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施工图 \ 生态需要资金的支持

生态需要资金的支持

发布于:2013-05-29 11:57:29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施工图 [复制转发]
主持人: 徐恒杰

嘉宾: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骆世明

在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新部署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增加的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本期对话栏目邀请到华南农业大学的骆世明教授,请他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主持人:近几个月来,多次范围广、程度深的雾霾现象,让国人对生态文明的必要性紧迫性有了普遍的认识。作为一位资深的生态学专家,您怎样理解十八大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嘉宾: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污染物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特别是在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这是置身其中的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这促进人们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我认为,十八大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非常重要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良好的生态经济政策乃至法律来推动、维护和保障。仅仅靠环境问题的“倒逼”来被动地推进生态文明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您如何评价目前我国的生态经济政策,特别是涉及生态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及其运行状况?

嘉宾: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压力问题,需要用生态农业方式才能解决。我国目前有一些生态经济政策,但往往是单项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而且有的政策之间还相互矛盾。

生态问题是公益性的,在经济上具有外部性特征,需要通过资源权属调整、政府直接补偿和排污权市场建立等方式在政策和法律层面加以匡正。目前这些工作还没有完全跟得上。

主持人:您谈到的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认同了,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呢?

嘉宾:由于中国人口密度大,人均资源大多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更大。即使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我们的资源、环境、生态的压力已经到了紧绷阶段了。我们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高消耗的农业工业化道路,中国现代农业只能够走自己的路。

农业过分依赖以不可再生能源推动的、大量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的生产方式,加剧了水体污染、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尽量协调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方式。现代生态农业,就是利用现代生产管理以及运营方式,既吸收中国传统农业精华又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高效、优质、高产、安全、生态”的农业。拥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史的我国传统农业有深植于协调天地人关系的生态理念和农业技术,实际上可称为“现代生态农业之母”。现代生态农业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中的生态哲理和相应的实践措施。

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具体可以采取三大措施,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那种肢解了农业和农村的工业化农业重新组建为一个健康和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第一,合理的功能布局。自然保护区、水源区、农业区、工业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区域间的关系必须在整体布局上得到妥善的处理。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进行合理的功能区规划。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就是源于布局的失误,把生活区建在了泄洪道上,在生态敏感区大量砍伐森林。相反,云南哈尼梯田,历史悠久,由于在作为农业生产功能区的梯田之上保留了具备水源供应功能的大片森林,在大旱之年基本不受旱灾影响。布局上还要开展农业生产优化的景观安排。要在整个农业区域中通盘考虑生产什么和在哪里生产。

第二,循环体系的建设。自然生态系统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体系。现在我们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宝贵资源都浪费掉了,循环被打破了。我们应当注意秸秆、粪便、垃圾、污水、农产品加工废料、甚至大气二氧化碳的农业回收利用。

第三,农业生物多样性关系的利用。比如在云南通过用糯稻和抗病的杂交稻间种就可以不用施农药来防治水稻的稻瘟病。各种作物的适当套种、间作、轮作具备减少有害生物损害、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等优势。生物多样性利用方面还有非常多的文章可以做。

主持人:为什么最早的一批古老的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有不少却出现了文明发展中断的现象?这与其农业哲学和生态学理念是否相关?

嘉宾:远古时期,中华大地的中华儿女就开始了农业文明,它与古埃及文明、中东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农业文明、南美的玛雅文明,都属于灿烂的古代农业文明。古老的文明发源地的国家,大多都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加上气候的变化,人类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最需要尝试农业开发,而丰富多样的野生物种则为农业驯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玉米在墨西哥被驯化了,秘鲁是马铃薯和甘薯发源地,两河流域是小麦和山羊起源地,黄河流域则驯化了粟和猪。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然而,由于人类拓展农业生产的过程对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最终又断送了很多古老农业文明的基础。大部分农业文明因而中断了。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也同样产生过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然而相似气候区的迂回腹地大,中华农业文明才幸运地得以保存下来。在长期农业实践中,中华农业文明不断演进,不合理的做法和思想被淘汰,千百载的大浪淘沙,逐步塑造了理念内涵深刻、实践方法巧妙的传统农业文化,其中不乏朴素和生动的生态学道理。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我们已经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高消耗的农业工业化道路,而要走中国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这样的现代生态农业能够靠什么样的能源来支撑?现代生态农业的可行路径是什么?

嘉宾:人们普遍认为未来的能源应当是由多种再生能源互补为基础的格局。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水力能、潮汐能、地热能、风能已经得到重视。目前生物质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21世纪的中国,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下,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应得到更多重视。生物质能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中也有重要地位,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对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农业是针对20世纪初以来工业化国家按照工业模式塑造的“石油农业”而提出的一种农业方式。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主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生产。生态农业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获得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生态农业是一个包括农、林、牧、副、渔多层次组成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实行粮豆轮作、混种牧草、混合放牧、稻田养鱼、生物防治、少耕免耕等都是生态农业常用的方法。

除了技术层面以外,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生态农业道路,还必须整合和激活社会资源,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建立起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在科技、金融、企业、政府、民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全面梳理和及时修订我国农业和农村有关生态、资源和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引导和促进我国农业的生态转型。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施工图

返回版块

76.6 万条内容 · 31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生态

近日,普列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荣获201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于伊东丰雄的获奖,评审团认为:“其在职业生涯(1941年出生,1971年成立工作室)当中,创作了一系列将概念创新与建造精美相结合的建筑。”“研究过伊东丰雄作品的人都会发现,其作品不仅涵盖不同的使用功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语言。他的建筑形式既不依从于极简主义也不追随参数化设计。”“概念创新”、“不依从于极简主义”、“不追随参数化设计”是伊东丰雄建筑艺术哲学理念的三个关键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