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园林景观施工 \ 土建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下)

土建地基与基础施工工艺(下)

发布于:2015-05-14 10:46:14 来自:施工技术/园林景观施工 [复制转发]
3.1.3混凝土浇筑工艺流程: 搅拌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3.2钢筋绑扎:
3.2.1核对钢筋半成品:应先按设计图纸核对加工的半成品钢筋,对其规格、形状、型号、品种经过检验,然后挂牌堆放好。
3.2.2钢筋绑扎:钢筋应按顺序绑扎,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铁、穿箍、绑扎,最后成型。
3.2.3预埋管线及铁活:预留孔洞位置应正确,桩伸入承台梁的钢筋、承台梁上的柱子、板墙插铁,均应按图纸绑好,扎结牢固(应采用十字扣)或焊牢,其标高、位置、搭接锚固长度等尺寸应准确,不得遗漏或位移。
3.2.4受力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正确。其接头相互错开,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尺量在支座处;每个搭接接头的长度范围内,搭接钢筋面积不应超过该长度范围内钢筋总面积的1/4。所有受力钢筋和箍筋交接处全绑扎,不得跳扣。
3.2.5绑砂浆垫块:底部钢筋下的砂浆垫块,一般厚度不小于50mm,间隔1m,侧面的垫块应与钢筋绑牢,不应遗漏。
3.3安装模板:
3.3.1确定组装钢模板方案:应先制定出承台梁组装钢模板的方案,并经计算确定对拉螺栓的直径、长度、位置和纵横龙骨、连杆点的间距及尺寸,遇有钢模板不符合模数时,可另加木模板补缝。
3.3.2安装钢模板:安装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由平面模板、阴、阳角模板拼成。其纵横胁拼接用的u形卡、插销等零件,要求齐全牢固,不松动、不遗漏。
3.3.3模板预检:模板安装后,应对断面尺寸、标高、对拉螺栓、连杆支撑等进行预检,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质量标准的要求。
3.4混凝土浇筑:
3.4.1搅拌:按配合比称出每盘水泥、砂子、石子的重量以及外加剂的用量。操作时要每车过磅,先倒石子接着倒水泥,后倒砂子和加水搅拌。外加剂一般随水加入。第一盘搅拌要执行开盘批准的规定。
3.4.2浇筑、桩头、槽底及帮模(木模时)应先浇水润湿。承台梁浇筑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中;如甩槎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若用塔机吊斗直接卸料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40cm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3.4.3振捣: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捣棒与水平面倾角约3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50cm为宜,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混凝土表面应随振随按标高线,用木抹子搓平。
3.4.4留接槎:纵横接连处及桩顶一般不宜留槎。留槎应在相邻两桩中间的1/3范围内,甩搓处应预先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继续施工时,接槎处混凝土应用水先润湿并浇浆,保证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用原强度等级混凝土进行浇筑。
3.4.5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常温条件下12h内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湿润为宜,养护时间不少于七昼夜。
3.5冬期施工:
3.5.1钢筋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在室外焊接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3.5.2拌制混凝土时,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及冰团,拌合时间应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
3.5.3基土应进行保温,不得受冻。
3.5.4混凝土的养护应按冬施方案执行。混凝土的试块应增加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质量标准
4.1钢筋分项工程:
4.1.1保证项目:
4.1.1.1钢筋的品种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口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4.1.1.2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定使用。
4.1.1.3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1.1.4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4.1.2基本项目:
4.1.2.1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总数的10%,且不应集中。
4.1.2.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
4.1.2.3用ⅰ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2.4对焊接头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4.1.2.5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无裂纹、气孔、焊渣及咬边。接头处绑条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得大于0.5d,且不大于3mm;接头处钢筋的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焊缝宽度不小于0.1d;焊缝长度不小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
4.1.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0。
4.2模板分项工程:
4.2.1保证项目:
4.2.1.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4.2.1.2模板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4.2.2基本项目:
4.2.2.1模板接缝处接缝的最大宽度不应大于1.5mm。
4.2.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粘浆和漏涂隔离剂面积累计不大于1000cm2。
4.2.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1。
桩承台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允许偏差表2-10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1骨架的宽度、高度±5尺量检查
2骨架的长度±10尺量检查
焊接±10尺量连续三档
绑扎±20取其最大值
间距±10尺量两端,中间各
&n, bsp; 排距±5一号取其最大值
5钢筋弯起点位移20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5
水平高差+3-0
7受力钢筋保护层基础±10尺量检查
桩承台模板安装和预埋件允许偏差表2-11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轴线位移5尺量检查
2标高±5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3截面尺寸±10尺量检查
4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检查
5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6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3拉线和尺量检查
7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拉线和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2
外露长度+100
中心线位移10
截面内部尺寸+100
4.3混凝土分项工程:
4.3.1保证项目:
4.3.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3.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3.1.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3.1.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3.2基本项目:
4.3.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孔洞。
4.3.2.2任何一根主筋均不得有漏筋。
4.3.2.3无缝隙无夹渣层。
4.3.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2。
桩承台混凝土工程允许编差表2-12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轴线位移10尺量检查
2标高±1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3截面尺寸+15,-10尺量检查
4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5预埋钢板中心线偏移10尺量检查
6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5尺量检查
7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偏移5尺量检查
8预留洞中心线偏移15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安装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不得攀踩钢筋。
5.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其钢筋垫块不得遗漏。
5.3冬期施工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5.4拆模时应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和钢模板。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蜂窝、露筋:由于模板拼接不严,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振捣不按工艺操作,造成振捣不密实而露筋。
6.2缺棱、掉角,配合比不准,搅拌不均匀或拆模过早,养护不够,都会导致混凝土棱角损伤。
6.3偏差过大:模板支撑、卡子、拉杆间距过大或不牢固;混凝土局部浇筑过高或振捣时间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胀肚、错台、倾斜等缺陷。
6.4插铁钢筋位移:插铁固定不牢固,振捣棒或塔吊料斗碰撞钢筋,致使钢筋位移。
6.5对于地震设防区,当承台梁采用支模浇筑时,承台梁侧面应按设计要求回填土并夯实。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钢筋的出厂证明或合格证,以及钢筋验收单抄件。
7.3钢筋隐蔽验收记录。
7.4模板标高、尺寸的预检记录。
7.5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7.6结构用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7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设备基础施工工艺标准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一般中、小型混凝土设备基础。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尖、平头)、振捣器(棒式或平板式)、刮杠、木抹子、串桶或溜槽、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在槽帮上、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记。较大型基础或阶梯型基础,应设水平桩或弹上线。
2.2.4埋在基础中的钢筋、螺栓、预埋件、设备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2.2.5由试验室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经核查后,调整第一盘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用量,进行技术交底及试拌。同时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养护
3.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存有积水。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90s。
3.4混凝土的浇筑:
3.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厚度不超过50cm。
3.4.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混凝土不能连续进行浇筑时,如果超过2h以上,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施工缝。
3.4.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螺栓、管道和预留孔洞、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完全处理好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4.6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杠刮平,木抹子搓平。
3.4.7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搓平后,应在12h左右加以覆盖和洒水,浇水的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否则不得任意施工。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400cm2,,累计不大于800cm2,无孔洞。
4.2.2无缝隙无夹渣层。
4.2.3基础表面有坡度时,坡度应正确,无倒坡现象。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3。
成品保护
5.1要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
5.2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3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
5.4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进行上部施工。
5.5在混凝土运输时,应保护好设备管线、门口预留孔洞,不得碰撞损坏。
5.6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应有妥善的保护措施或方案。
5.7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安装螺栓、预埋件均不得遗漏。以避免后剔凿基础混凝土。
5.8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足够的照明,防止混凝土配合比过磅
混凝土设备基础允许偏差表2-13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坐标位移(纵横轴线)±20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不同平面的标高+0-2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20尺量检查
3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0-20尺量检查
凹穴尺寸+20-0尺量检查
每米5用水准仪或水平尺
全条10和楔形塞尺检查
每米5用经纬仪或吊线坠
全高10和尺量检查
标高(顶部)+20-0在根部或顶端用水准仪
中心距±2或拉线尺量检查
中心线位移±10尺量纵横两个方向检查
7预埋地脚螺栓孔深度尺寸+20,-0尺量检查
孔铝垂线10吊线或尺量检查
标高+20-0
中心线位移±5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2
带槽锚板平整度5
不准,防止碰撞各种管线、模板、预埋件等及现场设施等。
5.9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混凝土不密实: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模板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拆模过早,混凝土浆粘在模板上,也会造成麻面。
6.2混凝土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线或小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混凝土多铺过厚、少铺过薄等原因造成。
6.3基础轴线位移,螺栓孔洞,隔板位移:主要是预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或浇筑混凝土时碰撞、振捣棒插入不准而造成。
6.4露筋:钢筋的垫块漏放或位移,钢筋紧贴模板或振捣不实、漏振,均会造成露筋。
6.5缝隙夹渣: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施工缝所致。
6.6不规则裂缝:基础过大,内部由于水化热产生温度应力,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过早拆模等原因造成。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考锹?
7.1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模板的标高、轴线、尺寸和预检记录。
7.3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4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7.5预埋件、螺栓、锚板等的产品合格证。
素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素混凝土基础。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宜用325号~425号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5~32mm,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物。
2.1.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2.1.6主要机具:搅拌机、磅秤、手推车或翻斗车、铁锹(平头和尖头)、振捣器(插入式和平板式)、刮杠、木抹子、胶皮管、串桶或溜槽等。
2.2作业条件:
2.2.1基础轴线尺寸、基底标高和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
2.2.2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
2.2.3在槽帮、墙面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大面积浇筑的基础每隔3m左右钉上水平桩。
2.2.4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
2.2.5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后台磅秤,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槽底或模板内清理→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3.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3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3.4混凝土的浇筑
3.4.1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
3.4.2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
3.4.3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
3.4.4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3.4.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
3.4.6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4.7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3.4.8雨、冬期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应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1.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基础项目:
4.2.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蜂窝面积一处不大于200cm2,累计不大于400cm2,无孔洞。
4.2.2无缝隙无夹渣层。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14。
素混凝土基础允许偏差表2-14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标高±10用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2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3基础轴线位移15用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检查
4基础截面尺寸+15-10尺量检查
5预留洞中心线位移5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
5.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
5.3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暗管以及预留洞口,不得碰撞。
5.4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或安置螺栓和预埋件,以避免后凿混凝土。
5.5冬期施工混凝土表面应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混凝土不密实,有蜂窝麻面:主要由于振捣不好、漏振、配合比不准或模板缝隙漏浆等原因造成。
6.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尺寸增大:由于水平标志的线或木橛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或模板支撑不牢等原因造成。
6.3缝隙夹渣: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杂物。主要是未认真清理而造成。
6.4不规则裂缝:基础过长而收缩,上下层混凝土结合不好,养护不够,或拆模过早而造成。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
7.2模板的标高、轴线、尺寸的预检记录。
7.3结构用混凝土应有试配申请单和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
7.4混凝土试块28d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商品混凝土应有出厂合格证。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施工

返回版块

10.05 万条内容 · 2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泡沫技术在土压平衡盾构中的应用

土压平衡盾构是软土地区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盾构在穿越流塑性差、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大的砂性土层时,存在土体受扰动发生液化、推进速度慢、刀盘形成“干饼”等一些技术难题。工程实践证明,使用泡沫不仅有利于保持开挖面土压力平衡,而且机械负荷及刀盘扭矩明显减少,解决了施工难题。   前言   自1974年第一台土压平衡盾构(earthpressurebalanceshieldmachine)在东京投入使用以来,土压平衡盾构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的应用于隧道工程中。就盾构技术本身而言,地质条件决定了施工的相对难易度,因此对于典型不良地层条件下的盾构控制仍然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