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中国设计师的国际范儿

中国设计师的国际范儿

发布于:2013-09-17 16:17:1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日前,巴西里约热内卢城市视觉竞赛公布了优胜者名单。今年早些时候启动的这一国际性竞赛,旨在为里约热内卢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布局提供好的方案。据报道,该项竞赛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68个建设提案,评审团从中评出了1名获胜者和9个荣誉奖。获得第一名的是中国建筑设计师陈东华,获奖项目名为“CeudeJaneiro”。

近年来,不少中国设计师纷纷在国际上展露峥嵘,让中国设计“给力”世界舞台。

在今年6月举办的瑞典2013年木制建筑峰会上,中国建筑师李晓东作品篱苑图书馆获得建筑实用奖。位于北京怀柔的篱苑图书馆将建筑本身与周围山水环境有效结合,并带动了公众参与。图书馆的建筑材料除了钢之外,主要是乡村里经常使用的树枝和木条,与自然紧密衔接,契合了建筑实用奖“利用建筑材料设计更具有可持续性的作品”的理念。

与此类似的还有日前德国媒体报道的中国本土设计师马岩松:“他近来连续在欧洲建筑设计大赛上获奖,其绿色未来建筑设计风靡西方。”在巴黎举行的塞纳河畔住宅设计大赛中,马岩松完胜来自全世界的95名设计师。在罗马,他设计的住宅赢得第一名。随后,他又将中国道教绘画中的山峰与宝塔融入阿姆斯特丹一个商业区的总体规划中。

2008年12月,在意大利举办的“传统与现代艺术设计展”国际设计大赛上,中国设计师曹伟所设计的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中心的麒麟湾商业街,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完美结合赢得最佳设计奖。曹伟说,“我的心愿是在将来能够保留更多的自然与传统。”

国际建筑界权威杂志《Architec鄄turalReview》主办的世界青年建筑师奖,是目前国际上最权威、最具挑战性的青年建筑奖之一。从1999年以来,中国设计师在该奖项上的业绩不错,获奖者包括香港建筑师张志强、俞孔坚、李晓东。2007年,中国奥运项目水立方和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在世界青年建筑师奖评比中分获二、三等奖,可谓实至名归。

不难看出,中国设计师走俏国际的共同要素在于他们对中国文化与建筑本身、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中国设计师、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

早在2010年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王澍即以“衰变的穹顶”获得特别荣誉奖。2012年,王澍荣获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权威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1983年曾获得这一奖项,但土生土长的中国建筑师获奖还是第一次。此次获奖被视为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说明获奖原因时称:“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中国设计师融入国际的过程也是中国建筑设计步入国际化的过程。面对中国设计师越来越浓郁的国际范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妄自菲薄与浅陋地滥用中国符号都不是中国设计该走的路。真正走向国际化,更多的是要体现东方文化的深厚内涵,让文化背景自然地在作品中体现,而不是刻意迎合部分西方人口味。“中国设计将在这十年间蜕去对西方设计的膜拜与模仿,转向通过创新给源自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注入强烈的中国特色,从而开启一个崭新的中国设计时代。”德国媒体的这句评价十分中肯。

全部回复(1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千鸟集翔
    千鸟集翔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6-01-30 16:13: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uyanhui63
    yuyanhui63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
    2016-01-30 07:19: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马德朴:打破自然与建筑的界限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我认为环境和建筑之间的相互影响会愈加明显,从而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以致人造物和自然的界限将最终消失。”德稻大师、世界知名建筑师马德朴(MatiasdelCampo)近日对《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表达了他的自然、科技、文化相互融合的建筑观,以及对建筑信息模型(BIM)运用的高度期望。师法自然 曾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担任奥地利国家馆主设计师的马德朴,首先阐述了他对“建筑几何学”的理解,这与“师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同理。在他看来,建筑几何学即“从自然界学习而来的先进几何学”。所谓先进,是由于自然界中的许多法则和原理富有智慧而且十分精妙。马德朴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冯洛诺伊图,又叫泰森多边形。这是一个二维分割法则,它在自然界无处不在,如蜻蜓的翅膀、乌龟的龟壳纹理、甚至人体皮肤上的沟壑也是遵循分割法则生长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