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3-25 10:20:25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建(构)筑物的纠偏技术、托底技术及增层加载时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在我国是从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与基础工程密切相关的三项新技术。它们可以统称为基础工程的“后续技术”,或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延伸”。
这三项技术在20世纪前半叶仅在少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例如意大利早在20世纪年代发明了树根桩技术,用于纠偏托底。
我国民间旧时有能工巧匠“扶正房屋”之术,但皆系所谓“祖传秘技”,在社会上不太普及,且其活动仅限于一乡一镇,这可能与其仅熟悉当地房屋的构造和地基情况有关,且仅限于“扶正”一层或二层的简易房屋。
其实,古代民房多系木结构立帖式坡顶,所谓“扶正”,多系从结构上进行整理,而加层则不可能。
世界上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大型建(构)筑物常由于地基基础出了问题而发生倾斜,因当时挽救乏术,不得不任其倒塌或任其倾斜。例如,建于中世纪著名的英国Ely大教堂和法国的Bauyais大教堂即是史有记载的典型例证。
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竣工于1372年,施工历时整整200年,是世界建筑史绝无仅有的一项“大胡子工程”。比萨斜塔之所以延长工期,主要是因施工中塔身曾两度发生倾斜,虽经从结构上采取一些措施,仍无法纠正,而一再被迫停工。最终不得不带着倾斜而结顶。但斜塔竟然存在了数百年,成为世界建筑史上七大奇迹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
自1930年以后,比萨塔的倾斜速率加快。至1989年,比萨塔已岌岌可危,又因其邻近的一座Pavia古建筑倒塌,敲响了警钟,意大利政府遂决定关闭斜塔,停止游人参观,并成立拯救比萨塔国际委员会,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共商良策。比萨斜塔的罕见实例,既说明了纠偏托底技术发展的缓慢,也说明了此类技术的难度和风险性远远大于正常的基础施工技术。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