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退耕还林:八年之后会否前功尽弃?

退耕还林:八年之后会否前功尽弃?

发布于:2007-09-25 09:58:25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财经》网络版 [2007-09-24]

【背景】日前,新华社全文公布《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调整退耕还林规划”,“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
  这宣告了历时八年、耗资2000多亿元的退耕还林项目停步,转入“巩固造林成果”阶段,为此,中央财政将新增投入2000多亿元。有观察人士看来,“暂停”不过是委婉的说法,事实上退耕还林计划已经全面告停。
中国自1999年试点退耕还林,2003年达到5050万亩峰值,2004年退耕指标紧缩至1000万亩,2005年实际已降至700余万亩。 1998年中国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后,西北、西南地区的生态脆弱问题凸显。加之正值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年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谷贱伤农”现象严重。决策者认为,通过退耕还林,把一定坡度的耕地变为林地,恢复植被,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此外,还可把过剩的国有粮食补给种树农民,减少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可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决策者的设想,概括为16字方针:“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在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试点,2000年推向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13个省174个县。很快全国退耕面积就超过计划。
  由于退耕还林的财政补助期限较长,各地退耕造林大幅超过计划,也增加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注意。
  2003年10月以来,粮价逐渐上扬,引发决策者对粮食短缺的担心。退耕的节奏太快与粮食涨价相互作用,使得2004年国务院决定对退耕还林实行结构性调整,重点是压缩退耕地造林规模,由过去的数千万亩降至1000万亩。2005年该指标只有数百万亩,2006年更降至400万亩。2007年“暂停”退耕还林,其实是这些年来缩减势头的延续。
《通知》在解释如此调整的原因时,明确宣称是“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
每一轮对农民的补贴最长期限为八年。今年,第一轮补贴已到期。有迹象表明,未来八年的补贴应该不必担心。但是,由于中央政府不再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这一政策转向令不少农民和专家担忧:八年之后,补贴政策会有什么变动呢?又如何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机制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一耗资巨大的工程的可持续性。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毅研究员提出,作为迄今为止我国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标志性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使退耕户直接获得补贴,对于贫困地区的退耕农户减轻贫困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工程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补偿标准偏高、退耕规模扩大化、替代生计问题尚未解决、农民参与程度低、生态效果有待检验、工程的可持续性不高等。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新一轮的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有可能付出更大的经济社会代价。
  王毅指出,由于补助标准偏高和缺少完善的规划指导,退耕还林工程在2002年到2004年经历了扩大化的过程。在1999-2005年期间,工程扩大化导致25度以上陡坡地的优先退耕目标没有实现,而且不适当地将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化耕地纳入工程,甚至部分农田也被退耕。因此,2005年开始,退耕还林工程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根据新的退耕还林政策,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退耕地规模将不会超过2000万亩,并主要针对25度以上坡耕地。
  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减少了部分耕地面积或变更了土地用途,但王毅认为,这并不会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国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粮食安全问题,在国家层面,可以通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贸易来保证粮食安全。针对退耕户,关键是要保证其口粮安全特别是贫困退耕户的粮食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关注退耕还林与基本口粮田建设的结合。
  暂停扩大规模还带来了对补贴政策如何延续并改进的担忧。在王毅看来,目前对于这个工程本身最大的疑问即在于,假如再进行一轮补助的话,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八年以后是否能够保持工程成果的可持续性?
  王毅提出,值得肯定的是,新的退耕还林政策还包括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专项资金和制定专项规划。为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中央财政将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主要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同时与原有的国家各项扶持资金统筹使用,从而起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作用。因此,如何落实这项政策就成为工程能否可持续的关键,这不仅需要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还给广大退耕户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渠道和机会。同时,专项资金还更应该关注劳动力培训、信息共享和替代产业建设等综合措施,以进一步解决退耕户今后的出路和发展问题。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光荣荆棘路
    地方与中央财政博弈
      除了粮食安全的考虑,退耕还林“底数不清、绩效难评”亦是此次暂停的导火索。
      受制于中国特有的财政体制,只要是中央财政出钱的项目,基层政府的积极性一般都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县乡财政大多是“吃饭财政”,有的地方人员工资都难以保障。只要中央承诺给钱,哪怕是需要配套资金,地方政府也很积极。
      至于中央补助的建设项目绩效如何考核,则是一个很难考察的问题。退耕还林就是个典型例证。
      退耕还林是主要由中央财政补贴的项目,中央财政的投入约占80%以上。由于生态建设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受益者是全国公民,由中央财政承担资金理所应当。
      但是,由于县乡财政拮据,为了争取中央退耕还林资金,各地纷纷扩大退耕还林试点规模。通过多报退耕规模,争取中央补助资金。尽管中央的资金明确是补给农民,但是只要经过地方财政,就有漏洞可钻。这使得2002年、2003年、2004年退耕还林规模急剧扩大。
      从国家林业局的统计看,1999年至2001年,退耕地还林面积每年不足600万亩;到了全面推开的2002年,退耕地造林计划面积猛增至3970万亩;2003年则升至4050万亩;2004年虽然中央计划安排1000万亩,但事后的调查发现,该年仅经核实的超计划退耕地造林面积就高达949万亩。
      由于退耕地数量大幅度增加,管理成本急剧增加,同时由于种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谓“三分种,七分养”,树木管护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但基层政府和林业部门的管理能力不可能短时间提升,这就给退耕还林的绩效和可持续造成威胁,也引发了有关部门的质疑。
      其实,从公开的资料看,退耕还林的绩效和底数迄今并不清晰。以年度退耕还林数据而言,国土资源部的历年公报和国家林业局的统计相差很大,而国家林业局的数据与国家每年下达的退耕还林指标也有差异。以2002年为例,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是2138万亩,国家林业局的统计是3375万亩,而国家下达的计划是 3970万亩。
      由于部门之间数据差别太大,不仅中央财政补贴缺乏准确依据,而且很难对退耕还林的绩效进行全面评估。总理温家宝2006年6月1日曾批示,要对全国退耕还林的情况“真正摸清底数、理清问题”,并称这是完善政策和形成决策的“基础环节”。

    进退两难之间
      目前,综合各方面的统计,被认可的退耕地造林数据高达1.39亿亩。这距离上述《退耕还林中期评估报告》测算的1.48亿亩的退耕目标只差900万亩。据此,决策者并不认为“暂停”会根本动摇生态退耕的成果。
      另一个方向的问题是,已经退耕的农民达1亿多人,大多居住在西部地区,退耕后基本上依靠中央财政的补助生活。有的地方退耕补助已经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退耕还林的补助期一般为经济林五年、生态林八年。近年来,一些地方补助期已满,如果停止中央的补助,这些农民的生计依然难以保障。这就使得中央政府不可能按计划停止原有的补助。
      继续增加退耕地造林面积不可行,按照原计划停止中央各项补助也很难。结果只能选择现有方案:暂停新的退耕计划,立足于巩固现有1.39亿亩退耕造林的成果。这可能是此次《通知》的基本逻辑。
      在生态专家看来,此次《通知》更多地是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而作出的权宜性决定。更有一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期,各地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很猛,现有土地制度很难约束地方政府的占地冲动。既然建设占用耕地不能大幅压缩,只能从退耕还林上想办法。
      有生态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赞同这样的“舍本逐末”之举。他们认为,中国实行退耕还林的,大多是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以及严重沙化和石漠化的耕地。用这些耕地生产粮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属于“生态透支”;退耕还林正是要把“生态透支”的这部分耕地退出来,恢复被农业生产破坏的自然生态。
      据一些学者估计,中国目前至少还要有3000万亩耕地需要继续“退耕还林”。这些耕地多分布于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广西等省份。这些地方山大沟深,只能种树,并不适宜种粮食,因此“退耕还林不能退”。
      专家表示,暂停“退耕还林”计划固然可在短期内奏效,使得2010年前中国耕地保持在18亿亩以上,但考虑到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考虑到西南生态脆弱地区一些农民还在开垦林地生产粮食,维持生计,暂停“退耕还林”可能引发毁林造田,因此并非“治本之策”。
      
    2007-09-25 10:40: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光荣荆棘路

    “退耕还林”进退失据

     退耕还林八年来的两次重大政策调整,背景都是粮食等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保粮食还是保生态?这是一个两难问题

      来自重庆市垫江县的造林大户易科,9月11日兴冲冲走进重庆市林业局造林处的办公室,几十分钟后失望而出。
      易科从2004年起承租了家乡2000多亩荒山坡地植树造林,其中有800亩享受每年每亩245元的退耕还林补助。他此行本来希望能再争取一些退耕还林指标。可是接待他的重庆市林业局造林处处长杨明兴告诉他:“中央已暂停新增退耕还林计划,至少2007年不可能给你增加指标了。”
      杨明兴所说的“暂停退耕还林计划”,是指9月10日新华社全文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的核心内容。该《通知》要求“调整退耕还林规划”,“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
      这宣告了历时八年、耗资2000多亿元的“退耕还林项目”停步,转入“巩固造林成果”阶段,为此中央财政将新增投入2000多亿元。
      《通知》在解释如此调整的原因时,明确宣称是“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
      在外界看来,“暂停退耕还林”来势突兀,但对实施该项目的林业系统而言,这不过是近四年来退耕还林规模收缩的必然归宿。
      中国自1999年试点退耕还林,2003年达到5050万亩“耕地还林”峰值,2004年退耕指标紧缩至1000万亩,2005年实际已降至700余万亩。在知情者看来,“暂停”不过是委婉的说法,事实上退耕还林计划已经全面告停。

    初衷与结果
      “退耕还林”源于前任总理朱镕基任上的决策。1998年中国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后,西北、西南地区的生态脆弱问题凸显。加之正值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年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谷贱伤农”现象严重。
      决策者认为,通过“退耕还林”,把一定坡度的耕地变为林地,恢复植被,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此外,还可把过剩的国有粮食补给种树农民,减少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可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政府最初的退耕还林目标并不明确,只是规定,“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25度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石质山地、山脉顶脊等地区,要全部退耕。”
      时任总理朱镕基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视为“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教育一起,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四大内容。
      当时决策者的设想,概括为16字方针:“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朱镕基曾在1999年指出:“要下决心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力争五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成效。”中央的政策是,退耕一亩给农户补助300斤或200斤粮食,补助现金20元,补助种苗费50元。补助期限为经济林五年、生态林八年。
      由于当时农业税费负担沉重,粮食价格低迷,农民退耕积极性很高。加上这一政策主要由中央财政出钱,多退耕就可多拿补贴,县乡政府也积极性高涨。
      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在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试点,2000年推向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13个省174个县。很快全国退耕面积就超过计划。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0年全国退耕还林面积为573万亩,到全面推开的2002年,全年高达3375万亩,2003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5050万亩。
      2003年3月,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对退耕还林推进太快的问题有所察觉,并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退耕还林项目中期综合评估”。该评估认为,与国家林业局2.2亿亩的估计不同,中国需退耕造林的耕地约为1.48亿亩,已完成退耕1.08亿亩。
      评估调查组发现,虽然造林保存情况较好,但经济林种植比例偏高,造林初植成活率低,农民普遍要补种二到三次,多的达五至六次,造林成本高,种苗费普遍不足。相当多的地方还发生了基层干部侵占、挪用农民退耕补贴的问题。
      尽管退耕还林推进太快、存在底数不清等问题,但退耕还林也确实改善了自然生态。据官方统计,八年来,通过大规模还林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区的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两个多百分点,其中内蒙古提高近4个百分点,陕西延安提高约25个百分点。
      不过,由于退耕还林的财政补助期限为五至八年,期限较长,各地退耕造林大幅超过计划,也增加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注意。
      正在这时,2003年10月粮价逐渐上扬,引发决策者对粮食短缺的担心。退耕的节奏太快与粮食涨价相互作用,使得2004年国务院决定对“退耕还林”实行结构性调整,重点是压缩“退耕地造林”规模,由过去的数千万亩降至1000万亩。2005年该指标只有数百万亩,2006年更降至400万亩。2007 年“暂停”退耕还林,其实是这些年来缩减势头的延续。

    权衡
      但是,尽管退耕还林有环境生态改善之效,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时刺激着决策者的神经。
      中国目前有13.1亿人口。在未来20年,中国人口仍将新增1.4亿,达到14.5亿的峰值后才会逐渐减少。中国耕地资源相当紧缺。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10%略多,中低产耕地的比例高达83.2%。其中,分布在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占66%。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耕地中,还有40%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这些总量不足、质量欠佳的耕地,能否养活未来14亿多中国人,历来颇有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中国每年粮食总消费量约为5000亿公斤,按每亩耕地平均生产粮食300公斤计,至少需要17亿亩耕地才能维持供求平衡;而中国目前18.27亿亩耕地中,真正产量稳定的基本农田只有16亿亩多一点。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至关重要。
      据国土资源部公报,截至2006年底,中国共有18.27亿亩耕地,而2006年全国耕地净减少460.2万亩。如果按照该速度,七年后中国耕地将少于18亿亩,“红线”将被突破。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农业技术发展会继续提高粮食单产。再者,在贸易全球化时代,中国不必保有95%的粮食自给率,不足的可以靠国际市场解决,粮食安全并不足虑。与其破坏生态种粮食,不如让这些耕地“退耕还林”。
      种种争论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保粮食”还是“保生态”?粮食是生计问题,生态则是长远问题。如果更多地看重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就会趋向于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如果更多地看重粮食供应问题,就必然要压缩生态退耕的规模,增加粮食生产。
      由此番“暂停退耕还林”看,决策者的关注点显然是后者。2006年,温家宝总理提出,在现代化完成前,中国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问题占了上风,“暂停退耕还林”自然不可避免。
      纵观退耕还林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一次是在2004年初,一次是在2007年8月,其背景都是粮食等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有专家认为,发生这种情况很难用巧合来解释。
    2007-09-25 10:39: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谁有黑龙江第二次遥感调查资料

如题,最好是报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