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注册考试 \ 注册建造师 \ 最新整理201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汇总(12)

最新整理201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汇总(12)

发布于:2014-06-24 16:52:24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建造师 [复制转发]
最新整理201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汇总(12)
1K412021掌握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
  一、沉入桩基础
  (一)准备工作
  4.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
  5.贯入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
  6.用于地下水有侵蚀性的地区或腐蚀性土层的钢桩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二)施工技术要点
  1.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焊接连接时应有四个不同标高的接桩断面。
  3.沉桩顺序: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宜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高后低。
  4.沉入桩锤击过程宜用重锤低击,即吨位较大的桩锤和较小的落距。
  5.终止锤击的控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当桩尖标高高于设计标高而贯入度较大时,应继续锤击,使灌入度接近控制贯入度;当贯入度已达到控制贯入度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应继续锤击100mm(或30~50击),如无异常变化,即可终止沉桩,如桩尖标高依然比设计标高高很多,应与设计和监理单位研究决定。
  6.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
  (三)沉桩方式及设备选择
  1.锤击沉桩宜用于砂类土、黏性土。
  2.振动沉桩宜用于锤击沉桩效果较差的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
  3.可用射水助沉,但在黏性土中应慎用射水沉桩,在重要建筑物附近不宜采用射水沉桩。
  二、钻孔灌注桩基础
  (一)准备工作
  (二)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
  依据成桩方式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
  (三)护筒埋设
  1.护筒顶端高程应高于地下水位或施工期间的最高河道水位2.Om以上 ,旱地钻孔护筒顶端高程应高出地面300mm。
  2.护筒底端埋设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在旱地和浅水域,粘性土地层中护筒埋深不宜小于原地面以下1.5m ,砂性土地层中应将护筒周围500-800mm 和护筒底500mm 范围内的土换填黏性土并夯实;在深水域,黏性土地层中护筒应沉人河床局部冲刷线以下1.5m ,细砂或软土地层中应沉人冲刷线以下至少4m。
  3.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0~400mm,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
  (四)泥浆护壁成孔
  1.泥浆制备
  (1)泥浆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2)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Om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
  (4)现场设置泥浆制备系统、泥浆储存池和泥浆收集、处理设施,不得直接外弃,保护环境。
  2.正、反循环钻孔
  (1)成孔时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保持钻机稳定。
  (2)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钻进。
  (3)灌注混凝土前清除孔底沉渣: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小于100 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小于300 mm。
  3.冲击钻成孔
  (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2)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
  (3)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及泥浆流失等事故。
  (4)冲孔中遇到斜孔、梅花孔、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5)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
  (6)稳定性差的孔壁应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排渣。
  4.旋挖成孔
  (2)成孔前和每次提出钻斗时,应检查连接销子及钢丝绳的状况,并应清除钻斗上的渣土。
  (3)泥浆制备的能力应大于钻孔时的泥浆需求量,每台套钻机的泥浆储备量不少于单桩体积。
  (4)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并根据钻进速度同步补充泥浆,保持所需的泥浆面高度不变。
  (5)孔底沉渣厚度控制指标符合要求。
  (五)干作业成孔
  1.长螺旋钻孔
  (1)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开孔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进过程中,不宜反转或提升钻杆。
  (2)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响时,立即停钻,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3)终孔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20s,再缓慢提升钻杆,并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
  (4)混凝土压灌结束后,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凝土。
  2.钻孔扩底
  (3)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应随灌注随振动,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1.5m。
  (六)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施工要点
  1.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防止变形。
  2.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加固措施固定钢筋笼的位置。
  3.桩径应比导管连接处的外径大lOOmm以上。
  4.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40mm。
  5.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6.桩顶混凝土浇筑应高出设计标高0.5~l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7.浇筑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低于O℃时,采取保温措施。高于30℃时,对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9.场地为浅水时宜采用筑岛法施工,岛的高度应高出最高施工水位0.5~1.0m。
  10.场地为深水或淤泥层较厚时,可采用固定式平台或浮式平台。
  (七)水下混凝土灌注
  2.混凝土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
  3.导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直径宜为20~30cm,节长宜为2m。
  (2)导管不得漏水,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lOcm。
  (4)导管采用法兰盘接头宜加锥形活套;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时必须有防止松脱装置。
  4.使用的隔水球应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应保证顺利排出。
  5.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导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1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
  6.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linhonggang
    linhonggang 沙发
    顶一个,好啊
    2014-06-24 16:57: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ianghu168
    jianghu168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需要这样的好人
    2014-06-24 16:56: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注册建造师

返回版块

15.55 万条内容 · 74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最新整理201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汇总(11)

最新整理2014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考点汇总(11) 1K412015熟悉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   一、后张预应力材料   常用后张预应力材料主要有预应力筋和管道。   (一)后张预应力筋   2.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   4.预应力筋进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每盘钢丝试验结果有一项不合格则该盘钢丝报废,并对这批钢丝双倍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丝为不合格。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