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其实我也很萌的】结构案例赏析:备受争议的苏州东方之门结构设计

【其实我也很萌的】结构案例赏析:备受争议的苏州东方之门结构设计

发布于:2014-05-08 10:47:08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青椒土豆丝 于 2014-5-8 10:52 编辑


刚在土木在线网上搜了一下关键词,发现这个帖子,是关于东方之门施工的,有兴趣可以看下


苏州“东方之门”见雏形,揭秘“秋裤楼”是怎样炼成的!





项目概况
总高度:301.8米
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
主体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
建筑外观:双塔连体门式

传言开发商资金紧绷而停工

1.jpg



基础及地下部分
1. 地下5层,整个基坑深度超过20m,在南北塔楼的地下室中间有地铁车站通过,地铁车站与本项目地下室结构分开。

2. 塔楼桩基础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的钻孔灌注桩,基础采用大底板+均匀布置的群桩方式,桩距约3.0m



上部结构受力体系
1. 塔楼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合结构柱、钢柱和钢梁的混合结构受力体系,结合建筑避难层,沿高度方向设置了4个结构加强层,加强层处的混凝土核心筒4个角部与外围框架之间通过8伸臂桁架相连,伸臂桁架贯通核心筒墙体。加强层的带状桁架沿外围框架柱设置。如下图所示:

1.png
第3结构加强层平面

2. 塔楼下部区域的外围框架柱采用钢骨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第3加强层以上区域采用钢柱。拱形内侧框架柱采用了柱子多次斜向分叉的形式,斜向柱直伸到顶部连体部分的第4加强层,如图所示
2.png
结构立面示意图



连接体部分设计
1.东方之门”两塔楼在约230m高度处连成一体,连体以上共有9层,总高约52m。整体计算结果表明:第1阶振型以两塔楼沿Y向同向平动振型为主;第2阶振型出现扭转分量,为两塔楼的Y向反向平动;第3阶振型是沿X向的平动振型。
因此连接体的设计不仅考虑其对单栋塔楼的协调、约束作用,还要考虑连接体本身由于双塔变形不协调而产生的扭转作用。

2. 连接体部分的结构布置采用沿第4加强层处X向设置5空间桁架,外围4边桁架与该层带状桁架相连,由于连体以上的柱网布置与下部柱网不一致,沿X向的5桁架同时作为转换桁架用于承托连体以上结构重量(下图中桁架1);在Y向沿上层柱轴线位置处设置连接桁架(桁架2)。
3. 连接体部分第4加强层以上的框架在Y向设置柱间支撑形成竖向桁架,增强连体结构中间部位的横向刚度(
连体结构剖面示意 中桁架3连体结构的第4加强层及相邻层、结构顶层楼板加厚,并在其平面内设置水平斜支撑以增强楼板水平刚度,提高连体结构抗扭能力( 连体结构剖面示意
4.png
第4加强层平面斜支撑
5.png
连体结构剖面示意



顾虑:考虑沉降对连接体的影响
工程南、北塔楼核心筒中心距约100m,两塔楼内边柱距离约60m,两塔楼的沉降差对在230m高空相连的连接体桁架将产生较大的影响,部分构件的内力随着沉降差的增大而增大,尤其是连体桁架的上弦杆。
因此控制建筑物绝对沉降和两栋塔楼的沉降差(包括基础的沉降和结构竖向压缩变形)是本工程的关键点,不同沉降差的桁架构件应力比柱状图,如下图:
6.png

不同沉降差桁架构件应力比柱状图


设计采用桩底后注浆工艺的灌注桩,桩直径1000mm,桩长约72m。由试桩结果可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可提高至12000kN。计算最大沉降值小于100mm,南、北塔楼核心筒计算沉降差小于5mm。



借此,非常感谢组长 @判卷组组长 的用心,把我之前关于结构案列赏析的帖子做了一个集合,这个连我自己都木有想到滴,为了方便大家系统查看,我把这个链接放进来了,有需要就查看吧:

【青椒土豆丝系列】复杂建筑结构案例合集(不看会后悔)





1.jpg


1.png


2.png


4.png


5.png


6.png

全部回复(16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xiaoxiaoxiongd
    路过,顶一下
    2015-01-09 18:46: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xish1314
    xish1314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14-12-30 09:03: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 万条内容 · 215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突出屋面部分怎么折算成重力荷载

就是 突出的楼梯间 他的重力荷载怎么计算,或者折算,,,谢谢 回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