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架构数字水利文化环境(ZT)

架构数字水利文化环境(ZT)

发布于:2004-12-05 10:21:05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数字水利为水利现代化搭建了高速路,但必须营造相适应的管理和运行环境才能保证这条高速路的畅通和安全,必须营造从业人员、数字水利信息系统和水利业务的三和谐。

解读数字水利的文化环境

在数字水利的概念范畴中,除了信息系统建设,还有与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我们把它暂且称为数字水利的文化环境。这是一个以水利从业人员为主体,由信息技术、政策体系、精神文化、技术更新、数字生活和数字工作等六大要素构成的大环境。水利从业人员作为环境的主体,与六个要素相互作用、和谐发展,目的是为了保障充分开发信息资源,促进以拓展人的智能为特征的新的生产力的成长,使水利建设满足信息社会对水的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需要。

作为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数字水利信息系统最终需要通过扩展人的智能而起到提高生产力、从而提高水利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作用。而智能的提高,需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良好的数字水利文化环境,是提高水利从业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升现代水利事业服务能力的基本保证。

数字水利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对数字文化环境中其它要素(特别是对水利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数字文化环境的进一步营造。而数字文化环境的改善,又从根本上保障了数字水利充分发挥其效力和不断完善与进步。

数字文化环境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复杂、定量困难的软系统。其建设不同于一般工程的建设,其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影响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其实施具有显著的营造性。数字文化环境的营造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数字水利信息系统建设中,列入数字文化环境的营造,主要为启动或完善数字水利文化环境的各个要素创造基本条件。如制定和完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政策,为数字水利的应用准备必要的场所,大力宣传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数字化的精神文化服务,普遍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奖励主动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的精神等等。

营造数字水利的文化环境

营造数字水利文化环境,是指在数字水利文化环境框架的指导下,促进其中主要因素不断完善,提升数字水利文化环境的过程。

1.政策体系

根据数字文化环境的构成,政策体系是数字文化环境的指导和规则体系,是数字文化环境健康、有序改善的根本保障。政策体系包括以下主要分内容:

●数字业务规则:如信息共享政策、资源共享政策、业务管理政策、机构组织管理政策等。其特点是紧紧围绕解决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的水利业务中责、权、利关系的重新调整所产生的种种矛盾,突出资源的最佳配置,强调水利业务的整体效能。

●系统建设管理规则:如水利信息系统建设的分工与协作政策、运行管理政策、标准化政策、过程控制规则、技术更新政策等。其特点是以解决因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性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各类矛盾为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应用以资源的共享为核心的基本特征。

●人才培养与引进规则: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求作为应用主体的相关从业者群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及引进相关专业人才需要较高代价,并会打破原有的从业人员群体关系,造成个体利益矛盾增多。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规范、协调这一行为。另一方面,为了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对从业人员整体的技术水平提出相应的要求,建立健全从业人员数字业务技术水平的考核制度与奖惩规则,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

●系统运行管理规则: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可操作的相关政策。为了规范和约束从业人员基于信息系统的工作行为,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内容共同规范水利信息技术应用中人与数字系统、数字系统与水利业务、水利业务与从业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形成人与技术和谐进步的局面。

2.技术更新

数字文化环境中的技术更新主要是指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系统技术的更新,从而要求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更新,实现数字技术水平与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步提高。

技术更新是数字水利文化环境不断完善的推动力。没有技术的更新,就没有数字水利文化环境的繁荣,就不可能产生足够的动力来推进水利的进程。

3.数字工作与生活

数字工作与生活的质量高低集中反映了从业人员驾驭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从数字工作方面看,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素养。这一点,可以看作是数字文化环境对从业人员的约束。

工作与生活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数字生活涉及信息技术的方面更多。数字生活对于从业人员来说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5 万条内容 · 3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管理应用软件,你是如何使用的?

你使用了一些什么水工方面的管理应用软件?如:项目管理,建筑物运行管理,水库运行,以及与单位管理系统的结合情况。它们是通用的还是专用的,是什么公司开发的?它发挥的作用效果如何?你是如何评价的?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你需要什么样的软件,具体有些什么要求?对于知识的交流,如何能有效实现目前国内外相关信息的共享,你认为值得开发具体的软件吗?或是在数据的交流上有何建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