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裂缝处理方法

裂缝处理方法

发布于:2012-12-21 15:59:21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方案一
① 凿去楼板上部找平层,清扫干净。
② 将待修补的砼表面清洗洁净,待干燥后用毛刷或排笔在裂缝处反复涂刷环氧树脂,每隔3min~5min涂一次,涂层厚度达1mm左右为止。
③采用1:2水泥沙浆摸面。
方案二
① 凿去楼板上部找平层,清扫干净。
② 用切割机将裂缝切开,凿成V形槽(见下图)
③ 具体做法按方案一第 ②条。
④ 按图布置钢筋
浇注C30细石砼,砼中参入2%~5%的膨胀水泥,砼浇注后4h内专人守护抹光,并派专人对砼进行养护。
方案三
① 凿去楼板上部找平层,清扫干净。
② 沿裂缝方向切开宽度为5mm~8mm的V形槽,具体做法按方案一第 ②条.
③ 沿楼板双向布置 φ8@150钢筋,具体布置见详图,钢筋嵌入墙内四周5cm。
④ 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浇筑楼板,厚度为5cm..
注:局部楼板面出现不规则细小裂纹采用方案一处理
楼板局部出现贯穿性裂缝采用方案二处理
楼板跨中出现贯穿性裂缝采用方案三处理
先来看看裂缝的分类: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受力裂缝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强度、板厚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是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它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早期的干缩裂缝在浇筑完成约2h~4h就会出现,部分温度裂缝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至半年内才出现。其中施工因素主要有板负筋保护层偏大(钢筋严重踩塌)、板底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或砂的氯盐含量超标。
  现在来分析各类裂缝的处理方法:
  (1) 对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不同品种混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性裂缝,须进行彻底处理,即将混凝土打掉重新浇筑。
  (2 )对受力产生的裂缝,可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如果对已影响到结构安全的楼板裂缝,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3 )对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处理如下: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对其它一般裂缝(宽度在0.05mm~0.2mm之间)的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封闭以恢复观感即可。(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3、对当裂缝(宽度大于0.2mm)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4、对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或在板面用环氧树脂液灌缝封闭(作一层防水也行),在板底用碳纤维布粘贴成井字形,间距同布宽。
  5、对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处理方法也为: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6、对通长、贯通与非通长、贯通裂缝共同组成数量又多时板底只有纵横都粘贴。
三、混凝土楼板非结构裂缝的处理方案
根据非结构裂缝的性质,提出以下处理方案: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龟裂的,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 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表面宽度≤0.3mm、深度不大、条数较多的裂缝,可以在裂缝表面涂刷环氧浆液;
5、表面宽度>0.3mm的裂缝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采用环氧胶凝防水材料封缝灌浆处理。
6、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前住宅工程混凝土楼板和填充墙出现裂缝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我公司的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
  1.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2.横向裂缝: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3.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
  4.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6.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 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1.设计方面
  1.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2 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3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mm~20mm。)
  1.4 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1.5 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商品混凝土原因
  2.1 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2 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3 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3 施工原因
  3.1 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3.2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3.3 冬时期间受冻。
  3.4 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3.5 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3.6 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三 防止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设计方面
  1.1 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配筋率,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1.2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
  1.3 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2.施工方面
  2.1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混凝土断而筋不断。
  2.2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混凝土时设置马道,不踩负筋。
  2.3 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
  2.4 在预埋电线管下加钢丝网,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
  2.5 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
  2.6 混凝土达不到1.2mpa 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
  3 搅拌站方面
  3.1 保证按设计的坍落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
  3.2 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科学合理。
  3.3 减缩剂不久将面市,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后可减少收缩裂缝。
   四、楼板混凝土裂缝处理
  4.1 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可采用6202胶泥等封闭。
  4.2 裂缝宽度大于0.3mm 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做法如下:
  (1) 凿缝:沿裂缝进行剔凿,根据开裂情况凿出宽、深各15mm~20mm 的v型槽。
  (2) 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
  (3) 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
  (4) 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
  (5)灌浆:配制灌浆液注入灌浆器,由空压机加压0.2mpa ,从一端灌浆嘴起进行灌浆,一般从邻近灌浆嘴溢出灌浆液后停止灌浆,并封闭灌浆嘴,依次进行下次灌浆。
  (6) 拆嘴,封闭灌浆嘴。
  

[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2-12-22 21:28 编辑 ]

全部回复(4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那谁谁
    那谁谁 沙发
    受用了,谢谢楼主
    2014-10-15 10:16: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oshizcz2014
    woshizcz2014 板凳
    好东西 我喜欢aaaaaaaa
    2014-10-15 09:55: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3 万条内容 · 153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竣工资料内容要点

第一部分 开工前资料1、 中标通知书及施工许可证2、 施工合同3、 委托监理工程的监理合同4、 施工图审查批准书及施工图审查报告5、 质量监督登记书6、 质量监督交底要点及质量监督工作方案7、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8、 施工图会审记录9、 经监理(或业主)批准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10、 开工报告11、 质量管理体系登记表1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13、 技术交底记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