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塑化剂有什么危险,那又怎样远离塑化剂

塑化剂有什么危险,那又怎样远离塑化剂

发布于:2015-05-19 10:26:19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塑化剂广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可能含有塑化剂的产品有:食品包装袋、保鲜膜等食品包装;发胶、口红、指甲油、乳液等化妆品;一次性塑料水杯、塑料手套、雨衣、鞋类、皮革类仿制品、浴室窗帘等日用品;以及方便面、浓汤类食品、粉末清洁用品、医疗仪器(注射针筒、血袋和医疗用塑胶软管)、儿童玩具等。
那么,几乎无处不在的塑化剂,我们躲得开吗?专家表示,按照我们已经形成的现代生活方式,完全躲开塑化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也没必要过度紧张,因为正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塑化剂并不会伤害人体。塑化剂是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主要取决于‘量’的多少。
相关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浓稠状饮料等加工食品。如果塑料制品上标有PVC,就说明里面含有塑化剂,购买和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选择儿童用品时,过软、过小的塑料制品尽量少买。带保鲜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炉里加热,尤其是肉类,因为塑化剂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毒物。

文章转载于:佛山祥日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旧汽车“节能”的小改小革也是条“减排”的宽广之路(续7)

旧汽车“节能”的小改小革也是条“减排”的宽广之路(续7)(八) 对“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的一点认识和思考如今人们常把使用电力能源的汽车称作“新能源”车来和使用石化燃油内燃机的“传统能源”车相区别,但追根溯源至半个多世纪前,上海一些工厂在其厂区内往返运送零星物件的“电瓶车”,似乎已算得上是“新能源”车的雏形,两者的工作理念基本相同,都用蓄电池电能来供电动机驱动车辆,而蓄电池存储的电能则由外在能源产业链中生产电力能源的单位(发电厂)通过相应的电网供电系统来供给。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其称为“外供能源”模式。与此对应的则是“自供能源”模式,它从外界大自然中获取能量后再转化为车辆自身需要的能源,这种条件对内燃机动力的车辆现在还无法做到。而对纯电动力的车辆利用太阳能电和风电已可能做到,如果车辆能做到完全“自供能源”模式,同时车辆各运动部件也都能保持完好,则它将无忧无虑畅行万里。而“外供能源”模式的车辆,即使车况良好,若遇能源供应链脱节或缺失,它将无法行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