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PKPM \ 关于PKPM里的归并系数和配筋放大系数的认识

关于PKPM里的归并系数和配筋放大系数的认识

发布于:2014-01-13 10:28:13 来自:建筑结构/PKPM [复制转发]
本帖最后由 鲁烟半岛epc 于 2014-1-13 10:29 编辑

最近在整理上一个工程时,突然有心想对PKPM里的涉及到的归并系数及配筋放大系数进行
一个梳理,因为之前这种细枝末节我是不注意的,归并系数都取0.2,放大系数板1.0梁1.05柱子1.1,
于是我翻说明书、问论坛上加的不同地区的好友、问同事大姐、问总工……结果就是下面的表:
表1 PKPM说明书中默认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2
1.0
0~1.0猜测默认0.2
主筋放大系数
1.0
箍筋放大系数
1.0
0.2
下筋放大系数
未提及,猜测默认1.0
上筋放大系数
未提及,猜测默认1.0
——
板底放大系数
1.0
板顶放大系数
1.0
表2 烟台一设计院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0.1、0.2
——
0.2
主筋放大系数
1(角柱除外)
箍筋放大系数
1(角柱除外)
——
下筋放大系数
1
上筋放大系数
1
——
板底放大系数
1.0、1.1
板顶放大系数
1
表3 两位同事大姐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2/0.1
1.0/1.0
0.1/0.15
主筋放大系数
1.05/1.0
箍筋放大系数
1.05/1.0
0.05/0.2
下筋放大系数
1.05/1.0
上筋放大系数
1.05/1.0
——
板底放大系数
1.05/1.0
板顶放大系数
1.05/1.0
表4 武汉一设计院取值









构件
归并系数
放大系数
基础
0.2
按规范取
0.2
主筋放大系数
1.05
箍筋放大系数
1.0
0.2
下筋放大系数
1.05
上筋放大系数
1.0
——
板底放大系数
1.05
板顶放大系数
1.0


我想说的不是这4个表里的数据咋来的,我在论坛上搜索一些帖子时,发现也有一些新手在咨询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呢,和上面4个表给人的感觉一样——千差万别 。怎么办?当然首要的还是遵循本院工法。
我的认识:归并系数大家都知道PKPM是怎么使用的,其实不管你院的归并系数是一个区间还是一个数,你都要知道,归并系数的取值对设计的影响——
取小,分类多,施工不便,图面纷乱,但经济;取大了,分类少,施工简便,图面好看,但不经济。因此,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度的问题的把握,哲学告诉我们,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数,不要所有工程都按一个数去操作,虽然PKPM给的0.2适用于绝大部分工程,我也试了试,归并系数0.05~0.1~0.2时,基础、梁的种类变化不大,但柱的种类变化不小。因此,我觉得,我们新人对待归并系数,不要死板地要一个数,0.1还是0.2,你知道0.2就是了,实际作图时,完全可以0.1试一试0.2试一试,然后选一个构件种类不太多的就是了。统一按0.2也可以,我就是想说明一点:归并系数是活的,不是死的。
同样的情况适用于PKPM配筋放大系数,很多人说,只要荷载计算没问题,PKPM配筋不需要放大的。最多赶上比较重要的建筑,比如学校,或者构件,比如角柱,去放大个1.05或1.1的,这个还是那句话,很多问题不适合问论坛的,因为这些问题地区性差异太大,你相信了论坛上某人的观点,不一定就是本院的工法。一句话:该问总工的问总工,该问论坛的问论坛。设计80%是共通的,20%是差异的。
新手妄言,还请批评指导。



全部回复(6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枫雪先生
    枫雪先生 沙发

    感谢楼主,总结很到位,点赞

    2024-08-02 14:59: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hujb105
    zhujb105 板凳

    值得借鉴!

    感谢楼主的无私贡献!

    2021-01-04 11:11: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30.87 万条内容 · 53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请高手解答PKPM荷载组合的问题!

为什么下面计算书中柱的配筋取荷载组合9,配出的钢筋很小,组合8、组合10手算配筋都要超过软件计算自动计算的配筋?请高手解答! SATWE 构件信息 一、构件几何材料信息 1. 层号 IST = 1 2. 单元号 IELE= 4 3. 构件种类标志 (KELE): 柱 4. 上节点号 J1 = 2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