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噪声——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噪声——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发布于:2015-06-09 13:23:09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几乎每个城市居民每天都要遭受噪声之苦.什么是噪声?通俗地说,凡是使人烦躁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音乐、歌声,本来是美妙之音,但对于正在睡眠的人来说,是吵闹的、不需要的声音,所以也是噪声。人们过去只注意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而忽略了它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影响,所以称它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噪声对人的危害主要有:
  1、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如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
  2、损伤听觉、视觉器官。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从飞机上下来或从轰鸣的车间里出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说话声音,过一会儿才会恢复,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这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可造成听力下降。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可引起胃病和胃溃疡。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心脑功能发育也有不利影响。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村头木匠
    村头木匠 沙发
    感谢科普!:handshake
    2015-06-26 16:37: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k3678593
    k3678593 板凳
    感谢楼主分享
    2015-06-24 10:59: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6 万条内容 · 1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什么是噪音?噪音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

   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音又称无调声,是使人们听起有不舒服的嘈杂感觉而且妨害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声音。从物理学观点看,是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如机器的尖叫声和汽车、火车的轰鸣声等。有规律的振动产生乐音,它的波形图是周期性的曲线;而噪声的波形图是没有规律的非周期的曲线。因而噪声又是乐音的反义词。从生理学观点讲,凡是使人们讨厌的、烦躁的和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因而噪声有时不只单独由物理量所能定义的,还与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