漂浮的汽车和抓起的鱼,给人些许苦笑外,一个特大问号仍然不肯离开人们的脑际:住在这个城市可靠吗?
万幸的是,至今没有死亡报告。而带有嘲讽口吻的解释,比如深圳的排水管是按“一年一遇”的标准建造的,是按照苏联模式建造的,也不怎么靠谱。在较早建成的罗湖、福田两区,水灾就很轻,恰恰是近年新建的南山、宝安两区以及快马加鞭建设中的光明新区、龙华新区,水灾严重。
但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别,都不能证明生活在这个城市就是安全的。要是加上雨中人们的德行突然“滑坡”,不遵守交通秩序,不保持出行的起码规范,焦虑感会油然而生。城建质量,基础保障,都被一场雨冲刷出失误,甚至是严重缺憾。
经济学家常说“后发优势”,无论新兴城市还是新兴经济体,都能汲取先行者的教训,城市更完美,经济更健康。如果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深圳所显示的似乎是相反的案例。
就城建而言,新兴城市最应该汲取的教训是,让城市走在暴雨前面,在建设中提前给城市注入“疫苗”,防患于未然。水灾、内涝、污染、垃圾处理等等,在人类城市建设史上有丰厚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几乎为新兴城市提供了所有“备注”和现成的技术标准,但是当代中国的许多新城市建设,都似乎删减了地下工程,而把地面上的楼层高度和华丽度作为“崛起”的象征。
笔者曾体验过暴雨中的伦敦、巴黎、东京,行车困难,大雨倾盆,也有交通事故发生,但却从没有见过街道成河道,社区成水坝。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在一次次的惨痛教训后着力疏通地下管道,让市民在非正常天气下仍有充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比如伦敦,从1861年起就在建设地下综合管沟,把排水管、排污管、自来水管、煤气管、电信线路一并综合建设,现在伦敦有22条综合管道,比地铁线路还要多。即便如此,英国没有停步,在新建的城市中采用更为严格的技术标准,并根据最新环保节能理论和技术,用法律形式把“可持续排水系统”作为一切建设的起始点。
对城市“排泄系统”的重视,世界各地有先有后。巴黎从1833年就开始布局地下水道系统,前东德始于1964年,美国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基本完成于1970年代,日本则完成于1990年代初期。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城市能够抵御“五十年一遇”或“百年一遇”的暴雨。
按理说,中国地方政府在城建上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权力和主动性,在新兴城市如深圳的建设上,该比先行性城市更具优势,更注重地下设施建设,但一次次的城市水灾还是发生了。也因此,欧美的媒体只刊发深圳水灾图片,而不作更深入的报道,很有“无语”之感。
无论是深圳还是别的城市,城市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可能会超出想象,但降雨量的数据还是有记录可查。那么为什么不能根据大自然提供的依据,来好好计算一下“排泄系统”的建构?为什么总崇拜想象中只吃不拉的貔貅,而不能从自然原理来考虑城市建设的未来?
需要改变的不仅有政绩观、效率观,还要改变决策方式,尤其是科学家逆耳的忠言。深圳目前的尴尬本来都可避免,专业人士早就提出建设性意见,但为什么没有被决策者听进去?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威海冯
    威海冯 沙发
    内涝的问题,100%出在政府的身上,地下管网根本不给力。不舍得投资地下工程,不出政绩是主因。
    2015-06-11 07:50: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o1431913278679
    :handshake
    2015-06-10 10:36: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给排水

返回版块

47.26 万条内容 · 132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自喷和水幕系统可以共用一套泵吗?

自喷和水幕系统可以共用一套泵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