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正式通水。可以说是南水北调有迈出了一大步,种种困难都已经成为浮云。长远来看南水北调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修建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插曲,今天咱们暂且不说他的好与坏,咱们只从技术方面谈起!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随着渠首闸门打开,一渠清澈的长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启程,告别家乡奔流北上,开始漫长的神奇之旅。这一路1432公里的旅程,长江水跨过淮河流域、穿越黄河底部、立交海河水系,跋涉中原大地,流淌华北大平原,直抵京津……
护送南水北上的,是数百个大中型水利建筑物组合而成的巨无霸工程,人们把它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与京汉铁路并肩而行的,是纵贯华北大地的大动脉——连绵蜿蜒千余公里的输水主渠道。在这道波光潋滟的水线之上,镶嵌着一颗颗耀眼闪光的珍珠,有凌空飞架、彩虹般巨型渡槽,有神秘莫测、不见首尾的穿黄隧洞,有分布上百都市的栉比鳞次水闸,有时而钻入地下时而拱出地平线的倒虹吸,还有隐身潜行的低压暗涵。它们与主渠道构成线串珠、珠连线的恢弘水带,在北方广阔神州大地上铺展开来,令人叹为观止。
1400年前,古人开凿过京杭大运河;今天,千里长渠,南水北上,抒写着新时代的科技奇迹。南水北上,要越过705条河道、1300多条道路、近60次横穿铁路,要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要过这么多关卡,工程科技人员如何护送长江水闯关夺隘呢?
中线工程出发点是位于湖北与河南交界处的——丹江口水坝。丹江水清澈甘甜,水质良好,直接取水就能饮用。大坝要把她拦截至此,蓄势待发,顺着“水往低处流”的本性,潇潇洒洒流到北方。问题也就源于此,1974年修建的大坝只有162米高,高度落差不满足调水要求。
因此必须抬高水位,唯有让大坝“加高增肥”,给它“穿衣戴帽”,确保体态匀称、力挺万钧,将坝顶高程提升到176.6米,将正常蓄水位抬高到170米。由此新增库容116亿立方米,也就是增加一倍,实现水涨坝高,打造出伟岸坚实的高坝,托举起高位水库。大坝虽然只加高14米,但水压会增加40%。好在丹江口大坝在建设之初就预留“伏笔”——当初就是按照175米坝顶高程设计,只不过时逢经济困难,为了让大坝尽快发挥效益,进行“瘦身”,使其变薄变矮。因此,原坝的基础架构能够承担起加筑的压力。
从2005年开始,世界难度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就此开启,为运行30多年的大坝加高,并贴坡加厚。原大坝表层经爆破拆除后,隐藏的裂缝,就如同中年人脸庞,浮现出道道皱纹,成为致命的安全隐患。为此,工程人员对它做了全面体检,设计出每条裂缝的诊治方案,采用灌浆、凿除、打铆筋等方法“修复容颜”“强筋健骨”。
在老混凝土上浇灌新混凝土,由于弹性模量的差异,在内外部气温作用下,必将对结合面和坝体应力产生影响,造成无法紧密结合。必须新老混凝土“合二为一、结成一体”,并且“骨骼健全、健康成长”,这是大坝加高的最大难题。
我国专家提出以
直接浇筑为主,在竖直结合面采用人工补凿键槽,溢流坝段堰面采用宽槽回填为辅的总体方案。在坝体加高混凝土施工中,采取最严格的整套温度控制措施,给予“吃冰激凌”“享受空调”的豪华待遇,诸如砂石骨料吹风预冷,加冰拌和,通冷风浇筑,再通水冷却。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水化热。老坝裂缝处理、新老混凝土结合、高水头作用下坝基帷幕灌浆等技术问题一一破解,老坝身上终于“长出”了一座新坝。新旧对接,坝体融合,天衣无缝。
丹江水流出库北上,一路并不顺畅,最先流经河南南阳等地时,就出现了最大的麻烦:水土不服。要穿越数百公里特殊的地段——膨胀土(岩)。膨胀土很不稳定,遇水膨胀,失水收缩,极不稳定。膨胀土未受到搅动时强度很高,但有致命弱点,由于其体内存在天然形成的蜡状裂隙滑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水分风干就产生裂缝,再遇水就变成扶不上墙的一滩烂泥,柔弱无力。因此,
在膨胀土地段修筑过水渠道,最易引起滑坡、变形、冲刷垮塌。
护送长江水的总干渠穿越膨胀土(岩)渠段累计300余公里,约占总干渠长度的27%。于是,人们想出很多方法,如放缓边坡、重新换土回填等。把边坡的角度放缓就会占用太多耕地,涉及征地移民等社会问题;重新置换非膨胀土回填,会加大取土、弃土的高额转运成本。
如何制服膨胀土的无常特性,保持渠道的健全“体型”和良好“身段”?
首先要明确的掌握了膨胀土的特性,取得精细数据,建立数学模型,以便对症施治。人们在现场原型渠道上设置了膨胀土(岩)渠坡试验段,开展大气环境影响模拟试验(人工降雨试验),根据南阳的气象资料并考虑各种不利情况进行叠加,分别模拟弱降雨、暴雨和特大暴雨三种降雨形式,反复进行降雨试验。这些试验重点研究膨胀土渠坡大气影响带的形成过程、雨淋沟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过程、浅层滑坡的产生机理及破坏模式,从而为膨胀渠坡处理提供试验依据。
科研人员最终在膨胀土(岩)物理力学特性上取得突破性发现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试验,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技术处理方案:压重+保护。压重就是在膨胀土中加入3%—5%的水泥,让它改性,然后覆盖在原膨胀土上,使其保湿。通过修建M型的抗滑桩和梁,现在渠道坡度控制在1∶3,节省了大量投资。
长江水安然渡过了膨胀土地段,一路缓缓流淌,步伐轻盈,又遇到绕不开的煤矿采空区。人们从采空区上方钻孔回填,再一段一段灌浆,同时把保护渠道做成柔性结构,终于有惊无险地流过了这个地带。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长江水且行且输水,沿路滋润着河南、河北、天津大地,经过10余天行程,就要抵达终点——北京了。她顺着这1000多公里袒露的明渠,摆动着婀娜秀丽的身姿,在两旁绿色生态屏障和由山水、工程串成的风景长廊里缓步前行。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然而,来到人口稠密、交通复杂的繁华首都,她不愿打扰京畿重地的正常运行,于是放下身段,潜入地底,悄悄潜行了。
长江水流经北京的路线,起始北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公里。除末端800米惊鸿一瞥,沿线都深埋地下人未知,采用了全封闭双线管涵输水。它内径4米,外径4.8米,单根长5米,单根管重78吨,22000根管道铺设56.359公里,最大埋深达20米。
这哥俩好的两条管道,叫做PCCP管,全名是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特殊管道,具有高强度、高防渗、高耐久性的“三高”性能。
PCCP管是这么制成的:在工地附近建厂加工钢筒,然后在钢筒内外浇筑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在混凝土管芯上环向缠绕预应力钢丝,先后在外部施喷水泥砂浆和防腐煤沥青材料进行保护,最后运输到现场安装。
PCCP管道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线路最长的大型输水工程
目前,我国PCCP管工程设计和生产完全采用美国标准,制造、安装4米大口径管道输水,国内还是头一遭,缺乏相应技术和经验。特别是要穿越北京的沿线地形复杂,有山区、河流、城镇,以及各类既有的地下设施,施工环境十分复杂,管涵安装难度极大。
在超大口径PCCP(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经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践,我国科技人员首次提出符合中国规范体系和材料标准的一整套PCCP设计参数。
在设计、制造、运输和安装PCCP管中,科技人员和工人动脑筋,想办法,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运输构件需要穿过立交桥,途中一律限高4.5米,而管道外径4.8米,再加车的底盘高度,严重超高无法通过。不可能削足适履,拆除十几座立交桥或者断路,于是,便催生出了新发明的特种车:驮管车。将管道嵌入车轮外,正好可以从高速路立交桥下穿过。
管道拼接时候要有缝隙,既不能插不进,又不能缝隙太大,否则漏水。经过反复计算,设计人员提出合适的缝隙值。可施工中怎么也插不进去。最后通过摸索实验,发现运输过程中管道的转动,就会变形为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出来的椭圆;只要不转动,就解决了大难题。
特别是工程首次应用了阴极保护防腐技术。因为PCCP管承受巨大内压,国外某大型同类工程产生爆管事故。经深入研究,中线工程采用了阴极防腐技术,避免地下水中的氯离子侵蚀,保证了预应力钢丝支撑力度。
为了采用既经济又实用的安装方法,首次采用沟槽内超大口径PCCP管龙门起重机安装技术、隧洞内PCCP管安装工艺及技术。
国内大规模使用直径4米、双排、埋深高达20米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项目,在国际上绝无仅有。在中线工程京石段(从河北石家庄到北京)应急通水期间,PCCP管经受了各种考验,安全运行了6年。
立交桥、街道、地铁垂直叠加的最下层,两条涵洞如蛟龙一般,正静悄悄从地底穿越着各种管网,向团城湖延伸而去。堪称经典的最高难度动作,是南来水不动声色地穿越北京市五棵松地铁站。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管径浅埋暗挖有压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下部。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创下暗涵结构顶部与地铁结构距离仅3.67米、地铁结构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的纪录,挑战了极限,创下了世界之最。
顶上是百吨重的地铁列车来回不停穿梭从拱顶呼啸而过,土层之下是隧洞开挖地动山摇的轰鸣。如此叠床架屋的场景,岂止是险象环生。下层掏空,必然会使地面出现沉降,全世界的工程学界都认定天经地义。要害是究竟沉降多少?仅是毫米之差,就显现出技艺的高超与低下的天壤之别。
3毫米——1粒稻米的高度,相对于一个深埋地下十多米、直径5米左右、长近1.5公里的隧道来说,只是一个篮球与地球的比例,微乎其微。地下建筑物沉降的国际通行标准是7毫米,号称世界地下工程超级大国的日本历经百年发展,目前沉降控制还是5毫米。
然而,将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对于地下工程领域来说,则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为了突破这个禁区,南水北调专家目光注视的焦点——北京五棵松地铁车站正下方的地腹:围岩为砂卵石,土层不够坚硬,不易开挖成洞型,容易发生掌子面坍塌;西四环地下铺设管线较多,盘根错节。建设伊始,设定标准是5毫米。超过5毫米,就意味着每天运行百万人次的地铁要减速,停运,甚至脱轨,造成运营瘫痪。建设者承诺:不断路,不影响交通,不扰民!
为了能托住3毫米沉降,工程人员创新了各种施工工艺:对地铁以下土层注浆加固,严密控制注浆压力,防止过度注浆造成负沉降;增设了临时仰拱,采取密排钢拱架和初支外周边注浆加固相结合的措施,控制地面结构沉降;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测技术全天候监测,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可控状态,等等。
就这样,西四环12.4公里暗涵,安稳地穿过23座大型立交桥、8座人行桥、2条铁路、400余条盘根错节的管线,输水管道与它们并行不悖,相安无事,坚守住沉降3毫米的底线!皇城根下的南来水,荟萃了更多的科技含量。
这里,出现了
中线工程唯一的加压泵站:惠南庄泵站。这是一座大流量、高扬程、高变幅、高效率的城市供水泵站,能够实现0—60立方米/秒的无极变换,引水泵效率达91%以上。它巧妙地采用小流量自流、大流量加压的输水方式,当输水流量小于等于20立方米每秒时,来水在管道内自流,每年节约用电3800万度;当大于这个流量时,惠南庄泵站启动加压,实现有压与自流结合。
冬天到了,长江水第一次遭遇北方寒流等极端天气,从安阳以北的中线工程渠道内将出现流冰、冰盖等冰情,如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冰塞、冰坝等险情。在12月中旬至次年2月冰情期间,确保冬季输水的安全问题也就“浮出水面”。科研人员做好了预案,一旦遇到结冰期,就把水位抬高,形成冰盖后,再把水位降低,冰盖如同覆盖渠道的棉被,温暖着舒缓流淌的长江水。
在这里,实现了长江水与北京城市现有水系的友善衔接,构建了国际首个大型城市水源供水环路,实现多水源互联互通。把南水北调终点延伸到密云水库进行调蓄,实现水源供给丰枯互济,拓展了水库功能,缓解了供用水矛盾,增加了北京水资源的战略储备。
今后,北京将形成以两大动脉、六大水厂、两个枢纽、一条环路和三大应急水源地构成的供水格局,遍布延庆之外的15个区县,覆盖6000平方公里。实现本地水、外调水、地下水的联合调度。
全部回复(11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