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注册考试 \ 注册建造师 \ 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预习知识点(9)

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预习知识点(9)

发布于:2013-10-17 15:29:17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建造师 [复制转发]
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预习知识点(9)

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气装置的施工程序:

成套配电柜(开关柜)安装顺序:开箱检查→二次搬运→安装固定→母线安装→二次小线连接→试验调整→送电运行验收。

变压器施工顺序:设备开箱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变压器稳装→附件安装→变压器检查及交接试验→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验收。

明装动力及照明配电箱施工程序:支架制作安装→配电箱安装固定→导线连接→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

暗装动力及照明配电箱施工程序:配电箱安装固定→导线连接→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

建筑电气工程的布线系统的施工程序:

明配管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安装→箱盒固定→导管预制→导管连接→接地线跨接→刷漆。

暗管敷设施工程序:测量定位→导管预埋→箱盒固定→导管连接固定→接地跨接→刷漆。

管内穿线施工程序:选择导线→清管→传引线→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引线的绑扎→放护圈→穿导线→导线并头→压接压接帽→线路检查→绝缘测试。

线槽配线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线槽安装→接地线连接→槽内配线→线路测试。

钢索配线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钢索制作→钢索安装→钢索接地→导线敷设→导线连接→线路测试→线路送电。

瓷瓶配线施工程序:测量定位→支架制作→支架安装→瓷瓶安装→导线敷设→导线绑扎→导线连接→线路测试→线路送电。

封闭插接母线安装流程:设备点件检查→支架制作及安装→封闭插接母线安装→绝缘测试→送电验收。

电缆敷设施工程序:电缆验收→电缆搬运→电缆绝缘测定→电缆盘架设电缆敷设→挂标志→质量验收。

建筑电气工程的用电设备施工程序:

动力设备施工程序:设备开箱检查→安装前的检查→电动机安装接线→电机干燥→控制、保护和起动设备安装→送电前检查→送电运行。照明设备施工程序:灯具开箱检查→灯具组装→灯具安装接线→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运行。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特点:

建筑电气工程与建筑土建施工、建筑装饰施工配合紧密,存在着工作面相互交换多、立体交叉作业多等现象,因而各方在进度计划安排、作业安全措施、验收整改等各类作业活动的协同安排显得十分重要。

建筑电气工程是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能源主要供给者,其完工时间要先于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完工时间,才能确保其他建筑设备的如期试运行。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1)被安装的设备、器具和材料,其规格、型号和性能,必须符合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在安装就位前要认真检查核对。

(2)设备、器具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布线系统敷设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施工关系密切,布线系统的敷设方式、敷设部位、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固定的方法和各类具体固定用器材及其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4)导电连接包括电线、电缆、母线本体的连接,以及其与设备、器具问的连接。连接的质量判定方法是:带有接头或接点的导体电阻值必须等于或小于不带接头或接点的同样长度的导体电阻值。对有绝缘层的导体连接后应恢复绝缘护层。其绝缘强度应不低于原来的绝缘强度。

(5)凡是非带电的裸露可接近的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接地必须可靠,不能因建筑物、构筑物的维修而中断。另外接地的末端支线不允许串联连接。

(6)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可能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抗干扰接地等所共用,也可能分别设置。

(7)交接试验是对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结束全面检验测试的重要工序,以判定工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可以通电投入运行。

(8)通电试运行要按工程所在地供电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

(9)建筑电气工程的交工验收依据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执行。

(10)为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施工中应加强质量控制。

防雷保护装置的组成:

防雷保护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接闪器:指的是接受雷电的导体,突出于建筑物,使雷电通过它导人大地而不经建筑物其他部位导入而起到保护作用,主要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

引下线:指的是由接闪器导雷引入大地构成路径的导体,主要有明敷于建筑物表面由上而下的圆钢、扁钢、裸导线等构成的避雷引下线;还有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立柱中的一对钢筋作引下线。

接地装置:指的是埋人地内一0.7 m以下的接地极组,是导雷入地的散流极,若人为设置专门打入的称人工接地体;若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桩基、地下室钢筋以及埋设的金属管道等作为接地装置散流极称为自然接地体。

防雷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

(1)土建工程施工时要做好建筑物顶层屋面上避雷带(网)等接闪器支持件的预埋和避管针基础螺栓的预埋。

(2)整个防雷接地装置系统的施工安排坚持由下而上的原则,即先接地装置完成,再敷引下线、最终完成接闪器。

(3)明装的接闪器和引下线应采用热浸镀锌材料组成,以机械连接为宜,若有不可避免的熔焊连接,则在连接处应加强防腐涂层。

(4)明敷的避雷带、网及引下线应平直,转弯处应成圆弧状,不得形成锐角折弯。

(5)高层建筑的均压环应与防雷接地干线连接,不得以末端支线作为连续导体。

(6)以建筑物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应有多个引出的短段扁钢接续点,若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值不能满足要求,可以人工接地体与之相连接,以达到整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满足规定要求。

(7)每栋建筑物地面以上至少留有两个接地电阻测定用的测点,并标识明显清晰。

(8)整个防雷接地系统完工后应抽检系统的导通状况和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测定,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组成:

1.通风系统的组成

一般包括:进气处理设备,包括空气过滤设备、热湿处理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等;送风机或排风机;风道系统,包括风管、送风口、排风口、排气罩等;排气处理设备,包括除尘器、有害气体净化设备、风帽等。

2.空调系统的组成

(1)空气处理设备:空气加热或冷却设备、空气加湿或去湿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等,其作用是将送风空气处理到一定的状态。

(2)热源和冷源:常用的热源有提供热水或蒸汽的锅炉、电加热器等。目前用得较多的冷源是蒸汽压缩式或吸收式冷水机组。

(3)空调风系统:由风机和风管系统组成。

(4)水系统:包括将冷冻水(或热水)从制冷系统(或热源)输送到空气处理设备的水系统和制冷设备的冷却水系统,由水泵和水管系统组成。

(5)控制、调节装置:装置的作用是调节空调系统的冷量、热量、风量等,使空调系统的工作适应空调工况的变化,从而将室内空气状况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全部回复(1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陈小宝最帅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
    2013-11-25 09:07: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陈小宝最帅
    谢谢楼主无私奉献
    2013-11-25 09:06: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注册建造师

返回版块

15.55 万条内容 · 74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201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预习知识点(8)

建筑设备管道系统中的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工程施工程序:一般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架制作→附件检验→管道安装→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竣工验收。(1)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场地准备、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2)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做好各项预留孔洞、管槽的复核工作。(3)管道支架、支座的制作应按照图样要求进行施工,支吊架的受力部件的规格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代用材料应取得设计院同意;管道支吊架、支座及零件的焊接应遵守结构件焊接工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