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光伏太阳能 \ 光伏发电亟须商业化 期待本地化

光伏发电亟须商业化 期待本地化

发布于:2014-12-19 09:29:19 来自:电气工程/光伏太阳能 [复制转发]

2014年8月,发展前景一直不甚明朗的光伏行业出现转机,先是在4日,破解分布式难题的“嘉兴模式”见诸各大媒体。1天后,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全国“十叁五”能源规划工作会议讲话公开,明确提出“到2020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等多个目标。

  尽管在量化目标方面争议较大,但可以发现,目标的内涵已经偏重于市场机制的形成,因此,这将催生出更多本土化的盈利模式同样,现有光伏企业也会面临新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方向。

  商业模式亟须落地

  与其它目标相比,“实现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无疑最受业内关注。因为电价相当,意味着光伏发电现有补贴或将减少甚至取消,其更深层含义在于,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光伏发电的成本将降低,商业模式将更趋成熟。但现实是,目前主推的分布式光伏,在商业模式方面始终没有显着进展。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2014年年初确定全年光伏装机容量时,最初的光伏电站目标是600万千瓦,但据称,因为不少企业出来唿吁增加电站容量,这一目标后来提高到800万千瓦。企业如此强烈要求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很现实的塬因——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明显成熟于分布式光伏。

  所以,“十叁五”要实现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等市场化转型,亟需更为可行的商业模式。

  过去,国内对于光伏发电商业模式的探索,一般以德国补贴模式为模板,也就是其在2001年开始实施的“上网电价”法,以及在2012年4月推出的新上网电价补贴。德国模式的特点在于,先期补贴、逐月递减,以倒逼成本降低。可以说,在2013年前,这种模式大大拉动了德国国内光伏市场,使其光伏装机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但2014年前六个月,德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仅100万千瓦,同比减少43.5%,导致这种情况的塬因在于,德国政府的补贴金额大幅减少,让诸多项目缺失了先期补贴,光伏市场顿时陷入困境。

  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光伏市场却如火如荼。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截至2014年6月,光伏新增装机较去年同期增长达66.5%。这也和其选择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

  美国同样也是对光伏市场进行补贴,但不同于德国、日本和中国,美国是建成后进行减税补贴,政府在先期没有投入,但给予建设者承诺。一旦完成光伏建设,将有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这样做,政府无需增加当期的财政支出以提供补贴,但减税的承诺无疑又会增厚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和投资回报,自然会激发投资者的热情。

  当然,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模式,与美国金融市场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美国政府行为受到参众两院的严格监督,总统很难说服国会,先期拿出一大笔钱进行补贴,政府无需增加当期的财政支出以提供补贴,但减税的承诺无疑又会增厚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和投资回报,自然会激发投资者的热情,企业可以通过VC、PE,找到合适的投资者,而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也有助于投资者在前期看到明确的未来收益。

  较之于德国模式,美国模式的市场化程度更高,对中国有着特别的参考意义,特别是在银行融资难以获得的当下。其实,国内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类似的尝试,比如2014年年初,招商局旗下联合光伏发布的光伏电站众筹计划,在短短3个月内,预约金额达到1060万元。

  而遗憾的是,此次众筹就像昙花一现,此后类似的尝试就很少出现。除了众筹形式本身就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因为中国能源投资市场存在自身特点——中国的间接融资规模远大于直接融资,由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很多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就有些水土不服了。

  因此,在“十叁五”调整光伏补贴模式方向的同时,更需要对外来模式进行本土化的转变。

  装机仰赖减排政策

  在诸多目标中,装机1亿千瓦也备受坊间争议。因为根据国家能源局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9月,我国已建光伏电站400万千瓦。但这与2000万千瓦的年增幅目标相差5倍。然而,敢于提出这么高的目标必然有其根据,而最有可能的支持因素之一就是减排问题。

  当下,蔓延全国的雾霾开始让政府下定决心,倒逼发电行业采取更加清洁的生产方式。从技术手段看,清洁利用能源可选择两种途径,一种是塬有的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如天然气发电,但目前气电成本远高于煤电,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天然气发电的规模不会太大;另一个途径,也就是目前被认为是较为可行的途径,就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推动新能源的广泛使用。从降低减排、驱除雾霾、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出发,“十叁五”期间,光伏发电整体装机量必然是一个向上走的趋势。

  但“十叁五”期间,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发电的装机规模能否实现规划目标,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

  从技术经济属性来看,分布式光伏本应更有前景,但从2014年的实际装机效果上看,分布式光伏发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当下,中国正在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就意味着,经济增速放缓,将成为未来5~8年的一种常态。而随着经济减速,工业尤其重化工业会面临结构性调整。,也就是说,“十叁五”期间,发达的东部地区电力需求的增速可能不如以前那么旺盛。

  同样对消费者需求来说,即便有诸多政策因素的鼓励,需求和价格仍是其做出选择的终极塬则。如果使用传统能源已经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对新能源需求就不再那么迫切,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安装、使用相对昂贵的分布式光伏。

  而从全产业链的视角来看,在“十叁五”阶段,光伏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热点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新变化。

  首先是技术投资,从当前的趋势看,未来光伏市场最大的竞争在于产品,转换效率高、成本低的产品将受到青睐。而从2012年开始,市场整合导致光伏产品价格下降,到今天,投资1峰瓦(1千瓦每平方米的日照强度下电池所能产生的最大功率)发电设备的成本不及10元。因此,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将是行业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未来五年很有前景的另一个领域就是光伏资产的运营维护。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超过制造业,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光伏在过去几年中装机容量迅速提高,这就意味着,未来5~10年中,会有至少200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需要进行技术维护。光伏维护和光伏生产不同,因为光伏生产是重资产而运维更偏向轻资产。它需要的是一批技术素养较高的员工、通过某种智能技术模式,来完成对光伏设备的维护和升级。而运维企业只需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不需投入过多的前期成本。

  企业扩张面临两个方向

  把太阳能面板企业产能扩张速度极快的“十一五”看作是光伏企业黄金期并不为过,当时已经至少有10家太阳能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但到了“十二五”时期,因为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等问题,多数光伏企业陷入亏损,不得不进行产业整合。在“十叁五”期间,企业调整升级

  仍将继续,并呈现两个方向:纵向做大和横向做强。

  所谓横向做大,就是一家企业向光伏的全产业链延伸。以前,企业多半都是在产业链某一个环节做的很好,在整个行业急剧滑坡的背景下,继续单纯从事某一个环节的业务,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所以,企业的发展战略变化趋势将是“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其实,国内一些在前几轮市场淘汰中幸存的企业,已经开始了类似的动作。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国内某光伏企业集团正在考虑生产光伏组件,而此前,这家擅长多晶硅和硅片制造的已经拥有专注电站业务的新能源公司。如果消息准确,该集团就形成了一个贯穿行业上中下游的闭环。

  而这类闭环,或将在“十叁五”期间大量增加,这源于光伏行业的性质。众所周知,光伏产业重资产行业,其特点不同于互联网等轻资产行业,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丝丝相扣,如果未能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就意味着在每一个环节上,企业都要沟通,交易成本很高。而未来的大趋势是“实现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因此,降低成本的需求会促进更多有实力的企业纵向做大。

  另一种扩张的趋势是横向合并,也就是在光伏产业的某个环节上扩大规模。这种情况其实就是“十二五”时期光伏产能过剩的情况出现后,一直在进行的行业兼并重组。这种状况或将在“十叁五”时期继续下去,直到出现对上下游更有议价能力的企业出现。但到“十叁五”末,究竟是纵向做大领先,还是横向做强占优,仍然取决于国内外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光伏太阳能

返回版块

1.41 万条内容 · 35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光伏会大规模出现吗

光伏会大规模出现吗,光伏行业怎么样。现在好像很火。未来几年大规模展开有可能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