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传说明:最近一个老朋友发给我一篇原创性文章拜读,深切地感觉到一个老林人的那份对事业的执著与淡定,在浮躁风盛行的当今,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让人敬佩不已。这篇文章是他对长期所从事工作的思考,雅俗共赏,其价值不亚于我们所谓的学术论文。为了让更多人分享,特此转传。需要说明的是,未经其本人同意,但考虑到这篇文章即将刊出,也就相当于一睹为快吧。
快餐文化,是指以弘扬“快餐式生产”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为目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捷径手段,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和利益最大化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这是人类社会特定发展时期追求发展速度和利益的必然产物。快餐文化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社会留下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时代烙印,许多事情因为在开始之初没作深入的科学研究,在安全、环保、健康、生态和可持续等方面的利弊分析不充分,考虑不周到,等建成后才发现造成资源浪费及各种难以挽回的损失。现今,热热闹闹的快餐文化正充斥着各行各业,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维和习惯。快餐文化对园林建设也存在许多影响,本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一、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快餐文化让设计方和建设方都不能很好地深层次挖掘当地文化内涵,这就容易割裂历史,忽略当地文脉在园林建设中的弘扬与发展。许多设计者往往习惯依据于甲方意图、地形图、传统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构思设计,跑几趟现场,拍几张相片,拷一下设计区的基本概况资料就回家“造车”,立意、相地、问名、布局、理微、余韵的过程几乎是一气呵成,可谓设计“速成”,移花接木、复制粘贴成了常用的表现手法。这样的设计产品一旦被市场认可,势必成为百园同貌、千城同景的推手,意韵无穷的园林新作就难得一见。假大空、无生命力的园林小品就会无端植入,高耗能、难维护、寿命短的材料就会莫名应用,怪异的建造风格、错误的叠山理水方式、跳纬度引用植物,呆板而不可持续的园林表现手法,势必造成各建设元素间的无端堆砌,而缺少移步换景、妙趣横生的灵动。这种“产品”观念强“作品”意思弱的现象是当前园林规划领域突出的快餐文化表现,造成目前缺少用灵魂设计的灵魂作品。
二、工程施工
一件“产品”式的设计方案交到施工人员的手里,施工方的习惯思维是怎样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回报,而非建成最科学、最经济、最意蕴的园林作品,至于建设过程中对设计方案某些细节的可操作性就鲜去推敲,对设计方案中提到的必要素材也会从利润高低角度去度定,千方百计谋取更便捷的取材。我们提倡按设计方案照图施工,这本无可厚非,但设计方案的先天不足和施工单位的唯利是举的快餐心态,要建设一个堪称经典的园林作品是何等艰难。在施工过程中反季节施工、片面追求进度和工期,表面光洁而内在粗糙,无视自然科学规律,不尊重原地貌、不顾植物生长的客观需求和演替规律等现象都是快餐心态在作祟。追求大树进园、断头截秆、裸根小坑小土球薄土层高密度栽种,大草坪大色块而忽略自然生态的科学配置以及地面大量的硬质固化铺装、自然水系的任意阻塞填没等现象都是快餐文化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日常表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作品就难遇难求了,许多工程单位是停留在园林技术工的标准上,对以美学理念为主旨的园林艺术的追求就鲜有涉足。
三、长效养护
现实中设计、施工、养护往往都是各自为政的,即使施工和养护是同一单位,但一般不会是原班施工人员直接养护,而是另指派一拨人去开展养护。一件“产品”式的园林递到养护人员手里时,当初设计理念已逐层被弱化直至忽略,基本都是按照养护人员自行的经验和习惯去开展养护工作,而事实上设计方案也不会对养护提出翔实的规范要求。在养护过程中,肥水运筹、有害生物防治、整枝修剪以及死亡植物的更换,往往由养护单位具体提供方案并负责落实,这时,养护单位也不会回过头再研究设计方案了,于是几年养护下来,当初的设计理念也就逐渐变味,甚至彻底换了头面。“三分种,七分养”,植物养护主要是养土,落叶归根,土壤肥沃了、深厚了,植物生长也会越来越葱茏而富有韵味,从而达到增加园林观赏性的目的。在涉及水景的养护,往往也忽略植物的相互串杂、凋零物和淤积物的打捞清理、水体的富营养去除和健康循环等等。而事实上,水肥的运用、修剪的轻重、病虫的防治、植物群落的演替、水环境的涵养,到底有多少养护单位去以发展园林韵味为目的呢?这些也都根由于快餐文化。
去过西湖的人都会流连于西湖迤逦的风光,那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堪称经典。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那些如钻石般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璀璨的园林历史遗产,有哪一样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
盛世修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以来,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园林建设工作,城镇公园、社区游园、乡村花园以及各类主题公园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生态园等等形式多样的园林小筑正如火如荼,兴旺空前。被重视是好事,是社会各级对园林建设的热衷与热爱的强烈体现,也是人、财、物迅速向园林事业集中的一大机遇。快餐文化现象对园林建设危害之深、影响之坏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要在全民建园林的时代,怎样自觉摒弃快餐文化对建设工作的不良影响,建设内涵丰富、可堪流传的园林经典作品呢?我认为宜从两方面入手:
一、要充分认识快餐文化的实质,看清其对园林建设的危害性。
快餐文化的特质就是片面追求短平快的速成法,而忽略“营养”的科学搭配。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参与建园的各方舍不得花时间进行明旨与立意的推敲,不注重历史人文的挖掘,不注重选材取料的文化内涵,不注重因地制宜、借因造景,不注重各园林元素间的科学美学搭配,不注重精雕细琢和反复推敲,团队之间也会缺少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等等。设计匆匆,工程匆匆,养护草草,最后所建工程势必是没有个性特色、没有内涵意境,这样那样的问题会层出不穷,让人看了味同嚼蜡、扼腕叹息,达不到寓教于游、陶冶情操的园林建设初衷,更不用说作为作品予以传承,没几年就想翻了重建,真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这种现象在当今园林界逐趋普遍,一味追求快是当前构建优秀园林作品的一头拦路虎,业内人士对此需要有充分的认识与防范。
二、要不断加强《园林学》的学习和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对园林实质的理解。
孟兆祯院士在《圆衍》中提出,园林学是生物学、建筑学、工程学和美学构成的,是一门科学的艺术。这就要求园林从业人员需要充分掌握上述学科,并能求真务实、融会贯通。园林事业需要热爱这行的人,对每个建设环节舍得投入大量时间,静下心、沉到底去反复研究和不断实践,要通过对所筑园林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外部环境、内在特质、风土人情、历史渊源、建设目标、建成效果、材料选取、配置技巧、构图美学、时序意境、自然演替等内容都烂熟于心,掌握文火慢煮和细琢细磨的建园理念,发扬磨破嘴、跑断腿的敬业精神,自始至终贯彻设计意图,扎根施工现场,贯穿养护过程,这样才可以建成情景交融、内涵丰富、意韵隽永的优秀园林作品,这是“快餐人”难以超越的境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3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