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6-01 15:07:01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本文从当今世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绿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环节的认识出发,介绍了一些国内外著名城市建设与绿化可供借鉴的实践,总结出三坏路绿化的特色和对城市发展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城市绿化存在的问用提出讨论和建议.
当今时代,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绿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环节。三环路是我市城市的快速环形交通干道、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要以现代化的标准,高水平搞好全路的绿化,不仅在近期对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我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园林城市的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必然会对我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长远目标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巨大作用。
一、建设环城绿地是现代城市绿化主流趋势
在实施城市发展和建设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始终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不断地在调整城市发展的模式。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平衡、生存维持的支撑系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体现城市生态特征、景观形象的重要窗口。建设环城绿地则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当今国内外许多城市提供了成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和作法。先进的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须具备完整的绿地系统,充足的绿量和有特色的绿化景观。
早在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就提出《明日的田园城市》理论,主张在大城市的外围建设宽阔的绿化地带,将城市与乡村的自然景观紧密结合、互相补充。主张建立小型的融于大自然中的“田园城市”。这一思想对近、现代的城市和城市绿化的规划和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响到欧、美国家相继出现丁一些田园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卫星城,在一些特大和大城市外围规划硅设环城绿化带、绿化圈。1924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举行的国际城市规划会议,提出了在大城市的外围保留田园绿化地带的要求。世界上有伦敦、巴黎、莫斯科等著名大都市规划建设环城绿地的佳例。
英国颁布《绿带法》,控制着大城市周围绿带土地的使用。伦敦规划的郊区绿带,宽16公里,面积5180平方公里,其中农田占70%,森林占u%,娱乐占5%。
莫斯科,1935年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在中心城区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和在郊区有大面积的森林公园带,平均宽度10公里,面积1227平方公里。在中心城区与八个边缘组团之间,以楔形和放射加矸状的绿带将各个组团相分隔,以快速交通花园式林荫道路相联系.构成环抱中心城区、多组团的绿带以及由森林公园带共同构成的绿地网络。
巴黎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在城市的核心地带有早罗棋布的公园。有卢浮宫、蒂伊勒里公园、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等组成的中心花园带。有以艾菲尔铁塔为中心、跨塞纳河至厦采宫广场组成的广场花园带。还有环城陕速干道旁的环城花园带.连接着二十多个公园。在郊区还有两大片于余公顷的森林环绕城市。
韩国的汉城,也早有予见地采取措施,保留了城市的绿环。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被提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许多城市就如何建设生态健全的城市,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建设,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较为和谐的生态环境,进行着积极的研究和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园林绿化正从封闭、内向、个别的园林转向开敝、外向、系统的绿地体系发展,向生态园林方向发展,向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网络体系发展,从城市园林走向园林城市,建设园林城币已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空间发展的主导模式。全国已有20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一大批省级园林城市。北京、上悔、天津、南京等一些特大城市开展大环境绿化、规划建设环城绿地已取得显著成绩。
北京市的城市规划采取分散集团式的总体布局,在以旧城为中心的中心城区与外围的lo个边缘组团片区之间.以片林式的分隔绿地、主导风向的楔状绿地、作为组团间的分隔与联系,以防护林带和道路的绿色长廊形成绿网环拥城市。
上海市制定了城乡一体化的都市大绿化圈规划.绿色生态走廊由道路、河道绿化组成,郊区180公里氏的环线两侧控制500—1000米宽的绿色空间。现已初步建成沿外环路外侧宽500米、长98公里的环形绿化林带,其中100米宽以乔木为主,乔灌结合的绿化林带,既是绿化防护林带,又是可轮流间行提苗的大苗圃地,局部还可向市民开放休闲游憩,起到公共绿地的作用,现已初见成效。另外400米宽为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村经济林带。
南京市规划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对外放射的交通走廊、河道绿化带为楔形连接体,形成对主城及外围城镇、城市化新区的绿化包围圈,并以楔形方式将城镇外围的生态主骨架与城镇内部的生态次骨架相衔接,形成内外环抱、经络全市的绿化网络。
天津市在“七五”,“八五”期间已初步建成由晦河风景线、外环线、三环十四射的干道绿化构成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圈。
这些国内外大城市规划建设环城绿地的作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三环踣绿化的格局和特点
三环路是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城快速交通干道。位于主城区与外围新区之间,围城面积约198平方公里。道路全长51.079公里,路宽80米设计8车道、车速80公里川、时。横断面形式为四辐五带式,即道旁绿化带、辅道、分隔绿化带、机动车道、中央分隔绿化带,机动车道、分隔绿化带、辅道、道旁绿化带.道路绿化率为21.85%。全路绿化由路内绿化带、立交桥缘地和路外两侧的环形带状生态绿地三部分构成。其中.路内绿化带长31公里,面积55公顷已韧见成效;34座立交桥绿地面积124.8公顷正在施工;路外两侧大型环状生态绿带规划面积792.87公顷,总计绿地面积为882.67公顷.是我市至今为止最大的绿化工程。它的建成将会使城市绿化主要指标大大提高,绿化覆盖率将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达到8m2。
[page] 路内绿化带是以中央绿化带为重点,辅以其他绿化带,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为段,各具特点,分别为乔灌结合、色块图案、芳香植物和林荫大树路段.树种选择和配置形式各不相同,突出了季相变化和时序景观特色。通过招标施工,现已竣工,井初见成效。34座立交桥绿地也已大部份开工、亦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桥下绿化各具特点,以突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布置了文化内涵深邃的雕塑等景观造型,与相邻地块的绿化相衔接,为就近地区的居民创造适宜休憩、休闲的场所,立交桥绿地犹如城市进出口的绿色地毯,将突出地体现出城市对外的标识性。路外两侧的大型环状生态绿带,各宽50—100米,将按照经营城市和体制创新的思想组织实施。
三环路绿化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规划的前瞻性。未来的城市将是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生态平衡,发挥规划的凋控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像成都这样的我国西部的特大城市,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城市发展的总体思想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城市的绿化在空间上融城乡为一体,功能上要以突出生态功能为原则,实施管理—仁要坚持体制创新。三环路绿化的规划,是路外大片绿地、路内精心布置的景观绿带和立交桥绿地,共同构成环城大片绿地,必将对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结构起重大作用,将有效地阻止和克服中心城区摊大饼式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城市形态,有利于实施城乡一体化,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形成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新区,构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框架具有科学预见性、前瞻性。
二是系统的支撑性。国外的研究和实践都已证明,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使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谋求人居环境的适宜。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以大绿量创造城市的“第二自然”-我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将由点、线、面结合发展到块、楔、圈网结合,即三圈、七楔、多园联结成网的基本结构-圈是土体框架。三圈即:府南河环城滨河公园圈、三环路防护绿地圈、外环高速路生态绿地围。三环路防护绿地四位于中圈位置,环抱着以旧城为中心的主城区,连接着对外交通通道、河道、山斤构成的楔状绿地和多个块状绿地,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纽带。因此,三环路及环路绿地对成都的城市发展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构建和恢复建设生态环境的功能都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效益的综合性。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是普遍的、共同的,能改善环境,调节小气候,营建适宜的人居环境,能美化城市景观、塑造城市形象、能改善投资环境,能为市民提供游憩休闲场所,促进粕神文明建设,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地,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由于三环路绿化由路内绿化带、立交桥绿化和路外两侧防护林绿地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其效益的综合性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各种形式绿地的效益的发挥各有重点。以中央绿化分隔带为主的每条绿化带共同构成的路内绿化和犹如城市对外交通进出口绿色地毯的立交桥绿化.都以植物季相变化、色叶变化,美丽的图案和融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景观设计.突出了景观特色,发挥了美化街景,提升了城市形象的效益.而路外大面积的防护绿地,不仅将充分发挥对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的防护作用.还将起到储养绿化大苗和供市民游憩休闲的功能作用。尤其具有生态意义起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地的作用,以多样的植物进行的模拟自然的绿化环境.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多种生物提供了适合的栖息地,为增加物种丰富度创造了条件,是恢复挽救生物多样性的净土和生物迁移活动的通道。对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的意义是长远的。
四是律设管理的创新性。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在公益性性质和计划体制下,长期以来存在效率低下的顽疾。三环路绿化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激活了市场,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效率和效益。路外两割的大面积防护林绿地,也将本着经营城市和土地的思路,在政府主导下,租赁土地、运作绿地,用政策和经济杠杆双重手段吸引部门单位和企业参与,在获取环境效益的同时,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讨论与建议
三环路绿化工程以其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工程复杂,地位重要而倍受各界广泛关注。营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是该工程之最大目标。对实现这一长远的宏伟目标有些问题仍有待充分讨论,科学决策。道路内由多条绿化分隔带组成的绿色走廊已基本建成。立交桥绿化犹如城市进出口的绿色地毯,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位于路外两刷的大面积的防护林带,是城市防护屏障,也是三环路绿化中能充分发挥绿色生态屏障作用的关键部分,其规划已经确定,至今尚未开工,这里仅就路外两侧的防护绿地建设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和建议。
1、正确定位绿地类型,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在城市绿地中依其使用性质和功能作用分为:公共绿地、街道绿地、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绿地有不同的植物选择原则和种植设计要求。道路绿化是建立在交通空间中,其绿化形式有景观配置、功能种植和景观与功能综合之区分。三环路是城市的快速交通干道,绿化形式应满足用绿带分隔组织交通、诱导视线的要求,注重隔音、滞尘改善道路环境质量的作用,在重要的节点地段突出美化街景的植物配置和增加景观设施。现在在宽敞的中央绿化分隔带上全线以景观种植为主,人们却无法无地驻足欣赏美景,道路环境质量也难以得到改善。同样在市区一些新近扩建的干道,布置了分隔车流美化街景的绿化带,却在人行道旁不种植行道树,让众多的行人在常年忍受汽车污染和夏天炎炎烈日暴晒之苦。离开绿化为人创造适宜的良好环境的功能,又如何体现绿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摆正绿化的美化和改善环境与功能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的问题.仍值得商榷。
笔者认为路外两侧大面积的绿地应充分发挥出上地资源的价值,创造更多的效益。借鉴上海市外围路绿带的作法和经验.绿地应在满足环境防护要求前提下发挥其生产和供人游憩休闲的作用,定位为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公共绿地三位一体。就是以一定的面积营建生长稳定.结构合理的林带,起到绿化的景观作用和防护作用.以相当的面积作生产苗木的圃地,起到生产绿地的作用.并结合生产绿地的设施、布局、结构和管护用房,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限度地向市民开放,开展游憩休闲活动,起到公共绿地的作用。以三位一体的绿地定位,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的潜力,最大程度地发挥绿化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2、经营土地、运作绿化
土地是绿化的载体,是最原始的生产资料.只有落实土地才能实施绿化。三环路规划了大面积的绿地,若仍按计划体制下由政府征用土地进行绿化,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解决绿化用地呢?近年北京、合肥、杭州等城市探索出政府租地实施绿化的途径,很值得学习借鉴.结合成都实际,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多种方法变政府征用划拨绿化用地为租赁经营土地或置换土地运作绿化。租赁土地是政府主导下,给以一定优惠政策,由项目管理公司履行租用农田用于绿化。置换土地是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使用的布局规划,把分散的、远离的农村林地、果园、花卉种苗苗圃地的用地位置调整为集中在三环路近旁,形成有规划指导的规模化的生产性绿地。
无论是租赁的绿地还是调整布局的生产绿地都要严格按照环路绿化的规划和经营,由项目管理公司统一管理和指导,在确保绿化防护作用的前提下,安排绿化的生产经营,对租赁的绿地实行承包经营管理。有两种方式;第一.按全国人大关于全民义务植树决议的规定,把租赁的绿地分块划为驻蓉省、市、区(县)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的义务植树基地,一包若千年。由这些单位承担土地租金、植树和管养。第二,按市场经济规则向有承担能力的绿化企业招标经营管理,政府对承担管理和经营的绿化公司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如减免农林牧产品税和有优先获得政府绿化工程的权利.
应该明确指出,在这块防护绿地上安排绿化生产,不是办一般的苗圃,而是专门储存培养城市绿化所需树种大苗的苗圃。缺乏树种对路的大规格树苗的现状是制约我市城市绿化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当前绿化苗木生产仍然存在着苗木生产缺乏科学指导,简单地跟着市场转,培育热销、逮生、倒手快的苗木,苗木无储备,只求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等问题。。这样下去如此数年,会出现绿化树种愈来愈少.景观愈来愈单凋。实施大苗储养式的苗圃生产模式,是按照规划的树种的乔木和花灌木,以较大规格的苗本按一定的株行距栽植,待生长到更大规格时可以隔行出圃,用于城市的绿化工程之需,然后再按规划的树种和规定的苗木规格重新种上.这样有规律的周转土地循环使用,作到既绿化又生产了大苗,是城市绿化大规格苗木的储养地,既有绿化效益又有生产效益,有利于解决当前苗木生产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形成防护林带的绿化效果,还可产生经济效益,重要的是解决城市绿化长远需求的大规格的树木的来源。
3、遵循科学规律,选择适用植物
植物材料是建设绿地的物质基础,是园林绿化持续发展的主体.在如何选择和运用植物材料方面,存在着按个人喜好而不是按科学规律选择;喜南方的、外来的、新的(未经驯化)的种类,不重视乡土植物和长期使用的优良树种;喜用草坪、草本、灌木等见效快速生性的种类,不注重骨干稳定的慢生乔木的使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千城市绿化景观不稳定、不持久,植物种类愈来愈少,景观愈单凋,地方特色不突出,各地景观趋同,“千城一面”的状况。三环路绿化在选用植物材料方面应注意克服这些问题。
选择绿化植物材料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植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及特点.以运用成都地区的乡土树种和实践证明生长良好的外来种类为主体和骨干,使未来的城市绿化面貌能体现成都地区的自然景观特色,并取得稳定的长程的效益。为丰富引进绿化植物新材料应注重从植物资源丰富的青城山、峨嵋山及同处—‘个生物气候带以及邻近的生物气候带的植物资源中引种。也要考虑到植物群落结构上的层次、周期、季节的变化、特点和园林美学的要求,根据不同绿地的不同功能、景观和市民习俗要求,进行科学的选择和配置.以重要的骨干性乔木树种的选用最为关键,在三环路外围绿化带建设中,要首先选好骨干树种,可供选择的有:银杏、桂花、黄葛树,栾树,大叶女贞、女贞、黑壳楠、玉兰,香樟、香楠、水杉、皂荚、朴树、鹅掌楸、七叶树等都是优良的乡土树种,还有近年引进或试用表现良好的小叶榕、杜英、天竺桂等。还应选择灌木、攀缘植物、地被以及花卉、草坪的乡土种类以及有季相变化的色叶、开花植物,形成适合植物群落生态,共生互补、物种多样的人工群落、群丛,配置创造出骨干树种突出、群体组合自然,在平面、立面和季相上丰富美观功能作用显著的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