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地国际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专题
1
、城市滨水地区相关概念解析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因此滨水景观是城市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同时也是展示城市面貌的重要平台。合理地强化滨水景观的营造与生态恢复,科学地整合滨水景观空间体系,充分与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让市民共享滨水乐趣,使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独具一格的城市滨水景观,是滨水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1、关于水
1.1水的作用与特性
春秋时期的先贤管子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业……“。水是生命的源泉,她为生物提供生存之地;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嚣,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在现代城市中,水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
1.2水的哲学意蕴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悟,故几于道”。水既是一种说明事理的喻体,更是作为人性的象征,水的人格性、人性化所呈现出的德性、仁性、柔性、义性、公正性和勇敢精神,使水被赋予了人的生命性。
1.3水与城市
城市中的水体象征着文明与灵性,城市不仅起源于滨水区,它未来的发展也直接受到水的制约。
1.4水与人
1.4.1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认为人有生理、安全、交往、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需求。最下面的需求是最基本的,而最上面的需求是最有个性和最高级的。
1.4.2城市滨水景观中人的心理需求
对滨水景观来说,首先是人在场所的使用功能上得到需求和满足,然后从整个场所的精神层面上得到审美、心理上的人文关怀。满足人的需要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动力;人对城市滨水景观的心理需求:人们除了维持生命需要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
2、关于城市滨水地区
2.1滨水地区的内涵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江滨、河滨。与城市其他地段相比,滨水地区是城市居民基本的公共空间,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建设正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城市的滨水空间往往是这个城市最有特点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因此滨水区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
2.2城市滨水景观概述
城市滨水景观指的是与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相连接的特定空间地段呈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景色。城市滨水景观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人工造景和生态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实现开阔的自然空间对城市布局和城市环境的有效调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城市布局的合理化与生态化。
城市滨水景观包括人造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大类型。首先,城市滨水人造景观借鉴了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相关标准,打造出一系列既满足防汛抗洪要求、又具有观赏价值的生态水利化景观。其次,城市滨水自然景观是临近水域的基础性景观,以沿岸景观和水面景观为代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最大限度维护生态环境的原貌。最后,城市滨水人文景观指的是在毗邻水域的空间地段,由人类活动构成的景观,具体包括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或建立在人文基础上的景观设计作品等。
2.3滨水景观的设计特点
滨水区景观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地带,在设计中应强调滨水区的生态性、景观美学性的体现、地域文化的融合发扬以及全民的共享性与可参与性。
2.3.1生态性
城市滨水区往往有着复杂且丰富的生态环境,拥有内陆所没有的水生植物及其系统,从而衍生出各种动植物生态链,对人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
2.3.2景观美学性
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式,结合城市滨水区对景观美学进行体现,更加丰富了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与立体化。
2.3.3地域文化性
拥有滨水景观的城市一定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人类文明也始于滨水区域,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当地历史人文文化,将景观设计与当地文化结合,才能深入民心,使市民由景观而对城市乃至国家产生归属感及荣誉感。
2.3.4共享性
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市特色的地区。在城市设计中,利用连续的公共空间如林荫带、步行街、广场群和绮楼等沿整个滨水地带布置是保证滨水地区共享性的好办法。
2.3.5参与性:力求通过景观设计使城市滨水区真正成为市民喜欢的公共场所,成为全体市民的公共财富。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将市民引入滨水绿地,为市民营造出健康、美观、休闲、放松的城市滨水空间。
2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演变过程及开发类型
1、城市滨水空间的演变过程
1.1早期城市因水而生
水是生命之源,无数城市发展的源点都位于水滨。在早期的城市中,水体作为城市生活和军事防御功能而存在,也是城市公共交往的主要空间,因此滨水区成为古代城市最为繁华和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
1.2中期城市背水而建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急剧扩大,现代工业、交通业和仓储业为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大量占据滨水空间,而陆上交通的飞速发展和防洪安全的顾虑,也使城市离开水滨,转向内陆发展。这使得城市滨水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与城市严重脱节,昔日的繁华水上街市失去神采。
1.3现代城市回归水岸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中的滨水地区经历了一次浩大的逆工业化进程,滨水区农业和工业方面的功能逐渐削弱,而景观旅游功能得到提升,加上人们对城市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开始重新认识城市滨水区的潜力,各地掀起了一场让城市重返滨水区的运动,滨水地区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
由此可见,滨水区的改造、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城市地区,都开始通过滨水地区的更新、开发来提升和重塑城市形象,实现城市的复兴。
2、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类型
2.1改造和再开发
各地的人们无不受到城市滨水地区特有的神奇魅力的吸引,一度占据着大量滨水空间的工业企业和港口逐渐衰落或重新布局,这就为城市重建滨水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滨水地区被重新定位,赋予新的城市功能,滨水地区重新融入城市环境之中。
2.2历史保护
滨水地区在历史的发展中历经沧桑变化,这些地区见证了城市生活中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同时也见证了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对至今仍有历史价值的城市滨水地区,重在修缮、复原,维持原有格局,保护历史风貌。
2.3新区开发
随着城市的拓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大,原有的并不承担城市重要功能的滨水地区,需从头开始,创造一个满足现代城市功能、人们生活需要的滨水地区。
3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背景、理论基础及开发前景
1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背景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城市中陆与水接壤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公众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关心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步增强。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解相处,已经得到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民的共识。
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都大概经历了繁华到衰退,衰退到再开发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主要的原因有四点:一是社会需要转型;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是因为城市滨水区存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一个成功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带;第三个原因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需要,滨水区是重要的城市空间组成部分,成功的滨水区可以成为一个城市建造的点睛之笔;第四个原因是城市居民们的需要,高节奏的压力工作加重了居民对自然地向往,对水体绿化等自然要素的渴望日益加重,有水有植物的滨水区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的首选。
2
、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2.1滨水区的公共性
城市滨水区所拥有的“公共性”最终将带来公共性活动,它是激发城市活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成功的滨水区景观设计要使滨水区“开放空间”能够成为市民喜爱的公共场所成为市民的共同财富,使公民可以在其中连续自由地活动。
2.2滨水区的整体延续性
整体的“延续性”主要包括滨水区空间的延续性和绿地的延续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空间的延续是指滨水空间自身独有的条件,动态的河流直接引导了空间的延续性,而绿地是滨水区景观中不可缺少也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视觉范围内,考虑到绿地的连接性,形成无形中的连接体系,不仅能够创造良好的城市生环境,更能有效地激发城市活力。
2.3滨水区的空间不确定性
滨水区空间的不确性主要体现在与城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滨水区自身空间的不确定性。城市滨水区依赖于城市而存在,但是又相对独立的拥有自己的范围,它与城市之间就存在着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城市滨水区自身的空间形态也具有不确定性,滨水区是一个生态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带,水体的流动以及大面的空旷空间导致气流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以及降水降雪的影响,水体的变化还会导致水体和岸线关系的变化,最后造成滨水岸线的变化等等,这些都在无时无刻改变着滨水区的空间形态。
3
、滨水地区的开发前景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水体的部分”,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也是对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转型为滨水地段的开发提供了契机。一项成功的滨水开发工程,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生活品质,而且往往能促进新的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城市税收,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城市由向外扩张逐渐转为向内涵延伸的历史条件下,滨水区的更新改造和再开发也呈现愈发可观的美好前景。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