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直认为建筑就是凝固的“音乐”。那些残骸的记忆或者说是被遗留的於灰才是我们应该拾起来永存的东西。这才是对自然的敬畏和信仰。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著名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提出了作为好建筑应具备的三条经典原则:“坚固”、“实用”、“美观”。该思想成为日后建筑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建筑理论。
而如今,我们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坚固”早已不成其为一个令人敬畏的问题,“实用”也不再是一项显得如此重要的评断标准,当初以遮风挡雨为条件的建筑物,其衡量好建筑的理论依据也已相应发生变化。
当下,人类掌握如此发达的科技水平与工程技术,拥有前所未有的财富资料。但,同时也日趋对自然环境开始粗暴的摧残,对自身价值持有不可一世的狂妄,对世界资源进行无度的贪婪占有,对神圣底线一再的背弃亵渎 … 如此等等,早已是一个世人皆知的事实。针对全球商业化发展的背景前提,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设计,目前应该具有如下三条新的基本原则:“节制”、“谦和”、“优雅”。
所谓“谦和”,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人文环境的关怀。“谦和”本来就是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有别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根本表现。谦和的理念,将建筑、自我智慧般地融入到背景环境之中,是中国传统的审美意境和人生修养的表现。我们常言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和睦相处”、“尊天从命”,不正是这些哲学思想的写照吗?在当下世界建筑中,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作品不就是这个“谦和”的典范吗!他设计中所提倡的“粒子”与“消解”观点,恰好体现了东方哲学的审美理想。如今,“谦和”已不再是一个东方的传统思想,随着人类文明与知识的累积,以强调个体美学的强势西方文化,也已开始意识到东方谦和思想的价值,那些前卫的西方建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思想,其实就是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谦和”由此成为了世界观的一部份,成为超越东西方文化的共识。
所谓“优雅”,这仍然是继维特鲁威建筑理论的持续发展。建筑,本是以物载道的空间形式,虽然审美的具体形式内容,会随地域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但对美的追求,依然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优雅”较之通常的“美观”,却更多了一层智慧与文化的色彩,多了一层专业积累的内涵。因此,优雅可以被视为一种富有涵养的美观。如若在此基础上再能进一步升华,优雅便成了“诗意”的美,抑或“神圣”的美。
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更反映功能享受与便捷舒适持有一定的克制与反思态度,正如:“一个简朴的空间模式,容纳不同的内容功能,这才是最伟大的建筑学”。同时,平朴的视觉形象,又进一步使得他拒绝一切累赘的附加物。
如果说,文化就是一种感觉,而艺术则是感觉显现的途径。
如果说,艺术就是一种结果,而文化则是结果显现的基础。
设计总是需要那么一点梦想和人文情怀,也许就是那种初恋般的激情和宗教般的虔诚。而对于那些亦饱含情怀的客户而言,设计有时就变成了帮他去实现某个梦想。
片言只语潦草到最后,才发现此文其实是在警策和勉诫自己,是在聆听自己心中的号角,也算是写给未来之后的自己。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