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绿化养护 \ 草地螟虫的预防措施

草地螟虫的预防措施

发布于:2014-11-26 15:58:26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绿化养护 [复制转发]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8~12mm,翅展24~26mm;体、翅灰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斑,翅外缘有淡黄色条纹,中室内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近翅基部较淡,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的波纹。卵 椭圆形,0.5×1,乳白色,有光泽,分散或2~12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老熟幼虫 体长19~21mm,头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或暗绿色,有明显的纵行暗色条纹,周身有毛瘤。蛹 长14mm,淡黄色。土茧 长40mm,宽3~4mm。

发生规律
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年发生2~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翌春5月化踊及羽化。成虫飞翔力弱,喜食花蜜,卵散产于叶背主脉两侧,常3~4粒在一起,以距地面2~8cm的茎叶上最多。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枝梢上结网躲藏,取食叶肉,3龄后食量剧增,幼虫共5龄。

防治方法
鉴于草地螟幼虫的严重危害性,一要严密监测虫情,加大调查力度,增加调查范围、面积和作物种类,发现低龄幼虫达到防治指标田,要立即组织开展防治。二要认真抓好幼虫越冬前的跟踪调查和普查。
此虫食性杂,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可消灭部分虫源,秋耕或冬耕还可消灭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老熟幼虫。
药剂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1500倍液+乐克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绿化养护

返回版块

3.98 万条内容 · 1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LY/T 2175-2013 林业信息图示表达规则和方法

本帖最后由 筑城 于 2015-5-1 07:45 编辑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信息化建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