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商易宝社区 \ 行业脉动 \ 南水北调步入后调水时代 运行管理体制仍未厘清

南水北调步入后调水时代 运行管理体制仍未厘清

发布于:2015-01-19 17:27:19 来自:商易宝社区/行业脉动 [复制转发]
近日,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在河南南阳召开。公开资料显示,南水北调中线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一个多月以来,全线水位平稳,工程运行正常,截至1月14日,已累计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输水9400万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从2013年11月正式通水以来,累计抽江水47.93亿立方米,调水到山东2.57亿立方米,圆满完成了调水任务。

  “南水”进京20余天 送水2203万立方米

  自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截至2015年1月17日,南水北调进京水量达到2203万立方米。其中345万立方米进入大宁调蓄水库,其余输往郭公庄、田村、门城等各大水厂。除延庆县外,北京城区的大部分市民都喝到南水。

  据大宁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大宁调蓄水库库容为1150万立方米,“大宁调蓄水库的作用主要是当下游受水部门出现故障或突然减少需水量时,将上游多余来水退至水库,蓄水量能维持北京城区半个月的用水量。”

  目前,为保障大宁调压池和水库的水面清洁及安全,大宁管理处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立安保岗位,每天24小时巡查值守,同时每天有保洁人员及时清理水面杂物。为了防止调压池内结冰影响输水运行,池内设置两台吹冰泵,随气温高低调节运行时间,加强水的循环流动,保证池水不被冻住。

  南水北调 全面运行

  对于中线渠道冬天结冰、导致无法调水的担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解释,“国内冰期输水的例子很多,技术上成熟可靠。”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调度基本方法是:科学预测水的结冰期,通过控制水位、流速,让水面上形成一个稳定的冰盖,然后在冰盖下输水,确保冬季输水安全运行。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建管司司长李鹏程说,冰期运行有严格的调度控制,在输水期间,防止冰盖破坏;当气温回升时,确保冰盖就地消融,不产生流冰,避免产生冰塞、冰坝。另外,为防止浮冰阻塞水流通道,在渠道沿线倒虹吸、涵洞、渡槽等进口设置了拦冰索,把浮冰拦住。

  “实践最有说服力。”鄂竟平说,南水北调中线的最北段、率先通水的京石段工程,每年冬季都会结冰,从2008年起,京石段连续四次向北京市应急供水,累计调水16.1亿立方米,经受住冰期输水的检验。

  据介绍,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全线水位平稳,京石段工程已进入冰期运行,北易水节制闸至北拒马河节制闸已形成稳定冰盖,厚度2—7厘米,长度约40公里,到北京的输水流量达13.4立方米/秒。

  同时,最新评估结果显示,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干线输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鄂竟平介绍,为确保中线源头水质,国家将水源区43个县全部纳入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沿线各地淘汰“两高一低”企业1000多家。“可以说,丹江口水库的这一库清水,是放心可靠的饮用水源。”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总工程师沈凤生说,中线调水渠道是全线封闭的,外面的水根本进不了输水渠道。干渠两侧还划定了水源保护区,设置隔离带、架设防护网,防止人为污染。另外,调水沿线水质全天候监测。

  在东线方面,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境保护司司长石春先说,到2012年底,规划确定的426个治污项目全部建成,针对不稳定达标断面实施的“十二五”规划,已完成近八成。目前输水干线排污口全部关闭,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步入后调水时代

  而就“南水”何以效益最大化,鄂竟平表示,要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水费收缴保障机制,引导各地多用南水北调水,及时足额计缴水费,为工程良性运行提供经济支撑。

  鄂竟平是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南水北调工作会议上作出上述发言的。他表示,南水北调工作进入新时期,面临很多新的困难和问题,用好用足南水北调水需要督促协调。

  在鄂竟平看来,体制问题、水费收缴机制、遗留问题等都是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中所面临的挑战。

  据介绍,南水北调运行管理涉及很多利益主体,体制构建协调不易。目前,运行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东线总公司初期组建基本完成,正在整合沿线现有资源,中线运行管理体制、机构组建尚在起步、协调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其次是水费收缴工作不易。据介绍,目前水价已经确定,但水费收缴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如果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后,南水北调水所占市场份额小,无法形成规模,水费收缴又缺乏必要约束手段,运行管理将面临无资金来源的困难局面。”鄂竟平说。

  再次,库区移民安稳发展任务比较重,淹没线上留置人口生产生活困难,库底清理、高切坡治理、库周交通复建等遗留问题复杂。

  截至1月1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调水9398万立方,其中北京调水2746万立方,天津调水1153万立方,河南调水5428万立方,河北调水71万立方。

  “接下来需要协调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落实地下水压采计划,统筹配置南水北调之水和当地水资源,以置换出长期被严重超采的地下水。”鄂竟平说。

  据介绍,早在2014年,南水北调水与当地水的调和问题就已经引起受水区政府的重视。

  “原来受水区的水价低于外调水的水价。”鄂竟平说,如果不对地下水压采计划进行控制,地方可能就没有动力使用南水北调水。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省市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普遍的做法是把当地水价与南水北调水价统一起来,一个价格,政府严格控制地下水压采。

  据介绍,南水北调水的价格制定原则是保证工程运行、养护、更新折旧、还贷付息等成本,几乎没有利润。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主体工程运行初期供水价格政策的通知》,中线工程各口门价格(即出渠价)分段制定,共分为6个区段,同一区段内各口执行同一价格,水价随输水距离递增。

  水源工程综合水价为0.13元(含税,下同)/立方,干线工程河南省南阳段、河南省黄河南段(除南阳外)、河南省黄河北段、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各口门综合水价分别为0.18元/立方、0.34元/立方、0.58元/立方、0.97元/立方、2.16元立方、2.33元立方。

  口门价格并非入户水价,居民用水综合水价还包括配套工程费用、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沿线各省市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最终水价方案。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南水北调水实行由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构成的两部制水价。

  “但现在,水费由谁来收,怎么收,还没有确定。”鄂竟平说。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2013年11月15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4年12月12日,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行业脉动

返回版块

12.22 万条内容 · 7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专家呼吁:植物大国要摸清植物“家底”

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世界公认的北温带植物种类最多、最丰富的国家。然而直至今日,我国尚未完全摸清植物“家底”,传统的植物分类学研究举步维艰、后继乏人,专家呼吁这一状况亟待改变。 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作为植物大国,我国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达3万多种,是欧洲和北美洲的总和。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必须先要弄清植物的种类和组成,传统的植物分类学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