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设计了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10年前,这是一片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毕路德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创见性地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五彩缤纷路,设计语汇复活千年城市江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遂宁河东新区滨江景观带规划(五彩缤纷路)
设计范围:规划及景观、建筑设计
项目性质:城市规划、景观
设计单位:毕路德建筑顾问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四川省遂宁市
建设单位:遂宁市河东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尺度: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滨水规划项目,覆盖了涪江沿岸8公里、140公顷区域
占地面积:725000平方米
设计时间:2008年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城镇化的巨大浪潮冲击。作为城镇化前沿的中小城市,面临着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问题。涪江湿地公园,从环境再生创造切入,引导和提升城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再生。
前世今生——设计背景
1660年前,涪江岸边这片土地上已有历史的烽烟,书写荣耀;10年前,这是一片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郊野之地;1660年后,当重新思考这片土地的使命落于毕路德的肩头,便注定了始于公元2008年的这一次城市建设不再是简单的城市开发,更是一项生态恢复工程,是一次将有着千年古韵却破败荒凉的河滩地变成“城市绿肺”的神奇之举。但政府财政投入有限,试图用极少的投入去完成一件几乎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资源匮乏、空间有限,还面临着如何将一个原本作农业、防洪之用的大尺度荒块改良成为一片有可持续生长力的城市化滨水景观,此外城市化进程中创伤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等诸多条件也都在束缚着我们。
但从2008年起,遂宁河东新区的蝶变由此开始……
毕路德早在五年前就着眼于城市开发中可持续性功能的创新与研究工作,此次创见性地将“以优美江岸线为链”的设计理念在这条多彩多姿的路上进行多维度呈现,并进而将之演化成一条灵动的飘带。利用原农耕破坏的河滩土地变废弃的滩涂为生态湿地。经过重建的区域水体复现自然清洁,辽阔的水域又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栖息地。利用原混凝土渠化的防洪堤岸化防洪大坝为优美岸线,从而将原防洪堤岸这种危险的地带灵动幻变成可亲近、可体验的自然城市景观。设计不仅从细节入手,力图将生态技术渗入景观型体的各个细节中;设计也从全局把控,确保方案带来高品质的工程实现度。最终为都市文化生活带来可持续性、生态多产的多元化城市滨水区。
种植分析:
推崇乡土回归和系统完善,整体上大量使用原生植物,提炼场地的原真性;并有选择地对场地植入具有优化意义的新植物系统,完善生态循环的同时又实现场地的特异性。滩涂“湿地”植物景观:以草本植物为观赏主体的滩涂生态型湿地植物群落;成片栽种甜根子草、芦苇、扁穗牛鞭草、双穗雀稗、秋花柳等水生植物,并点缀垂柳、杨属,以固土护坡、净化水体、美化环境。堤路“花园”植物景观:以草本花卉及观赏乔、灌木搭配形成的疏林花卉植物景观;行道树采用观赏性植物银杏,增强空间序列感,诗意化意境的感知。商业“温馨”植物景观:以观赏价值较高的乔灌木形成的集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简洁、舒畅的享受型度假体验景观。
功能交通分析:
根据场地空间狭长的特点,场地中形成了一环多出入口的多路径交通模式串联起各个功能区。同时根据使用的需要,交通流线分成了人形流线和车行流线两类。人形流线主要是指场地中的游步道和湿地保育带中的滨江休闲步道,车行流线主要指堤坝的自行车游览道。
景观家具的分析:
以文化为主导,配以系列主题性雕塑;突出主体视觉元素,强调戏剧性场景的展现。同时配以简约、舒适的城市家具。
功能处理及设计手法:
重视湿地技术和生态处理。
“生态不是创造出来的,它是大自然的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要用相对整体的眼光去看待相对单体的设计”。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当今实践都告诉我们:以生态和谐为特点的景观,形成绿色生态,环保节能效应,才是受欢迎的。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之一,在五彩滨江项目中,我们利用在河流原生滩涂中建设的自然生态公园、绿色建筑等等去阐述我们对生态回归的呼吁。在设计中重视水的利用、资源的再生、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用整体的眼光去询问土地需求,在单体的设计中找到与整体环境的最佳契合点,去遵循、去诱导、去改善、去优化,而不是去破坏。这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设计的景观、建筑能够有效地帮助大自然完成每次“自我呼吸”,在与原生态的互动中,寻求自然的持续、人的发展。
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技术有两个,一个是湿地技术,一个是防洪堤的生态处理。湿地技术针对于恢复自然的或是半自然的湿地,选择湿地也是因为我们想利用堤外的滩涂地,依靠江这边的滩涂地:干旱时裸露出大量的滩涂,涨水或洪水时,让滩涂恢复它自然湿地的状态,湿地还是能够被人观赏和使用的。
此外,在滨江设计中,最大障碍就是堤岸线和防洪堤,怎么样比较生态化地处理防洪堤,而不是造一个大水泥台。我们结合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规划,做了水净化的处理,雨水分散式收集等。设计较为突出的湿地系统,利用一些原生态的植物,还有就是堤岸的绿化,以增加环保功能和生态的恢复。
建设开发的可持续。
建设开发是关乎景观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景观建设中的合理、秩序,在综合资金周转及景观效果考虑后,我们对本项目采用分系统开发的原则。把项目景观分为植物、园路、商业建筑、灯具、园建小品、城市家具六个分系统进行有秩序有步骤地开发,在较短地周期里实现较为理想地景观效果。先从植物、园路和商业建筑入手,为整个项目轮廓画出大轮廓,营造出场地的商业及景观的大氛围,为自身场地带来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再利用其自身带来的价值逐步实现灯具、园建小品、城市家具等系统的开发,使地块经济运转自如、景观日新月异,营造出整个景观带呈良性循环的态势,真正实现建设开发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
建筑景观化、景观场所化:
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前提是对大地哲学与滨水文化的双重解读和结合演绎。我们达到的理想效果是,景观带上的任何元素都能够在逻辑和情感上达到相互交流的连续。建筑景观化、景观场所化。建筑与景观的高度统一,是现代设计的特点与追求。五彩滨江项目从设计形式上打破了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原有秩序,将建筑作为景观中的重要元素来设计,把建筑的外形、层次、颜色、质地同场地气质及其周围环境紧密结合,使建筑和其他景观元素互相支持与补充形成有机整体。用景观的作方法去塑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把建筑景观化,彻底融入到景观之中,创造一处建筑、景观、自然协调统一、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的城市景观;从场所精神出发,寻问这片土地的精神诉求,汲取城市物质与文化的内涵,以景观的方式去挖掘出场所品质,使场所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也使景观在场所中得于共生,自然形成一种建筑景观化,景观场所化的理想模式。使景观和建筑消融在视觉场境中,扩张视觉享受的维度,实现视觉享受的可持续。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