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荷兰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治水力度

荷兰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治水力度

发布于:2007-08-24 18:12:24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地处莱茵河、马斯河和斯海尔德河下游入海口的三角洲,海岸线很长,受河流水道与海浪的影响很大,全国约2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莱茵河与马斯河是荷兰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前者由德国流入荷兰,后者经比利时进入荷兰,分别贯穿荷兰中部和东南部。

荷兰平均年降水量为770毫米,洪涝灾害主要来自西部北海的风暴潮,中部与东南部的莱茵河、马斯河的涨水,在历史上是一个洪涝和风暴潮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1953年2月,荷兰三角洲地区内河涨水与北海大潮同时暴发,洪水泛滥、圩堤决口数百处,20多万公顷农田、牧地受淹,大量房屋和其他财产遭受破坏。此后的40多年中,荷兰全国上下潜心治理河道、构筑拦海大坝,使得防洪减灾能力大大提高,但是,1993年和1995年莱茵河和马斯河再次暴发大范围洪水,从而对荷兰的防洪策略与河流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1995年的洪水使居住于莱茵河沿岸低洼地带的近257万户家庭不得不再度疏散。至此,荷兰政府和相关机构开始重新思考已沿用了几十年的河流堤防建设和加固计划的科学性。

分级管理 综合规划

历史的经验表明,随着防洪减灾水准的提高,环境与土地利用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在水治理工程中既要注意频发性洪涝灾害,也要研究洪水概率的降低很可能带来突发性的洪涝损失。同时,土地利用和提高防洪堤坝的相互作用,会使荷兰主要河道沿岸的环境与自然景观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高加固堤防,已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防洪减灾需要有新的观念,适应新的形势。

近年来,荷兰政府正在实践“依靠分级管理、综合规划,还河流以空间的防洪减灾新理念”,并不断完善与强化河流环境治理的责任分工,注重在流量的管理、河道的疏通、滩涂的维护等方面力争保证蓄洪排涝的最佳状态,运用先进的电脑数字自动控制系统随时达到动态的平衡。

荷兰政府对防洪减灾实行统一规划管理,由国家、省市和水董事会(或称水务局)实行三级责任制。具体工作由荷兰交通部、公共工程部和水资源部的水资源总局来部署。水资源总局在全国设有10个地区分局,负责国家管理的海岸江湖、主要运河、海口流量、存蓄状况监控,以及防洪、防潮大坝、大堤的建设,及维护工作和航运管理。省市政府水资源局负责制定区域和地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战略规划,制定省市水管理方案,负责地下水管理,确定水董事会的防洪和水管理任务,确定非国家管理的水体的功能。水董事会是一个非政府的、公众参与的、经济独立自主的组织,水董事会对辖区内的地表水资源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水董事会的主要工作之一是,运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区域和局部防洪排水系统,负责局部堤防的建设、维护及管理,农田、低地和运河的排水。

建立水利工程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促进水利建设与管理的良性运行。按照法律规定,荷兰每年用于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的经费必须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而近年来国家每年的实际投入已达40多亿欧元。荷兰之所以能够进行拦海大坝等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建立起先进的计算机数据监控江河水文网络和有效的防洪减灾系统,与拥有一套完整的、良性循环的投入和税费征收机制密不可分。其核心是,责任、权力和利益划分清楚,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各项经费投入中,防洪规划、环境保护和土地开发均以国家为主,水量管理由水董事会负责,水量监督靠水董事会和市政府把关。荷兰国家和省政府用于防洪和水管理的经费来源于国家预算,省市政府的水管经费来源包括其征收的地方税和水资源费等。而荷兰水董事会平均每年所征收的水利管理费和污染税约合10亿多欧元,全部用来进行区域和局部的防洪建设、相关环境改造和污水治理。除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外,经济上完全独立的水董事会,靠依法征税、以水治水的方法,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完成了大量的税务工程。

防洪预警 科学布局

不断完善的防洪预警和分析体系,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在荷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荷兰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备的雷达测雨站点,快速的洪水自动测报设施,先进的通信传输设备和布局合理的数据网络,不仅随时与周边国家密切沟通水文及气象变化情况,而且联合面向公众提供信息共享的服务。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系统的开发都是由政府委托科研单位、公司来完成的。使用部门只负责提出需求,系统建成后负责运行管理,并将大部分气象、水文、洪涝预报等防汛信息面向社会发布,既保证了数据的权威性、准确性,又体现了时效性和便捷性。

高度注重水利工程的质量与规划的科学性。按照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水环境安全的具体要求,在不断提高防洪设施功能的同时,注重规划的环保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做到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把预防和减灾作为规划、建设的核心内容。如将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与建造更加优美的环境紧密结合,积极采取“退田还河”并还河道以自然原貌的措施,在一些河道的布局上“舍直取弯”,拆除堤防、恢复洪泛区自然蓄水能力,保持水生动物适宜的生存条件,创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在营造优美环境的同时保持了水土,减缓了水流汇集时间,客观上起到了固本清源、减少洪灾的作用。

在处理洪涝预警情况时,以疏通、排涝为主,尽量减少多蓄水与高筑坝的措施,主要依靠已有的防洪工程保证安全,结合其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环境的影响。目前,荷兰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做好防洪工程的科学规划、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和灾害预警工作。其防洪工程科学规划的重点是,水利工程要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荷兰的做法是,通过政府法规来规划乡村防洪设施建设的结构布局,特别是根据地势条件划分乡村土地的农牧、蓄洪排涝区域。城市防洪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有效蓄水共建和排水网络,例如,在城市较低的地区或河道两岸滩地,开辟公园绿地、广场、集市、停车场等,平时为娱乐和集散场所,当暴雨来临、洪水泛滥时,这些场所与周边地区的河流、湖泊贯通,随时起到蓄洪、排涝的作用。荷兰政府还根据城市建设的特点,在防洪规划中规定城市的不透水面积最大不超过5%,这样可以加强排水能力,延长洪涝和降雨承载的时间,减轻城市遭受洪涝侵害的损失。


  • 山水之间
    山水之间 沙发
    荷兰这个国家从网上报道来看好象很危险呀,太靠近大海大洋了,慢慢地会被淹掉的.但是它的管理水的各项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2007-08-25 08:04: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谁能做滴灌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

滴灌系统控制面积300公顷左右,需要自动控制初步设计,对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不知那位高手能指点一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