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居住建筑设计 \ 旗舰住宅-享受阳光的旗舰住宅

旗舰住宅-享受阳光的旗舰住宅

发布于:2014-08-06 09:23:06 来自: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veluxchn 于 2014-8-6 13:41 编辑

设计:建筑设计伙伴(英国)Tony McGnirk
摄影:Torben Eskerod
项目:旗舰住宅
城市: S`Hertogenbosch
国家:荷兰

当你步入靠近老荷兰城区S`Hertogenbosch 的新区Paleiskwartier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列犹如战舰般奇特的建筑,“航行的舰队”也许能更好地描述这10座十分现代的高层住宅建筑,在减少风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享受阳光。
1.jpg
理念:
号称“海上的马车夫”的荷兰引用“航行”这一理念,使得这些建筑犹如在人工整齐的河道上扬帆航行的舰队。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希望用河水围绕这些小的花园空间,既要减少海风的吹袭,而且要让每个房间充满阳光,这不仅是居住者私有空间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的规划理念问题。尤其是在荷兰这样国土珍贵的国家,私有空间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居住空间距离很近,半遮拦的冬季花园可以使得邻居们更愉快的交流,也更方便了孩子们玩耍。
更好地遮挡风,更充分地享受阳光,阳光是设计的主题,设计理念的主旨是利用材料创造一个更人性化的生活空间,这是一个成功的项目案例。人们享有私有空间,但不乏相互间的交流,成为一个能够遮避风雨侵袭的理想港湾。
1.jpg
2.jpg



场地:
旗舰住宅坐落在Paleiskwartier的中心,这原来是工业区,离历史名城Hertogenbosch和地铁站很近,设计师重点突出五座较长的建筑和5座9层高的较高建筑对比,这些理念是会经历时间的考验的,每栋建筑的停车区位于水道下方,水道冬天结冰还可以作为滑冰场地,此区域的整体规划由规划师Skgan Khandekhar创作。
这个项目不仅为边缘的老城区带来了崭新的景象,同时也为保留传统风格的居住建筑设立了一个参考标准。此项目获得“2004Publieksprijs”大奖实属名归,因为它是最受公众欢迎的,此项目与建筑设计伙伴的设计师Tony McGnirk共同完成.
3.jpg
材料:

不锈钢材料做成的弯曲表面,及威卢克斯窗与建筑弧形面更好地契合,构成了现实中最理想的完美画面。 弧形屋面上的威卢克斯窗增加采光通风面,再加上每一套房子独立、突出的木栏杆阳台,创造了一系列向阳的角度,使在每套公寓里的人们都拥有一方蔚蓝的天空。每当阳光明媚天气宜人的时候,户外活动和在阳台上用餐成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多风的气候是在高层建筑上使用砖的主要原因,雪松木则用在了较长的建筑上,像桥一样的楼梯间布满了玻璃, 并且与每套房子门口相连,更体现出了这种设计风格的价值。
4.jpg

环境空间:
对此项目最近研究表明了此项目更深层次的理念:每一座建筑的向阳面都是针对当地的气候建造的,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同时,由于建筑是按照一定的角度从地面建起,密封东北面的外侧楼梯间,所以了降低了寒风的侵袭。”冬季花园”可以作为养花种草的地方,非常适合当地的生活,所有的建筑则都有预留装置,将来可以安装光电板,为楼梯间提供足够的电能。
5.jpg
室内效果:

在室内,尤其是顶层,通过带有露台的房间除了可以享受面前的阳光,还可以看到沐浴在阳光下的老城,每天最幸福的就是通过露台窗户和推拉门,让大量的阳光从起居室涌进来。
6.jpg
案例提供:
威卢克斯作为建筑自然采光方案提供者,一直致力于以透过屋顶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来引领舒适居住环境的潮流。


1.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mabcegh
    mabcegh 沙发
    :):D:lol:D
    2014-11-03 10:42: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fenghaorat123
    fenghaorat123 板凳
    感谢楼主分享
    2014-10-28 21:26: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居住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28.72 万条内容 · 41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上海阳光花城的日光运用

上海张江德宏阳光花城功能 住宅 商业地点 上海张江紫薇路申江路面积 200,000平方米竣工时间 2008年业主 上海德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筑师 上海大境建筑设计事务所 林京升 吴艳琴 杜宇明 郑晖住宅作为最大量性的建筑类型,如何运用光线以适合的方式回归住宅空间内部,将可能对室内空间的品质及居住舒适度产生独特的影响力。纵观当前建筑设计过程中,关于日光的一般性思考多半围绕其消极层面展开:遮阳措施成为大众化的装饰潮流;日照的必要性也基本对等于“有效日照时间”,室内采光则成为各种照明技术的展示场;人工技术已促使建筑学的发展逐渐背离贯穿于建筑历史的“阳光-空气-水”精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