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的区分】
为适应新时代建筑的要求,为了使建筑更美观,避免露梁露柱的情况,为了使结构更稳固,抗震效果更佳。原来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也跟随着时代潮流发生了演变,衍生出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异形柱框架结构,这两种结构也越来越多地被建筑设计师门认同,大量地被应用现代建筑物设计中。与此同时,由于短肢剪力墙在形状上还有受力情况上都十分接近与异形柱,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也很类似于框剪结构。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则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那我们如何去区分它们呢?
首先,先从形状上来辨析柱、异形柱、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有什么不同:
若设肢截面高为h,宽为b,则有:
1≤h/b≤3—>柱(同时是单肢)
h/b≤4—>异型柱(当然同时要满足异型柱的其他条件,比如有小于300mm的肢宽,不小于500的肢高)
5≤h/b≤8—>短肢剪力墙
8≤h/b—>一般剪力墙
(4≤h/b≤5之间的避免出现)
扁柱也就是高宽比接近5的柱,相对方柱等概念,没有具体的定义。
200×1000的截面应该按照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不应该超过0.7,如果抗震等级高,还要降低。全国异形柱规程征求意见稿不允许转换层下的支承柱采用异形柱。
异型柱具体定义: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或十形(不含Z形),且各肢最小截面宽度小于300mm的柱。异型柱截面各肢肢高与肢厚之比不应大于4,且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其实异型柱是介于柱与剪力墙之间的一种构件)
其次,从设计角度来看两者的区别:
异形柱:轴压比(按框架柱)、刚度(梁考虑刚域)、配筋(双偏压)、构造(按异形柱规程)。
短肢墙:轴压比(按剪力墙)、刚度(墙输入、采用壳元或薄壁杆元)、配筋(按剪力墙)、构造(按高规的短肢墙构造)。
弱短肢剪力墙(截面高厚之比小于5的墙肢):高规7.2.5条文规定了不宜采用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为5的剪力墙;当其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3、0.4、0.5和0.6。
短墙(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3的墙肢):高规7.2.5条文和抗震规范6.4.9条文规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3时,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它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应沿全高加密。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140.2 万条内容 · 2146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