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工业自动化 \ 揭秘工业自动化行业十大热词的背后

揭秘工业自动化行业十大热词的背后

发布于:2015-02-02 12:41:02 来自: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 [复制转发]
2014年工业自动化行业发生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十大的词语来概括。解读这些词语,揭秘它们的背后的由来及对行业发展的意义。
  
  1、工业4.0
  
  说起工业4.0,它是个舶来品。故乡在德国,现在流行于全世界。实际上全球范围内还有其他类似名词,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中国的“两化融合”等……“工业4.0”一词最早出现在2011年德国举行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概念正式由德国“工业4.0小组”提出。
  
  德国将制造业领域技术的渐进性进步描述为工业革命的四个阶段,“工业1.0”(机械制造设备的引入)、“工业2.0”(电气化的应用)和“工业3.0”(信息化的发展)的延伸。“工业4.0”战略通过深度应用信息通信技术(ICT)和网络物理系统等手段,以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为重点进行工业技术领域新一代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促进产品功能多样性、个性化和产品性能大幅提升。
  
  工业4.0具有强烈颠覆性,工业4.0将发展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网络化制造”、“自我组织适应性强的物流”和“集成客户的制造工程”等特征,也使得它率先满足动态的商业网络而非单个公司,这将引发一系列诸如融资、发展、可靠性、风险、责任和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安全等问题。它带来的革命性效应将冲击现有的市场格局,最终可能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分工。越早开始意味着市场优势越明显,正在欢呼和跟风“淘宝”的胜利的业界是否认识到“淘宝的克星”——工业4.0正在到来?
  
  2、物联网
  
  物联网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一览自动化英才网提供)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或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是互联网2.0版本,从人与人的交流到物与物的信息交换,在工业4.0的大方向下,物联网技术成为智能工厂的关键之一。
  
  以WSN(wirelesssensornetwork)、M2M、RFID为核心,结合应用端专业领域知识的物联网,已成为近期诸多产业发展的关键趋势。尤其是对于需要满足分散、多点、大范围的资料收集与运算需求,进一步使“物”变得智慧化的产业或市场,更是物联网一展身手的所在。而对制造工厂而言,迈向智慧化与资讯化的“智慧工厂”,更是达到增效节能与更安全的途径。
  
  工业4.0热在直至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确定了方向,才能直达目的地。
  
  3、机器换人
  
  机器换人绝对是新闻中出现较高的名词。还记得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吗?2011年年底风传富士康将以“百万机器人”取代工厂内的产业大军。它传递出两个信息,一个是富士康要造机器人,另一个是富士康要机器换人。前一个,众所周知,沉了,进展不顺。另一个外界不是特别清楚富士康的实际状况。但是近几年,机器换人这个词频繁出现在各个传媒的报道当中。
  
  “用工荒”成为机器换人的一个主因。“用工荒”体现在招工难,用工贵,智通人才连锁集团数据研究中心对东莞近800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从调研的情况来看,64.46%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认为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来自招聘难,其中员工流失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面临压力的重要表现,占比43.37%,其次是分别来自工资成本上涨、季节性用工变动以及其他等因素,分别占比30.72%、10.24%和7.83%。人力成本的上升逼迫企业“机器换人”。
  
  传统制造业还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术密集型,这都要求要以先进的生产力改造企业。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机器换人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浙江省嘉兴平湖出台了《平湖市2014年度“机器换人”专项行动方案》,浙江东阳“两化”融合推进“机器换人”,广东顺德“机器换人”新政策补贴超预期。政府的不遗余力的推广,机器换人概念深入人心。
  
  4、工业机器人
  
  2014年工控行业最火的热词无疑是工业机器人,从全国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展会到工业机器人元年论,再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的统计: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一夜之间,工业机器人这个词火热无比,大量有钱就任性的上市公司纷纷加码工业机器人,如林州重机、华昌达、巨星科技、均胜电子等等。仅2014年上半年就有10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入机器人领域,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上涨。
  
  上市公司忙了,政府也没闲着。工信部2013年年底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到2020年,中国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一览自动化英才网提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更加伶俐,扶持政策在极短的时间年内陆续出台。据相关数据统计,已经有浙江、重庆、洛阳、广州、东莞、佛山、顺德等地方政府出台机器人相关扶持政策。近期,黑龙江起草机器人产业规划,上海再出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发布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产业规划政策等。市场火热需求,政策引导发展,工业机器人能不火吗?
  
  尽管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火热异常,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警惕。目前,在我国市场,外国机器人巨头处于明显的垄断地位。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自主品牌薄弱、核心零部件研发滞后、低端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技术成果转化率仅在3%左右。一方面在高端领域,国内市场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另一方面“低端产能的扩张势头令人担忧。”机器人行业已出现低端产能无序扩张的苗头。如何避免机器人产业重蹈光伏覆辙的问题值得高层费一番脑筋。
  
  5、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是指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清楚掌握产销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目前智能工厂可实现的技术包括无线感测、控制系统网路化和工业通信无线化等。
  
  智能工厂既需要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也需要物联网和工业以太网等信息传输机构,把一切信息汇总到系统,通过系统控制整个工厂的生产作业,
  
  德国的安贝格工厂是智能工厂的早期案例,这座占地面积10万平方英尺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其它工业巨头生产自动化设备,但这并不是关键,其重大意义在于厂内1000个制造(一览自动化英才网提供)单元是如何通过网络进行联络的。通过网络控制,厂房里的大多数设备都可以在脱离人类劳动力的情况下对零部件进行挑选和组装。
  
  智能工厂就是代表高效率的乐园:次品、停机、浪费和等待这些问题统统不复存在。工厂经理和CIO们齐心协力,确保数据和生产、IT和制造无缝结合起来,每个机器的每次转动、每个刀具的每次切割以及全球交付链上每个部件的每次运输,都一览无遗。
  
  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具体化,它并不遥远。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angxf
    wangxf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5-06-26 23:59: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ayuanxiaojun
    ayuanxiaojun 板凳
    十大热词,才5个呀!{:1_107:}
    2015-06-12 11:24: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业自动化

返回版块

17.92 万条内容 · 34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第一次接触高压整流硅有相关疑问?

这个高压整流硅第一次接触,这是用在陶瓷厂的能源站的设备上,绝缘子上的输出还要接到隔壁的一个绝缘子上,听师傅说是把气体打到管道下面的作用,其中有有几个端子搞不懂有什么作用,求大家帮帮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