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039期:建筑师何显毅 做最有时代感的建筑设计

039期:建筑师何显毅 做最有时代感的建筑设计

发布于:2014-12-03 07:14:0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来源:建筑中国网

【记者】了解到何先生早年在英国学习工作了4年,您觉得国外和设计师和国内的相比,他们对方案的设定和规划有怎样的优势和特点呢?

  【何显毅】我在英国做了四年设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们同国际著名的建筑师合作过,包括英国和美国的国际级的大师。如英国建筑师Newman Faust 、Richard Rogers等。我发现他们跟中国的设计师有三个地方做法不同。首先他们注意在做设计时非常注意运用模塑。因为有一个很规整的模塑做设计,无论是做房型还是规划,它的系统性和纪律性会比较强。其实模塑的运用。几十年前在北京也是很注重的,但是在这十几年却被忽略了。

  第二点,对于一些做大模型的要求,国外建筑师在没有开始做施工图的方案阶段,已经在做一个很大的比例模型。甚至是1:20或1:5的比例去推敲这个设计。他们会先开始做扩充,做深化设计以及施工图,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在施工图和设计阶段,在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应用上,国外的建筑师愿意花大量时间去研究,但是中国建筑师和香港建筑师,好像这样做的人并不多。我猜想其中原因可能是,中国正由国营的设计单位转为民营设计单位,可能在这个过程,面对设计费的竞争很低,还有,由于要求出设计的时间很紧急,所以就令他们没有机会去做深化大模型,也没有成本去做这些,但我相信,这件事情将来一定会改善的。

  【记者】国内业界有很多人说,国外包括香港的建筑设计所是由一个非常棒的建筑设计师和若干学历不高的绘图员组成,请问是这种情况吗?

  【何显毅】不一定。在香港早期,一个建筑师可能会带几个绘图员,但是国外的建筑师,包括香港近期的建筑师与绘图员的比列也越来越拉近。可能以前香港,一个建筑师手底下会有三个绘图员,现在可能是一个建筑师和一个绘图员的比例,在国外,可能是十个建筑师手底下只有一两个绘图员。所以现在国外很多建筑师自己做绘图员。


【记者】您做了这么多年的设计,大多数都在做住宅设计吗?

  【何显毅】我们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设计,包括大学,医院,机场、商场,办公楼,酒店等等。住宅设计占我们设计的比例超过60%。

  【记者】那么您觉得在做住宅设计时,当造型与功能产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怎样解决?是先解决造型设计还是功能问题?

  【何显毅】其实古往今来,著名的建筑物,当然都要考虑功能,但不可能只考虑功能,一定还要有些空间的考虑,装饰的考虑,造型的考虑以及材料的考虑。因为建筑,不但只是老百姓用来睡觉或工作的地方,建筑更加是人类一种共同的艺术。回忆人类历史上,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英国一些大教堂;罗马、希腊的一些庙堂;中国的宫廷以及中国的一些名居,甚至是徽派的名居等,它们都不只是体现纯功能性,一定还有着一些装饰性和造型性的功能。而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的特色,以及老百姓对于文化艺术的喜好。所以这两方面并不是矛盾的,如果存在矛盾,只能说是设计师的手法不够高明,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可以将功能和造型糅合设计的。这两者间没有排斥性,是有共通性的,如果建筑师做的不好,就好像早期陈希同的北京时代,穿西装戴大沿帽,就是将所有的高层建筑硬生生的戴上一顶尖帽。这是不伦不类的,就是一个矛盾,好在这种矛盾只是在那个时代出现过,相信中国建筑的将来不会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记者】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现在建筑设计已经将这两者结合起来?

  【何显毅】对呀。不但是这样,造型是有时代特色的。21世纪的中国跟19世纪的中国是非常不同的两个时期,所以我们的设计也一定要有时代感。好象油画和音乐一样。贝多芬的音乐,无论怎样好,当拿到21世纪来,虽然它的艺术价值可能是永恒的。但如果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将它座位主流音乐出现,必定无法体现我们这个时代感。再比如,如果将罗马的柱廊硬生生的套在现代建筑上,那么只是一种赝品。一件仿古作品,不是一件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

  【记者】请您详细地跟我们谈一下什么是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呢?

  【何显毅】首先除了功能之外,除了一些量化的设计元素外,比如厨房、浴室以及客厅的门厅的日照和间距等,除了这些量化的设计元素以外,要注意有时代特色,有艺术内涵的元素。最近大家都可能听过所谓的“新中式”,其实没有所谓的“新中式”和“旧中式”,无论十八世纪还是二十世纪,那些建筑的艺术品,都反映了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喜好;反映了那个时代城市的历史文化;反映了那个时代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的体现;反映了那个时代一座城市的气候;反应那个时代老百姓对颜色、生活节奏以及速度的感觉。以上这些都反映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就有了历史意义,在建筑历史上就会有它的一席地位。否则假如我们将北京四合院搬过来,将罗马式的欧陆建筑模仿到设计中,无论做的多好,看上去有多气派,也只不过仿古的赝品而已。尽管它是很漂亮的赝品。

  【记者】您认为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建筑的时代特征到底是什么呢?

  【何显毅】第一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速度,我们的生活节奏,是比较动感的。第二,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材料多样化,比如设计的一扇门,它可以是一块很大的玻璃,也可以是一块上好的木材,其中还可以使用人造石做装饰。这些都是上个世纪没有的。另外,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对空间,对个人隐私以及自豪感和归宿感的要求等,都是过去所没有的。

  【记者】中国现在的新兴建筑造型包括鸟巢、国家大剧院以及CCTV大楼等,这些建筑无一例外都是国外设计师设计的。国人感到非常自豪,认为中国拥有着与众不同的建筑,但是这些建筑却又遭到了国内很多建筑师的反对,认为这是盲目追求求异风格,您如何看待?这些建筑是否也具备您刚才所说的时代感呢?

  【何显毅】我们中国入了世贸之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都穿西装打领带,虽然这些都是外国的东西。但一样是国际化的东西。虽然鸟巢、水立方是外国人设计,我们都不应该有太多狭窄的民族主义,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太过于标奇立异的时装;太过于标奇立异的建筑;太过于标奇立异的流行音乐,是不是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如果你问我,我个人认为CCTV楼是不成功的,但是鸟巢和水立方以及国家大剧院是比较成功的。造型是非量化的设计元素。大家众说纷纭,自会有人说好,也会有人说不好。但我认为包括北京的三号机场在内,水立方,鸟巢都好,国家大剧院OK。CCTV大楼我觉得不合格。

  【记者】现在也有人这样说,国人这种求异的心态是因为民族的不自信造成,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何显毅】求异和自信我认为是两件事。求异是没有错的。求特殊,求标志性这些都没有错,这和本土的自信心是两回事。为什么近期中国的设计院做不出这种好的作品,这其实是跟制度有关,由于设计费很低,设计时间较短,它没有时间做到我之前说的三件事:没有更多的时间做模塑,没有更多的时间做施工图设计,没有更多的时间做大模型。


另一个帖子:038期:建筑师何显毅 赢在设计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水磨沟公园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2016-05-06 13:05: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uyanhui63
    yuyanhui63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学习了
    2016-05-06 05:43: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040期:贝聿铭 穿过卢浮宫的“时空”

贝聿铭,著名华人建筑师,1917年生于中国苏州狮子林贝家,为中国银行创始人贝祖怡之子。17岁赴美求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修习建筑。毕业后先是跟随美国知名的都市改造营建商齐肯多夫工作,之后于1955年创立了建筑事务所,建筑设计广及世界各国。著名作品包括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日本滋贺县的美秀(Miho)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以及新近完成的德国历史博物馆等,早年设计了东海大学的路思义教堂,始终是贝氏最满意的作品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