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顺时针Vs逆时针

顺时针Vs逆时针

发布于:2007-08-13 14:55:13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在你看来,下面图像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呢还是逆时针呢??
每个人看来都是不一样的

顺时针的话,属于是用右脑较多的类型
逆时针属于是用左脑较多的类型
大部分人的眼里是逆时针方向转动,但也有人看来是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顺时针的情况,女性比男性多~~
逆时针转动的,突然变成顺时针的话,IQ是160以上!!!!

试试吧!~

1186988153055.gif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clx.009
    cclx.009 沙发
    你盯上看个十分钟就有结果了,一会是顺时针一会是逆时针的
    多盯一会就可以了

    不过说实在,这个女人的身材还算可以呀,正。。。。
    呵呵
    2007-09-03 19:57: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gj1207
    wgj1207 板凳
    从上往下看和从下往上看是不一样的。
    2007-09-03 19:07: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

“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丹纳《艺术哲学》)在世界古典园林类型中,有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育化在中华文化的肥壤沃土中的中国园林则是以“可居可游”的自然山水园为基本类型。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得自然之道,获得人之精英,生成艺术生命,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美意象。“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明·张潮《幽梦影》)“文人园是主观的意兴、心绪、技巧、趣味和文学趣味,以及概括创造出来的山水美。”(汪菊渊《中国园林》)中国人这种深沉的山水自然意识,使中国园林成为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自然山水园   中国的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与美学意念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纯任自然与天地共融的世界观的反映。   中国古代哲学宣扬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命题,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体验自然与人契合无间的一种精神状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于“天”的认识并不一致,殷周时代的“天”有时指超自然的至上神(人格神)。春秋战国时代的“天”,已经由至上神过渡到自然之天,即自然界的苍苍天空。宋明时期,唯物主义思想家以“气”讲天,指物质世界之总体;唯心主义思想家以“理”讲天,指最高原理、最高理念。对“天人合一”的内容所指也不同,如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含牵强附会内容;宋·张载的“天人合一”,主要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认为天地犹如父母,天地与人都是气所构成,天地的本性与我的本性也是统一的,人民都是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清·王船山强调“天人合一”并不在于外形和表面的同一,而关键在于一种“道”和“规律”的合一。总之,“天人合一”精神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言行、人格理论,渗透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   道家主张“以人合天”,提出“法自然”、“法天贵真”,儒家探究“以天合人”,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遂成为“艺术的宇宙模式”(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