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热点追踪】之兰州水污染引制度拷问确认污染后怎么还让喝

【热点追踪】之兰州水污染引制度拷问确认污染后怎么还让喝

发布于:2014-04-21 14:13:21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兰州水污染事件,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的城市用水安全。

18013826446636708952.jpg

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超标。检测显示,4月10日17时,兰州威立雅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此后曾升高至约200微克/升,最高时超出国家标准20倍。国家规定,饮用水苯含量不超过10微克/升。

4月11日12时许,这则很短的消息经新华社发出,迅即传遍了兰州的大街小巷,坊间一片哗然,这座黄河之滨的城市发生了一场不小的抢水风波。

环保部明确指出此次事发与兰州市对自来水监管不力有关,兰州市也承认“监管不够到位”。 尽管兰州自来水污染事发一周已过,但“市民至少饮用8天含苯自来水”引发的制度拷问,远远没有停止。




4月11日5时接到水污染报告,11时不再供水,16时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期间经历的11个半小时,让兰州市政府一度被部分媒体批评应急措施启动缓慢。4月2日,威立雅公司对出厂水质进行了取样。8天之后,4月10日17时,威立雅公司在出厂水样本中检测出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发现异常后,该公司连续3次对水质进行了检测。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测的速度比8天的时间快了许多。据兰州方面披露的数据,每次检测仅间隔2个多小时。4月11日凌晨5时,威立雅公司在进行了4次检验后,最终确认4号自流沟第二水厂入水口、第二水厂出水口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随后,公司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兰州市政府。6小时后的4月11日11时,自来水厂终于开启控制阀,4号自流沟不再供水。这意味着,在最早检测出水样含苯之后18个小时,兰州市市民还在饮用苯超标水。而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这种水饮用已持续8天。如此应急处理受到舆论批评。


对此,新华社报道援引兰州威立雅一名部门负责人的话称,自来水中的苯从检测出来到最终确认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在发现苯超标后第一时间就向城建、环保等部门作了汇报,但不能刚一发现超标就向社会宣布,因为还要进行复核确认。“水厂的检测结果应该一天一公布。取水口发生污染或水质出问题,在出水管之前就要公布并启动应急措施。国家监督饮用水安全,哪一块出现问题就要及时公布和预警。”北京师范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教授李春晖认为,水厂肯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对此评价称,水污染的事件危害社会,须马上公布、采取紧急措施。事实上,在甘肃省、兰州市此前的多份文件中,都已明确“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在一小时内上报”。

这一规定在2005年8月出台的《甘肃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有所体现。2006年6月,《兰州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颁布,规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其中,初报从发现事故后起一小时内上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

根据官方公布的时间表,4月11日8时,兰州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公司主持会议,省市环保、卫生、建设、工信和供水企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研究部署应对工作。应急预案在这次会议上启动。会议提出,成立市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和六个专项工作组,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苯源排查组、事件调查组、供应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立即启动工作。 预案明确,要加大水质检测力度,由环保、卫生、疾控部门对受污染的北线自流沟分断面进行检测,尽快找出污染源;增加自来水厂出厂水苯含量检测频次,每两小时向市民公布一次检测结果。

4月13日上午,兰州市政府发布通告称,甘肃省环境检测站、甘肃省疾控中心4月13日7时至14日5时以来的检测数据结果显示,西固区自来水苯指标范围在8.47微克/升至0微克/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至此,在环保、卫生等部门的集中检测下,兰州自来水水质恢复的信息发布,深受水污染之痛的兰州市民的恐慌情绪有所舒缓。


除了前述提及的第三方监测体系、完善信息通报的预案,一些学者还公开表示,另一条监督供水安全之路,是监管那些位于水源周边的可能带来污染的企业。此次事件中,多次有声音称应重新考虑兰州石化搬出水源地的问题。
其实,在水污染应对上,我国并不缺少成文规定,如《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关于行政部门对供水安全的监督,这些规定亦有所涉及。
火照宏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除了水厂水质的检测,卫生监督部门还对兰州市二次供水进行了全面监督。他介绍说,兰州从东到西基本都是二次供水,自来水到居民区后,经过小区水箱加压,再往高层供水,卫生监督人员对二次供水站进行重点检测,对其资质、水质等进行检测。“我们的监督员上天入地。”火照宏说,二次供水蓄水池在楼顶和地下均有分布,卫生监督员对此都要摸底排查,定期进行水质和材质等方面的检测。为此,对所有蓄水池还分了a、b、c三级,进行分级检测。
如今,时隔一周,这起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水污染事件还在处理中。兰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通报称,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省市环境检测机构和疾控中心,每两小时对水厂和城市四区自来水水质抽样检测一次,截至4月15日下午已累计检测公布了44批次190个水样。

让兰州市民稍微放心的可能是,在受污染管线铺设工程未完成之前,对出厂自来水苯物质含量将每天检测一次,并每月向市民公开通报。这一检测由威立雅公司和兰州市环保、疾控中心共同负责。不过,如何从水安全的制度上破局,兰州以及全国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期热点追踪完
——————————————————————————————————————————————————————

前期回顾:
【热点追踪一】之兰州自来水苯污染系有机污染物监测失位http://bbs.co188.com/thread-8872524-1-1.html
【热点追踪一】之多少生命之水被“污染炸弹”威胁http://bbs.co188.com/thread-8873457-1-1.html

【热点追踪一】之兰州自来水污染,当拿谁问责? http://bbs.co188.com/thread-8874011-1-1.html



18013826446636708952.jpg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韩毅均
    韩毅均 沙发
    这种现象中国常常会有的呀!!!
    2014-11-08 15:45: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糖不苦
    糖不苦 板凳
    学习学习!!
    2014-11-08 15:43: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1.96 万条内容 · 13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控制摇蚊幼虫的方法

在一个污水处理工程中由于污水中营养物质丰富,给控制摇蚊幼虫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而且具备温度及光照条件,使摇蚊幼虫大量生长繁殖。这会造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填料及管道阻塞,影响污水处理效果,所以我们必须有控制摇蚊幼虫繁殖的方法。 1.物理法控制摇蚊幼虫物理法主要包括微滤法、光诱捕法、紫外光杀灭法、超声波法、喷雾法等。喷雾法的原理是在水处理构筑物上架设喷雾装置,防止摇蚊成虫在池壁上产卵,还能使刚羽化出来的成虫被打湿而不能起飞进而交配。光诱捕法的原理是:是利用摇蚊的趋光性,在夜间利用光对摇蚊进行诱集,再通过风力吸蚊[或高压电电击捕杀的方法。紫外光法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对生物体普遍具有杀伤性的原理,控制摇蚊幼虫的方法。超声波法的原理是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对生物体进行杀伤的方法。物理法是一种比较常用于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方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