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湿地九宫格——云南大理苍洱迎宾馆设计探寻

湿地九宫格——云南大理苍洱迎宾馆设计探寻

发布于:2013-12-25 11:02:2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作为建筑师,对地域建筑创作的把握更应自觉地从人道( 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工程意识) 出发,首先是关注社会积极氛围的社会之道;其次是体现社会氛围、人民情绪的集体之道;最后才是表达个人审美情趣的个人之道。我们应该融社会观、集体观、个人价值观于一体,更多担负起来自社会的“人道责任”,以文化、社会为魄,最终凝练出一种个性创作与民族共同审美高度契合、公众需要高度统一的建筑创作观。

1.jpg

大理苍洱迎宾馆 ——“湿地九宫格”设计探寻
地区建筑创作不仅仅局限于对建筑本身的探讨,更应把建筑放到所在环境中去,并在对其发端——地区文化有深刻认识之后,深挖其形式来源的内核。而空间、场所作为建筑中精神层面的部分,其所包纳的生活更能唤起人们对地区特色的记忆和灵魂的共鸣,让建筑实体的“有”回归到最真实的场景中,做有感而发的设计,创造出传承并蕴含有东方情调、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的建筑和场所精神。

2.jpg
鸟瞰图

大理苍洱迎宾馆位于大理洱海之滨,是大理市的新国宾接待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东面紧靠洱海,可以最近距离地感受洱海,西面背靠苍山,也使得苍山成为大景观环境的底景。苍山作为底景,洱海作为景观结尾,至刚至柔,别具风味。

3.jpg
水系分析图

4.jpg
总平面图

“湿地九宫格”的地区性构思
设计中,有着明确固有的“地区性”: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有山有水,刚柔相济,在山水自然的交融和拥抱中,这个群体不再独立于环境之外。苍山巍峨秀美,如建筑背景一般。我们把文化传统与生活细节整合起来,在每一个院宅里植入文化的“灵魂”、艺术的“美”、家的“随意”和高端交际的“尊贵”,然后变成提升高品质度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5.jpg
现代元素的融入

6.jpg
临水内院

7.jpg
传统民居局部

8.jpg
大理传统民居三叠水照壁

9.jpg
传统民居格局

10.jpg
传统大理民居与院落

11.jpg
四合五天井示意图

在功能上以主楼为核心,用聚落式规划理念,兼顾洱海湿地与秀美的苍山,体现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情境,塑造出河水穿村、傍水而居、山因水动、水因山活的诗意般境界。此番设计,临湿地布置部长楼,紧靠区内主要道路布置随行楼及较大的副楼。考虑主楼在群体中的主要位置,周围各个附属建筑环绕,有众星拱月之感。

建筑布局“围而不和、分而不离、隔而不断”,让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同时建筑群自身是一个自由生长的有机形态,因此又具有景观建筑的特点。临湿地,九栋建筑有机摆布,犹如书法中的九宫格,严谨不失风范,潇洒不失礼仪,大有归于正统九宫之势,名曰“湿地九宫格”。且九宫互相错动,与日月同映,与苍洱同秀,营造出苍山毓秀、洱海钟灵的诗意般的意境。

12.jpg
一号楼平面图

13.jpg
一号楼内院分析

地区性传统建筑的现代处理
现代建筑功能与传统形制尺度之间的矛盾使得新地区建筑的尺度、材质等有异于传统建筑,如对玻璃六角砖、山花、梁柱体系等的现代化处理,在传承当地建筑文脉的同时也减少了建造过程中的运输成本,同时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避免使用流行商业化的“高技术”拼贴语汇,采用工整的结构体系,通过对建筑体量的削减实现形体上的凸凹和空间上的虚实,并以此来实现建筑内在精神气质的经济性表达。

14.jpg
水院景观

15.jpg
旱院景观

一号楼从乡土建筑及传统建筑中挖掘地域因子和利用当地材料的生态化设计手法,更多的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和气候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并能反映当今现实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

在“湿地九宫格”中,感受到苍洱不仅有金戈铁马、风云叱诧的豪情,也有着静若止水、坐看云起的禅意,还有白墙灰瓦的那份坚守,一墙一门一屋檐,简洁的意境却蕴含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16.jpg
山水渗透与内院关系

无论是起翘的屋脊,还是“三坊一照壁”,亦是“四合五天井”,还是“六合同春”的白族民居格局,大理石或是山花,木雕、石雕、泥塑、彩绘或是瓦花、门第和院落都带来了精神体验及场景还原,现代个性化的功能需求和现代工艺及材料又具有时代精神的特征。

流动的院落空间——大理地区建筑的灵魂
院落作为白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对院落场所的再塑是对现代白族民居升华再造的最佳手段。白族民间特有的院落文化,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多种围院形式都需要设计者发掘、再塑,从而以院落空间来体现建筑的地区性。

大理苍洱迎宾馆因其现代化建筑功能的要求,弱化了传统的居家生活模式,使其内部空间的营造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人与环境的对话。

17.jpg
一门,一墙,一屋檐

呼唤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对大理苍洱迎宾馆的创作进行了系统总结,目的在于通过这样一种实践来呼唤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有关建筑基本属性的讨论无外乎两种:存在属性和原则属性。存在属性又分为空间属性和实体属性;而原则属性一般沿用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和美观”。但是具体到某个建筑上时,这些准则就显得大而空,尤其是在资本高度积累、技术快速变迁的今时今日。笔者在这里大胆呼唤:“地区性应该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希望为“中心- 边缘”和乡土建筑的发展寻找到一个可供讨论的平台。

18.jpg
山水交融

当然,建筑地区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结果呈现,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所以当代建筑师努力揭示的是一种新的地区文化,而不是对传统乡土的简单再现。建筑的地区性无疑就是再阐释和再分解的方法论过程,而建筑的地区性存在的前提是地区乡土的延续性。所以,在从乡土建筑到地区性建筑的可能转变中,地区性的研究更应注意其与传统或是现代的地区性之间的异同。或许可以用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那种从“大历史”向“小历史”的转变——“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

设计师总结:
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及信仰的认同感越强,才越能激发出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一个民族的崛起恰恰表现为在属于自己的时代不断地建立、维护、强化、发展和传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面对自然与人文、文化与形式、建筑与场所,建筑师不应该停留于虚骄的形式主义,仅仅形而上地模仿再现,而应该以公众性作为切入点,以人为本,紧紧抓住“场所精神”这条贯穿建筑文化发展变迁始终的线索,运用建筑语言和空间意境,意会言传地表达新时代地域建筑的特征。

在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更要彰显民族共通的天人合一,人文自然相得益彰的文化境界,追求社会的共识, 力求体现公众的审美,最终凝练出一种融个性创作与民族的共同审美高度契合、公众需要高度统一的建筑创作观。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全部回复(5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海洋哥
    海洋哥 沙发
    感谢楼主分享不错不错
    2016-03-12 11:47: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uyanhui63
    yuyanhui63 板凳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2016-03-11 17:52: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8 万条内容 · 44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家圣诞节都是怎么度过的呢,都来晒晒吧!

今天是圣诞节,昨天是圣诞之夜,由于太忙,小编竟忘了跟大家说声平安夜快乐,在此给大家补上,哈哈~活动内容:大家怎么度过的圣诞节呢,土木币有限,祝福无价,都来晒晒吧!------------------------------------------------------------------------------------------------- 活动时间:2013年12月25日-26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