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一篇
关于热流密度质量流速书本中提到过这两个概念也只是一带而过,想咨询下各种不同制冷剂的热流密度和质量流速是否有不同具体的大概的量是在多少,(当然是在同一蒸发冷凝温度下进行的比较),还有这个引发出的对于回路数的确定也是一头雾水,回路到底是多好还是少好,我常常根据毛估的5m铜管1kw冷量进行试算的(当然不同的制冷剂不一样),比如20KW的翅片换热器需要100M铜管,那么我分多少路合适呢,单个回路太短来不及换热,单个回路太长过热度容易高?求各位高手详解谢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1)溶液浓度降低,可以预防结晶。
(2)进如吸收器溶液量增加,相当于增加了与冷剂蒸汽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制冷效果,但降低了吸收能力。
浓溶液直接进入吸收器:
(1)增加结晶可能性,吸收能力增强了,但吸收面积减小了。
一台机组溴化锂机组,合适得浓度,才能得到最高得效率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