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12-03 13:18:03
来自:商易宝社区/管理杂谈
[复制转发]
一直以来,企业总是在设计各种各样的制度,以防止员工犯错,以确保企业良好、有序运营。比如说,企业发现某段时间员工迟到现象比较严重,于是设计一个制度:迟到一次罚多少钱。后来又发现,很多员工上班期间爱玩手机,于是企业又出设计一项新制度——上班期间玩手机,发现一次,罚多少钱……慢慢地,企业的制度就“完善”了起来。总结起来,我们会发现这些制度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以罚为主,本意就是希望给员工以恐惧(大棒),不敢再犯;二、这些制度基本上起不到作用,一般都是“新制度”起一段时间的作用,久而久之,事情又恢复到了原样。
制度有效执行的第一个基本前提是符合人性,一项制度如果是违背人性的,不管它是多么严苛、多么高压,一定不会得到很好的执行,当人们畏惧一项制度,碍于环境,又不能够立即、直接反抗时,他们往往就会采取隐瞒、欺骗的方式去执行,而且逐渐地,这会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并且会被“传承”下去。我碰到过一些老板,不管员工向他汇报什么工作,他都会挑出一大堆毛病来(很多时候确实也是毛病),然后大加批评、指责,后来员工基本上不主动向他汇报工作了,“被迫”汇报时,要么尽可能简短地说,要么只说好的。渐渐地,这样的领导者就听不到、看不到公司的真实情况了。也就是说,令人恐惧的制度必须导致执行者“聪明”的执行。
辛亥革命之后的某一天,大清朝的末代镇国公之一——爱新觉罗-恒熙早晨起来感到肚子饿了,决定自己到街上买点吃的。此前,他从来不需要自己做这样的事,什么事情都是下人给他安排好了的。但革命之后,他这个贵族的经济水平一落千丈,社会地位也大不如前,再不自己动手“劳动”,就只有饿肚子的份儿了。
于是,恒熙拿着钱到了街上。街头小贩当然认得他,都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他来到一个烧饼摊前,买了两个烧饼。当小贩用纸把烧饼包好放在他手里时,恒熙愣了,他吃了几十年的烧饼,头一次发现烧饼竟然是热的!他咬了一口,热烧饼的味道简直好极了,比他之前(冰凉)的烧饼好吃百倍。
原来,以前在王府里规矩太多责罚太严,正常生活逐步变得畸形,下人们为了给自己省事,从小就欺瞒主子,买烧饼一定要买凉的,因为如果买的是热的,万一哪一次有点凉了,主子怪罪下来就难以交差。恒熙是乾隆皇帝的后代,是著名的“五阿哥”永琪的后代,虽然享尽了荣华富贵,但其实连一块热烧饼也很难吃到,的确让人觉得有点啼笑皆非。
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不只发生在古时的皇宫里。现今,很多大企业的老总总是抱怨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其根源之一在于他们自己,在于他们自己设计的制度里。一个让参与者人人自危的制度,一定只会源源不断地催生假象和荒诞,欺骗的一定是设计这个制度,并为此自鸣得意的人。一个优秀的制度,激发的应该是价值观,而不是恐惧。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