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详勘完成后,准备打桩前的土方回填问题?

详勘完成后,准备打桩前的土方回填问题?

发布于:2013-11-26 11:15:2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详勘完成后,准备打桩前的土方回填问题?


场地基本情况:

现场的地质详勘已经完成,计划商业街的高度为地下一层,地上3层,局部4层。某组团为地下一层,地上18层。设计的商业街的0.000为35.000,商业街旁边的组团的0.000为31.000,但是现场的原始地貌高度只有22.000,设计院要求土方回填到地下室底板位置后开始打桩。但是拟建商业街和某组团部分处于鱼塘位置,回填无清淤。现场回填土的含水率很高,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最低回填土压实系数0.93的要求。
问题一:新开楼盘附近无含水率符合规范要求的土源?很难需找符合含水率要求的土源。
问题二:回填土完成后,地下底板出现不均匀沉降怎么办?是否需要考虑。
问题三:新开楼盘东侧有一道溢洪道,离新开楼旁最近距离是4.8米,最远是6米多,溢洪道的高程为23.000左右。理论上应该先把溢洪道做挡土墙后再回填,可是领导要求先回填!这种做法不妥,该怎么处理?溢洪道直接做挡土墙上来大概有10米高才能平地下室顶板位置,一次做起来打桩是否会将新做的挡土墙挤倒?

请各位行业高手根据现场提供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坐等高手!!!!!!!!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7 万条内容 · 21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学校及医院设计时,是否考虑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的讨论

各位同仁,关于学校及医院设计时,是否考虑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 “5.12”地震后,建设部在08年7月30日修订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重点设防时,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加强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地震作用,而09年中国地震局《中震防发2009(49)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确要求学校和医院需提高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取值,来确定地震作用。本院近几年的学校和幼儿园项目并未执行地震局通知,而各地审图中心也并未提过异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