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试论建筑物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试论建筑物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发布于:2015-05-12 08:56:12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施工后浇带法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后浇带规定的不一致方面。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缝)满足设计意图,从而最终保证后浇带的施工质量,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施工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结合工程实践,谈谈笔者的看法。


1、根据工程性质与规范,合理设计施工后浇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几乎都采用后浇带的做法。而不同的是设计出的后浇带(缝)施工图不尽相同。我国现行规范(如《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2002)和《高层建筑相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6-1980)及不同版本的建筑结构构造资料图集中,对后浇带的构造和要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这些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给设计与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只有了解各种规范的差异和根据工程的性质、特点及作用,灵活套用规范,才能提高设计及施工质量。


1、1按后浇带的不同作用设计施工图

为解决高层建筑塔楼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应明确按“沉降后浇带”进行设计;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应明确按“收缩后浇带”进行设计;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应明确按“温度后浇带”进行设计;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缝,应明确按“伸缩后浇带”进行设计。


1、2按后浇带的类型、工程部位及施工条件进行后浇带设计,同时在设计图中附后浇带详图。

a)因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的厚度密切相关,在设计后浇带的缝宽时应作如下考虑:对墙板厚度小于200 mm的,缝宽取800 mm,大于200 mm的,缝宽取不超过1000 mm;对地下室的底板,缝宽一般取1000 mm,当底板厚度超过1 000mm,小于1 500mm时,缝宽取1 000mm;底板厚度大于1 500mm时,缝宽取1 200mm即可。

b) 对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应根据墙板厚度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一般对厚度小于300 mm的墙板,可做成直缝;对厚度大于300 mm(但不超过600 mm)的墙板,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对厚度大于600mm的墙板,可做成凹形或多边凹形的形式。

c)后浇带内的钢筋应尽可能选择直径较小的,一般10~16mm即可,间距尽量选择较密的,宜不大于150mm,细而密的钢筋分布对结构抗裂是有利的。钢筋断开贯通与否,决定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通;对伸缩缝后浇带,钢筋应断开;对梁板结构,板筋断开、梁筋应贯通(梁筋断开问题较多),如果钢筋不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出现开裂,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d)根据规范规定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下宜错开。按钢筋的接头允许百分率设置后浇带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断面上,不同断面上的后浇带应曲折连通,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

2、 对后浇带混凝土及施工的具体要求
2.1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性能及强度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含膨胀水泥及各种类型混凝土膨胀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灌实。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可以适当延长伸缩缝或后交带间距,工程实践证明,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后浇带间距可以放宽至60 m左右,个别工程如北京科伦大厦达到90 m,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一般认为60 m、70m更加安全。


2.2后浇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

采取不同类型的后浇带采用不同的浇灌时间。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再浇注后浇带的混凝土对于沉降后浇带,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当高层采用天然地基,或以摩擦为主的桩基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大,应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再浇注后浇带;当高层主楼基础座在卵石层或基岩上,或以端承桩为主的摩擦桩时,由于高层沉降量较小可根据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确定在高层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灌注后浇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灌注混凝土的时间问题。前述后浇带主要是指后浇沉降带,或者同时也是收缩带和温度带,即同时起到3种作用。如果后浇收缩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在设带后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以上,如确有困难时也不宜少于一个月;如果后浇温度带单独设置,则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宜选择在温度较低时,不要在热天补齐冷天留下来的后浇温度带。


2.3后浇带施工时的具体要求

a)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必需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缝施工时要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
b)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
c)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
d)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
e)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宜控制其环境温度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环境温度,并应有专人负责。
f)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做好养护工作,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g)结构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明确提出在封闭后浇带之前,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应允许施工堆放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特别是目前很多工程中,施工采用快拆体系的模板,这时候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总之,施工后浇带(缝)的设计、施工是保证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是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保证结构的质量。除要执行现有的规范规定的要求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特点、作用,认真设计,精心施工,才能保证每个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完美性和使用性,才能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真正目的。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不能想当然,搞一刀切。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且宜自上而下对齐,竖向上不宜错开,后浇带间距一般为30米到50米。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且在结构设计上,应注意加强高层建筑与裙房相连部位的构造,提高纵向钢筋配筋率,用以抵抗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为减小后浇带封闭后由剩余差异沉降差所引起的结构内力,尚应采取其他措施,通常可考虑以下方法:


 1,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或其他地基基础处理方法,或补偿基础,尽量扩大高层建筑基础与地基接触面积,减小高层建筑基础底面接触压力,而裙房则采用埋深较浅的独立柱基或条形基础等,调节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

  2,尽量减小裙房部分基础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即尽量增大裙房部分的基础底面接触压力,加大裙房的沉浸量。

 3,结合高层建筑埋置深度要求,调整高层建筑地下室高度,使地基持力层落在压缩性小、地基承载力高的土层上,可有效地减小高层建筑的沉降量。


  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结构设计者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多方面对比,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

  后浇带部位的钢筋一般不宜断开,而应让钢筋连续通过,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工程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例如某工程地下车库通道的顶板、底板均与主楼相连,但是由于施工场地狭小,无法留设后浇带,于是要求施工单位先施工结构主体,待主体完成后再施工车道部分,要求施工单位对与主体相连的钢筋必须预留,后期采用焊接连接,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


  有的工程将后浇带内钢筋全部断开,这时候,为避免在同一截面钢筋100%连接,宜将后浇带曲折布置,而不要沿一直线布置。连接方式建议首选机械连接或焊接,但要注意施工质量。采用搭接连接时,应注意后浇带宽度要满足按混凝土规范计算的钢筋搭接连接长度。


 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于结构设计图纸上用详图明确表示出来,而不应推给施工单位。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宜在基础后浇带下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防水层。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5 万条内容 · 208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二)

11.柱下条基一般认为在刚度较大,柱子轴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时,可按倒楼盖计算。实际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楼盖计算。即采用修正倒楼盖。先按平均反力计算连续梁,然后将求得的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相平衡,将差值的正值加到柱两边的1/3梁上,负值加在梁跨中1/3,相对来讲,跨中1/3的压应力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接近平衡。 12.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话又说回来,也不差几根箍筋。但有时画图想偷懒时可用此与老总狡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