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交通堵塞、环境恶化、空气污染、市政管网排水不通引起的积水、内涝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的心病。
本人作为从事工程建设二十多年的职业工程技术人员,面对这些城市建设出现的新问题,结合专业理论和工程实践经验对城市雨水排放出现的积水、内涝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在整体规划的市政排水管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城市原来规划设计破坏原有的自然格局,造成城市排水管网超负荷运行,老城区当时设计的排水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现在特大暴雨的排水要求。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郑正说,以前城市很少有“一雨即涝”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过去城市地表水域占城市面积足够大,即江河、湖泊、大沟小流,可以迅速把降雨吸纳和消退。二是过去城市很少像现在这样有大量的硬质地面,是软质的渗水地表占主导,包括土地、沼泽、淤泥等,渗水能力强。三是过去城市的地表水系路网复杂,水路支流四通八达,降雨后可以吸纳并很快将水量输送到城外。但城镇化建设中,许多城市的地表水路网络变得碎片化,许多支流被切断、填埋或干涸,好像交通要道变成了断头路,水出不去,加重了内涝。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田教授认为,在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因为不重视效果并非“立竿见影”的排水系统建设,不少城市都容易发生“溢血”般的内涝问题。长期以来各地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基本是按照标准下限进行,甚至低于最低标准。法律责任不明确、无操作规范、监管缺失等原因造成各类市场主体都缩减投在这一块上的资金。
二、原有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中的技术、材料、施工工艺的落后,排水管道使用年限过久出现了排水管系统坍塌、堵塞,出现暴雨后排水不通。
以前的地下排水管多采用砼管、多采用砖带混凝土平接口与承插式接口,当出现建设施工质量不合格、地基沉降、道路超载运行等问题引起地下排水管接口断裂、错位后排水不通畅,甚至出现地下水回灌进入排水管网。
三、快速的城镇化建设一定程度造成了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渣随雨水流入排水管网,出现管道、窨井淤泥堵塞造成排水不通畅。
四、新旧城市排水管网没有完全的整体结合,整个城市各区域之间没有形成系统的排水管高程控制网络,部分区域遇到大暴雨甚至出现河道雨水回灌、倒流形成内涝。
五、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技术没有创新,一直沿用传统的重力流的自然排水方案设计。主要靠流来解决雨水的排放,没有考虑如何将雨水进行地下水回灌渗透到地表土壤中来解决由于地下水不足引起的地面沉陷的自然灾害。
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关键是我们要探索如何改变。
首先,我认为政府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应该去认真反思、考虑、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认真排查、落实与数据收集整个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有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各区域、个地段的管网排水口的高程控制网络是否合理、水能否排出去?
2、认真排查、落实整个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是否堵塞、断流、管道、窨井里的沉渣、淤泥有没有彻底清理掉。
3、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疏通内河内港,改造好旧城区的排水管网系统、高标准的建设城市新区块的排水管网系统、提高整个城市应对特大暴雨时的排水能力。
3、职能部门要改变思路,探索下如何将雨水进行疏导、存储于地表、如何转化利用,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市政建设、房地产项目、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地下综合管线的技术审查、建设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标准,明确法律责任、操作规范,杜绝各类市场主体缩减投在这一块上的资金。
第三、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单位和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项目上要从设计、施工技术大胆创新,合理运用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提高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排水能力、工程质量、使用寿命。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