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城市新文化景观的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城市文化景观建设要加强综合研究,并树立精品意识,努力从制度与经济方面保障优秀的城市文化景观作品的不断出现。本文基于城市文化景观的基本定义,针对目前中国部分城市的新文化景观建设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往往与城市的文化景观紧密联系。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成都的天府广场,这些建筑物已经超越其物质本身,成为这些城市的独有的城市文化景观。显然,任何一座现代城市都不能游离于历史传统与现实环境之外,它既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同时也具有必须拥有一些当代文化的表征,在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新文化景观的打造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本文基于城市文化景观的基本定义,结合国家提出的文化建设的主旋律,针对目前中国部分城市的新文化景观建设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城市文化景观的基本定义与分类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出某一文化体系的文化特征和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美国学者苏尔在建立其文化地理学体系中就明确地提出了野文化景观冶概念,其核心论点就在于强调景观的文化属性。①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文化景观概念纳入到叶世界遗产名录②中,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一般有三个类型:一是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园林和公园等设施,经常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有联系;二是有机进化的景观,包括残遗物(或化石)景观和持续性景观。三是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多列入叶世界遗产名录曳。于城市文化景观往往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在公民社会中其主旨是追忆、展示和传承本土文化,强调其公共性、艺术性与民主性。可以说,城市公共文化景观不但是城市的内在基因,也是外在的文化名片与重要旅游资源。
本文仅探讨的第一类型的文化景观,即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新文化景观。而即便是该类型也包括相当多的内容,如城市雕塑、城市广场、地标性建筑、文化体育场所及设施等等。
二、城市文化景观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成都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显然,一个规模逐渐扩大的城市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在构成城市文化景观的诸多因素中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景观有历史上形成的,也有新近形成的。比如,凡是到过上海的人都对市政府旁的上海博物馆独特的鼎形建筑设计以及其丰富的收藏印象深刻;凡是到过重庆解放碑的人对已经相当现代化的都市建筑包围下的那座不太高但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纪念碑印象深刻;凡是到过北京的人对有着古老故宫和前卫鸟巢,传统与现代反差巨大的城市印象深刻……。在成都,人们能看到的历史遗留的城市文化景观可能也只能局限在宽窄巷子,离开了宽窄巷子,在成都可能很难再有能体现出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景观。而新的城市文化景观还没有形成特色,还无法代表成都的城市精神。
应该说,在成都值得一看的文化景观特别是新文化景观还是少了一些。而一些旧文化景观往往在城市的改造与升级中悄无声息地集体野死亡冶,如成都的大慈寺片区,文殊:片区、水井坊片区;以及象北京曾经成片的胡同、一些本来很有地域建筑特色的中小城市或小县城。现在,到处都矗立起大同小异的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现代化建筑、广场和文化公园,一些硕果仅存的保存稍好的旧城区、古镇现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目的地,如成都的宽窄巷子、洛带、黄龙溪等地。可以说,在成都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随大流而出现的千城一面的现象,使得成都本来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特点基本消失了,这应该说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而在欧洲的不少城市,这些曾遭受过两次世界大战炮火的城市的风采依旧,成片的传统建筑保护得相当好,给人感觉文化底蕴深厚。而在成都,经常老百姓口中的少城、皇城都已成为历史,让人心痛。
这里以城市景观雕塑(简称城雕)为例,说明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的一些问题。应该说,建国以后不少城市的城雕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比如,重庆的歌乐山主体雕塑,兰州的黄河母亲雕塑等等,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建国前的一些公共区域的名人雕塑,如南京、武汉、成都等地的孙中山雕塑、虽然在体量巨大的城市新建筑的包围下显得略小,但风采依旧。1982年,经文化部和建设部批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成立,随后全国各地也陆续成立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法制法规,但城雕的总体水平还是给人感觉有待于提高,主要的问题有:一是同质化现象突出;再是作品艺术感染力弱、视觉效果差。显然,中国的城市并不缺雕塑,但缺有着良好人文精神与技法水平的,能够很准确把握一座城市文化特色的好雕塑。
三、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
应该说,与中国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相比,文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的文化景观建设还有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归咎的原因很多,笔者就成都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归结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不够。
面对当今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经常是各自为政,这是对城市文化景观的整体规划重视不够。比如,城市景观雕塑和壁画显得杂乱无章,在城市中本来需要修生养息的地块盲目进行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在街道中乱立超大超宽的广告牌、有的商家店铺夜间的霓虹灯招牌五颜六色给人感觉凌乱而刺目。随着成都的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会形成各种新的文化景观,应该有前瞻性和总体规划。当然,应该看到一些好的现象,比如成都高新区的商业街区,对商铺招牌的尺寸、颜色、材料等方面都有所规划,这样既整体美观又能够节省开支。
其次,不尊重科学规律和艺术规律。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在前些年,城市文化景观喜欢搞形象工程,喜欢标新立异,喜欢“高大洋”风格,而忽视了功能性,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这助长了景观垃圾的泛滥。例如成都二环路人南立交桥下的民俗公园,本来立意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到人南立交桥的交通位置,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也没有足够的光线展现那里的成都民俗文化雕塑、壁画等,使人们不愿意也无法在那里停留休息,因此使得那里的景观荒废,商铺萧条。2004年,重庆市就拆除了一批个性丧失、艺术水准不高的垃圾雕塑,价值高达上千万元。③另外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上也有一些病态认识,认为只有通过花费巨额资金完成的作品才足以显示该城市的富庶与高贵。因而忽略了城市本来的文化内涵,这些都影响到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与发展。
四、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出现问题的对策
城市新文化景观建设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它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风貌与精神。城市的文化景观也是城市的一个剪影,通过固化城市的瞬间,传递城市的历史和理念。笔者认为,建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文化景观,要从实际出发,具有前瞻性,同时也要保持地域性。基于以上原因,可以找到一些对策。
(一)政府加强管理
建议设立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管理部门,而不是现在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各行其是。在日本,城市的景观设计细化到了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外观色彩的管理,而且这些机构拥有一票否决权。城市文化景观应当服从城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的要求,而且要与城市交通、市政管理、生态环境等统筹考虑。政府在制度上需要细化管理,加强一些重要景观项目的审批管理,在制度上可以借鉴西方的“艺术百分比计划”,规定任何建筑与设施项目的设计方案,必须投入5%的资金设计成公共性的城市文化景观,无论是雕塑、壁画,还是绿地、水池等。目前中国的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如广场、城雕,往往通过政府部门的专门立项,其他的建筑物或设施的设计方案中并没有强制性地做文化景观的规定。可以试想一下,城市的每一个建筑物或设施都有艺术的元素,这个国家的国民将生活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二)破除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好大喜功观念
近代的中国曾经积贫积弱,救亡图存与经济建设一直是国家的主旋律,文化的建设往往无力顾及。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所取得的经济成就在全世界有目共睹。而当经济实力增强以后,文化建设的大手笔投入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投资过亿的文化景观项目、过十亿的城市地标建筑已不在少数。但是,并不等于说所有的新城市文化景观建设花钱越多就越有水平,在全世界面前露脸的北京奥运会就提出了野勤俭办奥运冶的理念,实践证明,这也是一届相当成功的奥运会。一些大的城市公共文化景观往往需要大量的经费,虽然国家的总体经济水平不错,但还有很多民生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因此纳税人的钱财必须要爱惜,不能让一些城市文化景观项目成为一个无论是经济账、艺术账,还是在民生账、文化账都失算的项目。
(三)增加公众的话语权
优秀的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不但是城市文化的名片,也是对民众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教本。西方的一些古老教堂或文化遗迹,就可以看到普通的母亲带着小孩子去看去听。民众的互动是艺术作品的延伸,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应该看到中国普通民众与作品的互动或者话语权还太少,要解决城市公共文化景观的公共性问题,就必须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有理由相信,任何公共文化景观都不是艺术家与管理方的独语。
结语
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是物质化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加城市文化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每座城市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点,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因此在景观设计上要把这些可供表达的元素充分地挖掘和展现出来。因而在城市新文化景观的建设中要坚持旧城保存,新城另建的这一原则,要使经济指标让位于文化传统。我们可以预见,当雅典卫城上的帕提农神庙被拆除,那么这座城市将没有任何价值。
注释
①唐晓峰:《地理学与“人文关怀”》《读书》,1996年第1期。
②国家文物局:《文化景观及其它》[Z]
③刘天亮:《重庆对短命城雕说“不”》,《人民日报》,2007年7月24日。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资料库
返回版块3.37 万条内容 · 8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03J012-2环境景观-绿化种植设计论文简介:针对目前我国环境景观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有关这方面的工程设计越来越多,而从事这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学园林专业的不太懂建筑构造,学建筑 投稿网友:cuizx521 上传时间: 2013-04-12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