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没有美术感的人学建筑设计行吗?混饭吃还是成为牛人?

没有美术感的人学建筑设计行吗?混饭吃还是成为牛人?

发布于:2014-05-08 13:15:08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对于低层次的设计人员来说,设计即规范,能做到按国家规范设计就可以了。在不同条件下,建筑的层高、朝向、出入口、走道、楼梯、阳台、门窗、采光、通风、防火、车位、容量、密度等等都有相关的规范指引,能做好这些就可以驰骋职称。

但成为大师,又该如何?

第一阶段——综合性地了解建筑与建筑学


主观地让自己贴近你天天都在视而不见和经常都在使用的各种房子。要知道,他们就是建筑,没那么神秘。看到他们要比以前多想想,他是不是让你觉得舒服,为什么?他的室内空间是否让你觉得用起来别扭,为什么?因为你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建筑了,对吧。这种先入为主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这个阶段需要你变得非常包容,需要你了解什么呢?了解这个学科,这个行业,了解建筑的意义,了解建筑史,了解人,社会,生活,自然和万物,观察和质疑各种建筑。


这一阶段的东西很虚很大,需要你什么都看看,同时需要思考。书籍,大脑与眼睛,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工具。你需要阅读。人文类的书籍是这阶段最好的。需要多阅读介绍建筑学的、非常初级的书籍,比如建筑初步、世界名建筑100(200,300,500。。。)古建筑20讲等等之类,这类书籍完全是为了让你大概地、先入为主了解建筑。你会有很多的疑问,正如一个空有激情但仿佛白纸的建筑系大一新生。但你的目的不一样了,你的思考和疑问往往都会相对集中地围绕建筑而展开。总有人问我,什么是建筑学?关于建筑、人、建筑与人的思考和疑问,形成一定体系之后,就是建筑学。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没错,建筑学本就不复杂。当然了,倘若你不是天才,那么你一定会困惑,会纠缠,会在自己知识提升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兴奋、喜悦,同时你会矛盾重重,因为你还暂时不知道,为什么建筑的初衷那么单一,而如今会有如此多的令人不解、令人费解甚至令人无法理解、令人惊叹的建筑?这是因为,有人。在人还是人猿、很简单的时候,建筑是简单的。人丰富了复杂了,建筑自然就五光十色了。



不会有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不会思考与热爱,也不会有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不会以种种方式坚持自我。我始终相信,情怀,对于建筑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对其他学科也一样。什么是情怀?我是70后,是背着老师家长在破烂录像厅里,纠集小伙伴们傻傻滴看着港片武侠片长大的一代。长熟后,我深以为,对于江湖和武侠,金庸古龙有情怀,徐克也很有情怀。他们创造的人们,都敢爱敢恨,恩怨分明。有人说,情怀,就是你一直坚持某种情感,而不管这个世界变得如何。我深以为然。而拥有这一点,可能并不会使得你在初学时就判若两人,但却将会在很多年以后熠熠生辉,让你在混沌的世界中有自己的见解。也许有一天,这内心深处的东西将令你自己都无比惊讶,如果你实在不想沦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空想者、或是一个必须为了钱,任意时刻任意场合都可舍弃建筑情怀的建筑师。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作为未来的建筑师,为了生活你可以忍,为了小康甚至可能的富裕,你仍然可以忍,但并不是没有条件。如果是那样,宁可去做一位同样可以受人尊敬的商人。


上述第一阶段并不需要单独存在,完全可以与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并驾齐驱。


第二阶段——了解建筑设计本身


在把自己慢慢送上一条不那么市侩而是相对比较饱满、充实、心怀善意的路,之后,或者是同时,你需要了解建筑设计本身。因为你要学的不是建筑,而是建筑设计。这时候,你需要逐渐去搞明白,建筑设计不是文,也不是理,不是写文章抒发情感,也不是做算术式,更不是像行为艺术那般一定要惊世骇俗。当然,他有可能会包括这些东西,甚至包括分析、逻辑和诗意,还可能会加上你逐渐形成的属于你自己的情怀。这个阶段,建筑的实际作用、建筑制图、建筑设计的画法、建筑设计的基本表达模式,就需要你实实在在地买些建筑学科的书籍来看。你想你总得知道什么是总图、平立剖和透视图、效果图吧?一个房子,他要被人画出来,才能让人知道这是一个房子的设计,才能在不久以后变为现实,就像你想亲自做一个茶杯,但是你又不想按照你所见的所有茶杯那样去做,那你就需要先在纸上或是电脑上,把你所设想的这个茶杯勾画出来,表达出来,这很简单,对吧。至于怎么画,画什么,画到啥样就好,画到啥样算很好,这就需要潜心学习,多看,还要练。本科教育里这一块你不用操心,课程安排会让你痛不欲生。但你是在自学,那么,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某个空间三维形象的逐步建立和如何在纸上表达它完善它,是这个时期的关键。


如果你是一个天才,在你了解了什么是三视图透视图的基本前提下,你看到室外的任何一个房子都能迅速精准地在脑海里想象出他的所有建筑图,或者你昨晚设想了一个房子的大致模样而一早起来你就可以毫无犹豫地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将它看了个遍,恭喜你,你很可能是下一届的建筑奖获得者。


如果并非如此——大多数学习建筑的人一开始也并非如此,那么,多看,多想,多练习是最好的途径。你必须逐渐学会,如何用三视图的方式解析和表达一个立体的形象,反之亦然。由简至繁。这件事,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更深的层面,都不得不做,因为这是建筑师一生的必备武器。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它。初学建筑的人中,绝大多数需要学习,而几乎生来便精于此道,根本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完成这一过程的人,我的同学中有,但极少。我并不奢望你是,你也不需要。


上述两个阶段往往是交织的,没必要分开,也不太可能分开,否则你学习的就不是建筑设计。相信我,上述两个阶段已经足够花去你的时间了,而且一直会贯穿你整个学习的始终,其实这样的学习只有开始,不会有终。任何一个建筑师,只要不改行,都会一生与其交织。这是可喜的,或者是可悲的。看你如何去把持自我了。


同样的,这个阶段也不需要也没必要与上述两个阶段截然分开。它们很多时候都是交融互通的。我把他们分列出来,只是为了大家看得更明白一些罢了。


第三阶段——建筑实践


1、认知感知。前面提到过,这就是看房子,观察房子,揣摩甚至揣测房子。只要不是像以前那样视而不见,你去帮自己的朋友闺蜜看新买的房子也算,因为你可以观察这个小区的绿化是否令人惬意,人和车的道路设计是否便利,建筑质感是否让你觉着舒服,建筑的形象是否有点怪异,房子的室内空间(就是不同作用的房间)是否让你觉得居住在这里会很方便省心,楼前的游泳池是否让你有立马脱掉衣服按下去泡一泡的冲动,所有你眼见的这些,就是设计。


建筑不是静物,不是雕塑,如果没有人类的居住或使用,他就不能叫建筑。你所在的办公楼你很熟悉,但你观察过他吗,你觉得他怎么样?为什么?如果理解到这一点,建筑的好与坏,都可以由最最普通的、非专业的使用者乃至大众来评定。当然,某些时候大众的说法会不足以采信,比如他们很少能进去、甚至无权进入的某几类房子,以及对建筑审美的世俗化。但是,除开上述两种可能,我从业的经验告诉我,大众对一个房子的第一眼的印象,至少在外型上,在很多时候,是话糙理不糙的,是极有道理的,大多数时候,他们对房子的总体评价简直精确无比。这需要马上要成为建筑师的你去思考,而不是蔑视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仿佛与生俱来,如果100个人中有至少70人对你所设计的房子第一印象不爽,那么在这种时候,你更多的是需要发现自己设计的问题,而不是固执地认为大众的美学观有待提高。大众当然不会设计,但他们有眼睛,他们对你设计的房子并不像你那么感兴趣,但他们可以评论,而且往往一针见血。他们只是没有你分析美学、创造建筑空间的能力。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当做他们中的一份子,同时用上你逐渐专业的脑袋和能力,去做一个能让你觉得好,大家也觉得还不错的房子。


让我们说回正题,随时随地地观察感受建筑,这样的实践不仅使你心怀人本情怀,也会令你放低自己所设想的高度,平和地看待建筑,也不会让你在若干年后变得藐视大众。任何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都首先是生活家和包容者,他可能会为自己是建筑师而自豪,但不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一定不要以为,学了点建筑就在某些方面超于常人,建筑师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很苦逼的,劳动人民嘛,不是吗。我相信,你会觉得这样的实践简直无处不在,你在上下班路上、走亲访友的同时,就可以完成很多,没错,的确如此。


但这还远远不够。正如我提到的,你现在是一个建筑人了对吧,你在学习建筑设计了,这将很不一样。所以,在一定的时候,你需要背着包出门去,不要没事总宅在自己的居住空间里。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你要去看看那些你还没真正见到过的、外区的、外省的、外地的甚至外国的房子,你不能总把自己局促在一个范围里,这样是没办法学习建筑的,如果你确实不是天才的话。也就是说,你必须游历。


所谓游历,说通俗点就是出去游山玩水,只不过,需要带着你的大脑和眼睛。不要单纯滴认为露营就算游历,在城市里游荡、在一条小街上泡吧也算,因为你还是可以观察思考你所在的空间组成和空间氛围,对吗。你还需要多看看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民族的人民所修建的房子,古时的,近代的,现代的,语言跟你不太通的人修的房子。你会惊讶地发现,尽管全球化日益席卷,但人们依然在不同的土地上修出总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房子。如果你恰好是一个经常出门或者经常出差的人,那是不可多得的机会。如果你不是,那么你需要利用你自己的不多的假期做做这件事,这件事做得越多,你的心胸会越开阔,见识会越广,同时,你的建筑审美与素养也会随之提升,更别说情调了。那些很难做出好房子的建筑师,包括我,都是走得地方实在太少了。正如我们提到的,既然不是天才,那就得勤快点儿了,不是吗。努力让自己贴近各地、各时期、各种类型的建筑,别只是远远的观看她。你需要走进去,哪怕是花一点门票钱,走进去,哪怕是保安要盘问你,走进一家你认为很帅的很美的餐馆,哪怕是什么都不吃,你告诉服务员你等个人总是可以,你也得试图感受她,如果你确实对她有兴趣的话。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喜爱建筑的心,那么这一切对你来说,根本没有我喋喋不休的诉说的这样复杂,因为你在很多时刻都可以做,而且,加上你前两个阶段获取的常识、知识、素养、理论与本领,这个过程简直就是令人惬意的。你会发现名人的话是对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


欢迎各位未来大师留下笔墨一起探讨。

  • yahoovladier
    yahoovladier 沙发
    这碗饭不好吃啊。
    2015-04-07 12:54: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澳大利亚墨尔本会展中心建筑

项目名称:墨尔本会展中心;项目地点:澳大利亚;竣工时间:2010年;墨尔本会展中心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场馆,由墨尔本展览中心和墨尔本会议中心组成。墨尔本会议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获得“六星级绿星”环保评级的场馆。馆内有 52 间大小各异的会议室、一座豪华大型宴会厅、一座3万平方米的无柱式展厅、一个设有 466 个座位的礼堂,及一座可容纳5500 人的大型会议厅。会展中心的外观可以看成是一个简化的折纸盒,向不同方向折叠的褶皱充满变幻莫测的魅力,混凝土预制外墙和高达 18 米的玻璃幕墙组成蔚为壮观的外立面。透过玻璃幕墙,亚拉河秀丽的风景一览无余。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