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绿化养护 \ 春季气温对花卉的影响

春季气温对花卉的影响

发布于:2015-01-15 13:25:15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绿化养护 [复制转发]
春季的特征
春季时间为阳历3~5月,它处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六个节气前后,约有92天。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各种气候差异很大,春天开始的先后和季节的长短很不一致。因此,花卉栽培应以实际气温作为花卉管理的依据。春季的平均气温应在10~22℃之间,哪怕立春,雨水节令已到,但温度仍处在10℃以下,这时节仍是冬天。如果立夏前的平均气温达到22℃以上,那夏季提前到达,这时就不是春天气温了。


春天的到来是由南向北逐渐开始,每年的立春节气是2月4、5日,这时的气温是冰消雪化,溪水叮咚,气温比冬天明显升高了。早春的室外温度,却往往使人感到比冬天更冷的感觉。

这原因有二:
其一是早春季节常有寒潮侵袭,影响大地的气温突变。因寒潮来到前,往往气温较高,来到后气温降低很多,人们和植物不能适应这气温环境的变化。
其二是春季云雨较多,妨碍了太阳的辐射,并消耗了地面和空气中的热量,这些都是外界因素。早春气温较低还有内界因素:寒冬季节,人们将花卉搬入室内或温棚里,虽然外面寒风扑面,冰冻雪飘,即使这样,进入室内的花卉只要有适当的水分,温度和阳光,仍然会绿油葱葱,长势良好。


早春一到,人们迫不及待地将花卉搬出室外晒太阳,在春风微微吹拂时,人们有一种温柔感、轻松感,可是人体内部却有冷彻骨髓之感。这种与外界气温相矛盾的感觉,是生物体生理上发生的变化引起来的。冬去春来,生物体的表层受寒冬的刺激,毛气孔封闭程度相应降低;加之生物体受生物钟的支配,入春后生物体表层处于活跃阶段,植物的气孔冬眠解除,呈开放状。


因而春风吹来,尽管并非很冷,却能长驱直入生物体内,有“透骨凉”的冷感。加之春寒的防御不当,气候多变,防不胜防,出室花卉一旦“感冒”,就会造成不可挽救的地步。常有“冬天青绿春天亡”的说法,就是这个道理。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w010
    lw010 沙发
    好资料,谢谢分享。
    2015-04-29 07:59: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o1421996243317
    春季是鲜花生长的最佳时机
    2015-01-23 15:17: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绿化养护

返回版块

3.98 万条内容 · 1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垂水塔花的介绍与繁植

学名:large-cuppednarcissus科别:凤梨科水塔花属别名:比尔见亚、红藻凤梨、狭叶水塔花、凤梨兰原产地:巴西形态特征:是一种热带森林中的多年生附生草本。茎甚短。叶宽条形,革质,鲜绿色,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和吸收鳞片,基部呈莲座状互相紧密抱合,使中心部分形成杯状,可贮水而不漏,故名“水塔花”或“水槽凤梨”。 花期冬季至早春,从叶筒中心、抽生花苞。花草高约30厘米,自基部向上有数枚苞片,上部长片呈玫瑰色。花序穗状,往往成下垂形,顶牛6-12朵小花,花瓣3枚,淡茧绿色,边缘蓝色,开放后向外翻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