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结构知识库】钢筋设计相关问题汇总(专家解答版)

【结构知识库】钢筋设计相关问题汇总(专家解答版)

发布于:2015-01-15 11:54:15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结构板块本周新推栏目,延续【结构小补丁】的风格,布丁亲自操刀主持,帮你温习那些曾经遇到的知识,查漏补缺工作、学习中的不足,【结构知识库】每周三更新,更多精彩请关注以下内容。(由于布丁的任性,周四才把内容整理好,还请网友们见谅!)




● 综合问题: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1) “有梁式筏板基础”的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

(2) 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箍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纵筋) 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您说对吗?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

(3) 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
① “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② “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③ 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

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1) 对。
(2)你的说法有点太直观,可以把强度计算出来,后来根据你要的数值来计算混凝土的强度。不一定要拿:梁高-2个保护层。
(3)A:底层钢筋网片:是 长向钢筋放在上排,短向在下排。
B:上层钢筋网片:是短向钢筋在上排,长向钢筋在下排。
很乐意和你继续讨论。
关于(2):我的原意是有些搞设计的同志不注意"基础梁的有效高度减少"的这一事实,会造成设计强度的降低和施工的困难。
关于(3):我仍然坚持筏板"底层钢筋网片:是 短向钢筋放在下排,长向钢筋在上排"和"上层钢筋网片:是 短向钢筋放在上排,长向钢筋在下排"。理由是就筏板承受地基土压力的情形和"楼板"承受均布荷载的情形相似,只不过从受力方向上看,是翻转了180° 。 所以,在"楼板"配筋时,下层网片是短向钢筋放在下排,长向钢筋在上排;进行180°翻转后,就到了"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就成了" 短向钢筋放在上排,长向钢筋在下排"了。
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关于(3):我所说的第一层钢筋网片的长向钢筋放下排,是说的一个整体筏片,而且在这个筏片中有很多的加强带(梁)那么这个之间的加强带就形成了一个有短向和长向的 加强带(梁)那么 实际上我们在分布钢筋的时候就应该是和短向的加强带(梁)成 垂直布置!那就是轻雾所说的先布长向钢筋后布短向钢筋!
第二层钢筋网片:因为是筏片基础,已经 顾名思义,那第二层钢筋就是先布短向钢筋,后布长向钢筋
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置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置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一般意义的板,是指普通的楼板等比较薄的板,即板厚(竖向尺寸)不大的板。为了节省钢材,如为单独简支板,只配板的下部钢筋。若是单向或双向连续的板,只在连续支座处,配置板的上部钢筋,又称为负筋。这排钢筋施工时,需要把它架起来,才能保证它的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负筋的长度不是很大,单靠梁的骨架就可以撑起来。如果比较长,就得采取其它措施,如设马蹬等。到过工地的人都看见过基础板,如筏板基础,它们的厚度较大,通常都设上、下排两层钢筋网。对于上层网片,尺寸都比较大,单靠四周的梁骨架,还是不行,中间部位,要用粗蹬筋按一定的间距把上层网片支起来。从广义讲,这些也算架立筋,但它不同于梁的架立筋。梁的架立筋是与箍筋的支数有关。

板的分布筋是指垂直于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它们可能也是受力筋,这决定于板两个方向的尺寸比例。达到一定的比例后,该方向不再是受力为主要时,就是分布筋的状态了。这时,不能说它不受力,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受力形式了。温度变化会产生内力;板上作用一个集中力时,它会向四周扩散,也会在另外一个方向的板内产生内力。所以新规范GB50010-2002就规定,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芭截面面积的0.15%;间距不大于250mm,直径不小于6mm。


请问陈教授
1、一般基础梁及底板部分是否不作抗震要求,为何相关配筋资料很难找,03G101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2、我遇到的问题是图纸按设计意图(已请教过设计),梁式筏板基础配筋与顶板形式相同即先绑扎梁,后绑扎底板,底板下铁与同方向的基础梁下铁在同一平面上,保持底板及基础梁下铁处只有两层钢筋;但有很多工地有这样的作法及认为底板受力较复杂,与顶板不同(即底板钢筋应把基础梁托住),梁式筏板基础钢筋绑扎时,先绑扎底板一个方向的底铁,再绑扎另一个方向底板底铁与与此平行的基础梁底铁,最后绑扎与先绑扎底板底铁同方向的基础梁底铁。我认为应该按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降低了其中一个梁的有效截面,请问您是否底板钢筋应把梁托住,梁式筏板基础中底板与基础梁受力到底是怎样的形式?
3、框架梁两方向交叉处设计往往不提钢筋应该怎样上下错开,我们的作法为框架梁交叉处其中一梁钢筋上铁降低一个钢筋直径,另一梁下铁抬高一个钢筋直径,此范围处箍筋在加密区逐渐相应缩小以迎合梁铁,这样做是否合理,您认为施工中应该怎样做?
4、梁式筏板基础与端部地下室剪力墙是和关系,是否只是剪力墙钢筋锚固在基础底板内,如果是,锚固长度应是多少?梁式筏板基础梁端钢筋应该怎样封口,如果端头有柱或墙,是否应认为地梁钢筋锚入端柱或墙,还是认为梁式筏板基础应单独考虑,与墙、梁无关?
5、柱插筋的锚固长度应从底板顶面算起,还是从地梁顶面算起,我问过设计,设计要求从底板顶面算起锚固La,但我查阅新版施工手册,手册说从梁面算起,请问您应从哪算起?

1、通常无抗震要求,但桩筏基础情况要复杂一些。
2、第2种板筋在下的方法比较好,因为板的保护层要求比梁小。当钢筋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后,各种材料共同受力,彼此难分离,无所谓板钢筋托住梁钢筋,只存在“类销栓”问题。
3、你们的做法有普遍性,也是传统习惯。当设计者对两向交叉的框架梁计算时,如果对梁有效计算高度多减去一个(与其交叉的梁的)纵筋直径,那么两个方向的梁可上下正常交错,但这样做有些“可惜”,因为尽量利用既定梁高度是设计者的普遍心理。于是,这个棘手的事情就留给了施工方面。除你讲的方法进行处理外,当梁侧面与柱边缘不一平时,可将另一方向来梁的交叉钢筋入节点后斜向抬高(或斜向压低)越过钢筋,这样不影响节点外梁钢筋的正常构造,但施工将变的复杂。
4、地下室墙不同于剪力墙,应属“基础结构”的墙,要锚入筏形基础内,抗震时要按抗震锚固要求。筏基梁端有两种情况:探头梁端与收于柱或墙的梁端。因基础梁为柱或墙的支座(与上部结构正好相反),所以不存在往柱或墙内锚固的问题。有关这类问题的处理方式,尚需专家委的讨论,请再等待几个月。现阶段应由设计者提供解决方法。
5、柱下为梁,从梁顶面算起(注意有梁包柱的构造要求);柱下为板,从板顶面算起。
1、筏形基础的基础平板可以在基础主梁的梁高范围的任何高度,较常用的是施工比较方便的梁底与板底一平的形式。
2、梁顶与板顶一平的筏基最上层板的筋网习惯在梁纵筋以下,使板筋在其倒向支座有支撑,有些类似于“次梁下铁在主梁下铁之上”。
3、对。
4、要掌握把问题尽可能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基础平板的钢筋网,定好板下层(或上层)网两向钢筋的上下关系后,板上层(或下层)网的上下关系与其相同即可,不要把问题复杂化。
5、对,但不完全。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地基性质和功能要求。
1、常见的筏板基础是梁底与板底一平,梁顶有可能比板顶高。现在图纸上有另一种有梁式筏板,却是梁顶与板顶一平,梁底比板底低,为方便称呼,姑且称之为“倒筏板”(也许有更规范的名称,请陈教授指正)。
2、现在的问题是:“倒筏板”梁的上部纵筋放在筏板上层钢筋网的上面还是下面?(设计上什么也没有写,也问不出来)
我的分析是:地基土压力通过筏板钢筋传递给梁,所以“倒筏板”上层钢筋网放在基础梁上部纵筋的下面。您说对吗?
3、“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
我的分析是:“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放在下面,短向钢筋放在上面。
4、“倒筏板”的下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
我的分析是:(假设基础梁等高)在“倒筏板”的下层钢筋网中,短向钢筋与强梁方向平行,长向钢筋与强梁方向垂直、放在短向钢筋的上面。(理由是:短向钢筋把土压力传递给长向钢筋,长向钢筋再把土压力传递给强梁。) 您说对吗?
5、至于“倒筏板”与“正筏板”相比,“倒筏板”的优点是:梁顶与板顶一平,做面层比较方便。缺点是:梁底比板底低,施工较为困难。“倒筏板”凸出部分基础梁的侧面也要做垫层,因此挖梁的基槽时,槽宽=梁宽+2倍的垫层厚度 您说对吗?
1、筏形基础的基础平板可以在基础主梁的梁高范围的任何高度,较常用的是施工比较方便的梁底与板底一平的形式。
2、梁顶与板顶一平的筏基最上层板的筋网习惯在梁纵筋以下,使板筋在其倒向支座有支撑,有些类似于“次梁下铁在主梁下铁之上”。
3、对。
4、要掌握把问题尽可能简单化的处理方法。基础平板的钢筋网,定好板下层(或上层)网两向钢筋的上下关系后,板上层(或下层)网的上下关系与其相同即可,不要把问题复杂化。
5、对,但不完全。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地基性质和功能要求。

请问陈总:
1.筏板基础的基础底板的中跨上层板筋是否可以在基础梁内进行锚固,锚固长度取15d,你说对吗?
2.筏板基础的基础梁,我觉得因基础梁受力复杂,梁上部钢筋应全长贯通,不能在基础梁内锚固,你说对吗?
3.对于一般的楼板,如果采用二级钢筋做板筋,其锚入梁内是否同一级钢筋,可以采用5d,且伸至梁中,对吗?

2,筏板基础梁上部筋就是通长筋
顺便也请教一个筏板钢筋的问题:带有基础梁的筏板,筏板钢筋的布置是否按整个基础筏板范围考虑(即在基础梁范围内也需布置筏板钢筋)?
1.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底板上部(不是上层)钢筋应在基础梁内锚固,长度≥12d(变形钢筋)或≥15d(光圆钢筋),且至少到粱中线。
2.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梁应全长贯通,但可在支座中心线左右各为1/4跨度范围连接。
3. 可以。
4. 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平板,在基础主梁或基础次梁宽度内不需要重叠布置与梁平行的板筋。

全部回复(7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green0204
    green0204 沙发

    支持下布丁大大,学习学习。。
    2015-10-23 10:52: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o10888
    co10888 板凳
    又是布丁楼主 顶顶顶
    2015-02-09 15:14: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5 万条内容 · 209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求一套可以练手的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全套图纸~~~跪谢

论坛里面的资料对我等新人来讲好贵哦~~~跪求路过的各位大侠能给小弟一份可以练手的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全套图纸呀,跪谢。我没有其他特别好的资料,不过作为回报,我可以帮大侠们下载需要的论文~~~知网、万方、EI、SCI的能下的都可以~~~图书馆的资料库还不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