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设计 \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

建筑节能——中国节能战略的必然选择

发布于:2007-08-13 12:14:13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2010、2020年的建筑节能目标

   2010年建筑节能目标

  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以大中城市为先导,2010年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实施上述标准全面到位。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率为65%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通过示范倡导,推动村镇居住建筑实施节能率50%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供热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居住及公共建筑的集中采暖按热表计量收费的工作在大城市普遍推行,在小城市试点。

  编制并实施节能率为50%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在充分调醒研究的基础上,以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为先导,以高耗能建筑和热环境差的建筑为重点,结合城市改建,在大中小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要求大城市到2010年完成应改造建筑面积的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

  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地下水、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累计建成太阳能建筑8000万平方米,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建筑500万平方米。至2010年,新建建筑累计节能1.6亿tce,既有建筑节能0.6亿tce,共计2.2亿tce,其中节电3200亿kwh,削减空调高峰负荷3500kw;累计减排CO25.9亿吨,其中新建建筑4.2亿吨,既有建筑1.7亿吨。

  2020年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编制出覆盖全国范围的配套的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运行和检测标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设备及系统标准,用于新建和改造居住和公共建筑,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及家用电器等能耗在内。所有建筑节能标准得到全面实施。

  2010~202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实施节能率为65%的建筑节能标准,2015年后,部分城市率先实施节能率为75%的建筑节能标准。2015年前供热体制改革在采暖地区全面完成,集中供热的建筑均按表计量收费。集中供热的供热厂、热力站和锅炉房设备及系统基本完成成技术改造,与建筑采暖系统技术改造相适应。

  大中城市基本完成既有高耗能建筑和热环境差建筑的节能改造。小城市完成既有高耗能建筑和热环境差建筑改造任务的50%,农村建筑广泛开展节能改造。累计建成太阳能建筑1.5亿平方米,其中采用光伏发电的500万平方米,并累计建成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建筑2000万平方米。

  至2020年,累计节能量新建建筑15.1亿tce,既有建筑5.7亿tce,共计节能20.8亿tce,其中包括节电3.2万亿kwh,削减空调高峰用电负荷8000万kw;累计减排CO2新建建筑40.2亿吨,既有建筑15.2亿吨,共计减排CO255.4亿吨。

政策措施

   法律法规

  要建立和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其中的关键是全国人大对《节约能源法》进行补充修改,由国务院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如果《节约能源法》能够加上推进建筑节能关键性内容,如果《建筑节能管理条例》能够颁布,一系列相关法规规章、激励政策与标准就有了依据并能得到有效实施,建筑节能工作将由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可依法推进和监督建筑节能工作。届时,建筑节能将不仅是一般提倡和号召,而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公民的执法行为。当前有节能标准不依,违反强制标准也无人追究,又无任何激励政策等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影响必然是长远的,效果必然是巨大的。

  经济激励政策

  有位德国专家在他提出的中国建筑节能建议书中,用形象的语言作比喻。他说,搞建筑节能就是要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缺一不可。当然,所谓大棒,就是强制性的法规标准和征税;而所谓胡萝卜,则是优惠政策。没有优惠政策,建筑节能就难以开展;只有两手抓,才能势如破竹。

  为此,建议对不执行节能标准的新建(或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或者建筑能源消费税,税率仍为总投资额的5%;对节能建筑则实行零税率政策。

  为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北方采暖地区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可结合热价改革,从采暖费的降低部分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补助。按产权单位、住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补助各1/3的比例分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所需资金由产权所有者自筹资金解决。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贴息补助,贴息费用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解决。对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由当地政策根据国家的总体安排定出期限,在最终期限内,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补助分时段递减;超过最后期限,征收能源特别消费税。

  国家建立城市热网改造专项资金,以引导北方城市热网改造。北方采暖地区现有城市热力管网和热源系统的改造所需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和热力企业自筹解决。国家专项资金为补贴性质,主要用于引导和启动热网改造。

  为了鼓励生产和采用节能门窗和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经认证合格的节能门窗、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减半征收产品增值税。

  制定推广节能空调、燃气空调和冷热电联产的具体措施;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建筑耗能器具的经济激励机制。

  组织管理

  应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建筑能效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人员,稳步推进。

  鉴于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与供热体制改革是政府实施公共服务、强化资源节约战略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职能,三者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建议在机构建设中通过职能调整,整合到一起,以便共同推进。在新一届各级政府机构的“三定”方案中,应明确该项工作的相应主管机关、职能、编制、预算等。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领导,落实管理机构,落实岗位和人员,逐级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节能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节能墙体、屋顶以及门窗,特别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和高效节能窗技术,包括用粘贴、钉挂、浇入和涂抹等方法固定高效保温材料的多种外墙外保温技术,以及采用中空密封玻璃、低发射率玻璃、充惰性气体玻璃以及断桥合金窗框、复合塑料窗框和活动外遮阳帘等多种节能窗技术。开发各种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高性能建筑玻璃及其应用技术。

  高效率的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对供热厂、热力站、锅炉房和供热管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结合供热体制改革,开发和应用采暖温度控制与热量计量技术,包括采用温控阀、热量表、热量分配计的双管或单管采暖系统技术。开发利用多种能源、不同规模的集中式供冷系统。发展燃气空调及热电冷联产联供。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适用技术。根据既有建筑不同的建筑构造和使用条件,开发对其墙体、门窗、屋面和采暖空调照明设备和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多种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关键是处理好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关系,并积极推广应用。

  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太阳能供热制冷成套技术,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供热制冷技术等。

  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以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有效实施。开发建筑用能计算分析软件,用于计算在不同气象条件、不同建筑和设备状况和不同使用工况下的能源消耗。

  国家和地方应安排专项基金,支持建筑节能技术进步;制定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发展规划,组织建筑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合,研究发展前景良好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各地建设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示范小区。

  能效标准和标识

  加强终端能耗管理,研究并建立我国节能建筑评定体系,选取试点城市和试点住宅小区,实施节能住宅建筑能耗性能评定;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家用电器和照明器具的强制性能效标准,把好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家用电器和采暖空调、照明器具的能源利用效率,限制并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制定和实施超前性能效标准,积极引导生产企业主动提高产品能效,加快节能技术进步。进一步规范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提高节能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的接受程度。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ljb-1964-04
    ljb-1964-04 沙发
    2010年建筑节能目标

      新建建筑分步骤普遍实施节能率为50%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以大中城市为先导,2010年前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实施上述标准全面到位。北京、天津等少数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率为65%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通过示范倡导,推动村镇居住建筑实施节能率50%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

      供热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居住及公共建筑的集中采暖按热表计量收费的工作在大城市普遍推行,在小城市试点。

      编制并实施节能率为50%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在充分调醒研究的基础上,以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为先导,以高耗能建筑和热环境差的建筑为重点,结合城市改建,在大中小城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要求大城市到2010年完成应改造建筑面积的25%,中等城市达到15%,小城市达到10%。

      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地下水、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累计建成太阳能建筑8000万平方米,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建筑500万平方米。至2010年,新建建筑累计节能1.6亿tce,既有建筑节能0.6亿tce,共计2.2亿tce,其中节电3200亿kwh,削减空调高峰负荷3500kw;累计减排CO25.9亿吨,其中新建建筑4.2亿吨,既有建筑1.7亿吨。

      2020年建筑节能远景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编制出覆盖全国范围的配套的建筑节能设计、施工、运行和检测标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设备及系统标准,用于新建和改造居住和公共建筑,包括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及家用电器等能耗在内。所有建筑节能标准得到全面实施。

      2010~202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实施节能率为65%的建筑节能标准,2015年后,部分城市率先实施节能率为75%的建筑节能标准。2015年前供热体制改革在采暖地区全面完成,集中供热的建筑均按表计量收费。集中供热的供热厂、热力站和锅炉房设备及系统基本完成成技术改造,与建筑采暖系统技术改造相适应。

      大中城市基本完成既有高耗能建筑和热环境差建筑的节能改造。小城市完成既有高耗能建筑和热环境差建筑改造任务的50%,农村建筑广泛开展节能改造。累计建成太阳能建筑1.5亿平方米,其中采用光伏发电的500万平方米,并累计建成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建筑2000万平方米。

      至2020年,累计节能量新建建筑15.1亿tce,既有建筑5.7亿tce,共计节能20.8亿tce,其中包括节电3.2万亿kwh,削减空调高峰用电负荷8000万kw;累计减排CO2新建建筑40.2亿吨,既有建筑15.2亿吨,共计减排CO255.4亿吨。

      政策措施

      法律法规

      要建立和健全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其中的关键是全国人大对《节约能源法》进行补充修改,由国务院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如果《节约能源法》能够加上推进建筑节能关键性内容,如果《建筑节能管理条例》能够颁布,一系列相关法规规章、激励政策与标准就有了依据并能得到有效实施,建筑节能工作将由此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可依法推进和监督建筑节能工作。届时,建筑节能将不仅是一般提倡和号召,而成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和公民的执法行为。当前有节能标准不依,违反强制标准也无人追究,又无任何激励政策等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影响必然是长远的,效果必然是巨大的。

      经济激励政策

      有位德国专家在他提出的中国建筑节能建议书中,用形象的语言作比喻。他说,搞建筑节能就是要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缺一不可。当然,所谓大棒,就是强制性的法规标准和征税;而所谓胡萝卜,则是优惠政策。没有优惠政策,建筑节能就难以开展;只有两手抓,才能势如破竹。

      为此,建议对不执行节能标准的新建(或改建、扩建)民用建筑工程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或者建筑能源消费税,税率仍为总投资额的5%;对节能建筑则实行零税率政策。

      为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北方采暖地区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可结合热价改革,从采暖费的降低部分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补助。按产权单位、住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补助各1/3的比例分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所需资金由产权所有者自筹资金解决。在规定期限内,予以贴息补助,贴息费用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解决。对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由当地政策根据国家的总体安排定出期限,在最终期限内,建筑节能改造专项基金补助分时段递减;超过最后期限,征收能源特别消费税。

      国家建立城市热网改造专项资金,以引导北方城市热网改造。北方采暖地区现有城市热力管网和热源系统的改造所需资金,主要由银行贷款和热力企业自筹解决。国家专项资金为补贴性质,主要用于引导和启动热网改造。

      为了鼓励生产和采用节能门窗和建筑保温(隔热)材料,经认证合格的节能门窗、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减半征收产品增值税。

      制定推广节能空调、燃气空调和冷热电联产的具体措施;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建筑耗能器具的经济激励机制。

      组织管理

      应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提高建筑能效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发展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人员,稳步推进。

      鉴于建筑节能、墙体材料革新与供热体制改革是政府实施公共服务、强化资源节约战略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职能,三者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建议在机构建设中通过职能调整,整合到一起,以便共同推进。在新一届各级政府机构的“三定”方案中,应明确该项工作的相应主管机关、职能、编制、预算等。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领导,落实管理机构,落实岗位和人员,逐级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确保预定目标的实现。

      节能技术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节能墙体、屋顶以及门窗,特别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和高效节能窗技术,包括用粘贴、钉挂、浇入和涂抹等方法固定高效保温材料的多种外墙外保温技术,以及采用中空密封玻璃、低发射率玻璃、充惰性气体玻璃以及断桥合金窗框、复合塑料窗框和活动外遮阳帘等多种节能窗技术。开发各种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高性能建筑玻璃及其应用技术。

      高效率的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集中供热为主导、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城镇供热采暖系统。对供热厂、热力站、锅炉房和供热管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结合供热体制改革,开发和应用采暖温度控制与热量计量技术,包括采用温控阀、热量表、热量分配计的双管或单管采暖系统技术。开发利用多种能源、不同规模的集中式供冷系统。发展燃气空调及热电冷联产联供。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适用技术。根据既有建筑不同的建筑构造和使用条件,开发对其墙体、门窗、屋面和采暖空调照明设备和系统进行节能改造的多种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技术。关键是处理好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关系,并积极推广应用。

      可再生能源供热制冷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太阳能供热制冷成套技术,水源热泵、地源热泵供热制冷技术等。

      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以保证建筑节能标准的有效实施。开发建筑用能计算分析软件,用于计算在不同气象条件、不同建筑和设备状况和不同使用工况下的能源消耗。

      国家和地方应安排专项基金,支持建筑节能技术进步;制定建筑节能技术政策和发展规划,组织建筑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合,研究发展前景良好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各地建设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示范小区。

      能效标准和标识

      加强终端能耗管理,研究并建立我国节能建筑评定体系,选取试点城市和试点住宅小区,实施节能住宅建筑能耗性能评定;组织制定、修订和实施家用电器和照明器具的强制性能效标准,把好市场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家用电器和采暖空调、照明器具的能源利用效率,限制并淘汰落后的高耗能设备;制定和实施超前性能效标准,积极引导生产企业主动提高产品能效,加快节能技术进步。进一步规范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提高节能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的接受程度。


    2007-08-13 12:16: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jb-1964-04
    ljb-1964-04 板凳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时期,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目前我国建设高潮持续不断,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可见建筑规模极其巨大。遗憾的是,不仅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2002年全国空调高峰负荷已达到4500kwh,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建成后的满负荷出力。这种只考虑眼前短期利益,放肆浪费能源的行为普遍存在。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tce(吨标准煤),超过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问题相当严重,情况十分紧迫,建筑节能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定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tce,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kwh(大约接近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由此造成的能源紧张状况必将大为缓解。如果再加大工作力度,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给予高度重视,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范围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2/3左右。

      房屋建筑规模

      我国房屋建筑规模十分巨大,近几年每年建成房屋达16亿~20亿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国历史上,这几十年是房屋建设高潮期,这段高潮过后,很可能不会再度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城镇化将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1世纪头20年内,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2002年底共计为388亿平方米,其中城市131.8亿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为519亿平方米,其中城市171亿平方米;估算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86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为261亿平方米。

      建筑能耗现状及展望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建筑能耗数量十分巨大,所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升高。

      目前,全世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30%,其中住宅能耗约为商用建筑的2倍。建筑能耗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甚大,工业化国家建筑能耗占全球建筑能耗总量的52%,东欧和前苏联占25%,发展中国家占23%。我国建筑能耗比例也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升。

      近几年,建筑能耗增长幅度较小,是由于许多家庭炊事和热水用能由煤炭改为燃气或电,能源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炊事、热水用能有所减少,抵消了一部分其他建筑能耗的增加量。建筑能耗中,以采暖、空调用能所占比例较大,照明、家电用能也在不断增加。

      今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与节能工作进展关系甚大。尽管我国人均建筑能耗将成倍增加,但由于发展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美国1999年建筑能耗为12.5亿tce,人均建筑能耗458tce,约为中国人均建筑能耗的16倍。我国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这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

      空调制冷与采暖高峰负荷

      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是造成电力负荷峰谷差最主要的因素。2002年全国各电网空调制冷负荷共达4500万kw,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尽管加紧进行电力建设,2003年夏季,高温酷暑,多数电网负荷连创历史新高,全国电网差不多全面告急,至少有10个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由于空调制冷的日益普及,预计到201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将增加一倍以上,即达到约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预计到202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还要再翻一翻,达到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因此,电力系统的峰谷差问题将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抓紧建筑节能,认真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建筑冬暖夏凉,舒适性大为提高,空调负荷可降低一半,电力建设投资也可大为减少,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可大大提高,安全运行也更有保障。

      差距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衡量建筑热工性能的主要指标。根据建筑标准要求,不仅新建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越来越好,还对既有建筑进行了大规模高标准的节能改造。同时,还在建筑比一般标准能耗低得多的超低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包括住宅和商用建筑,其中许多利用了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我国目前虽然发布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也只有京、津、唐山等少数城市执行得较好,山东等省也有较大进展,而大多数地区只是局部执行,有些地区甚至完全没有执行。大体上说,与发达国家对比,我们的外墙、屋顶单位面积能耗为它们的3-5倍,窗户能耗为它们的2-3倍。

      当然,中外建筑有其各自的特点:发达国家住宅中独户住宅、联户住宅很多,体形系数(建筑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容的体积之比)较大,这类建筑能耗相对较高;而我国住宅以多层、高层公寓式建筑居多,体形系数较小,即冷天散热面积相对较小,在大体相同的围护结构保温条件下,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计,大约只要用一半的采暖能源。从节能的角度看,我国的建筑较为有利。

      建筑能耗

      近30年来,发达国家致力于建筑节能,一步一步抓,越抓越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减排温室气体,要求更高,在建筑热舒适性继续改善的前提下,单位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量进一步减少。而我国到2002年只在城市中累计建成节能建筑2.3亿平方米(包括节能率30%及50%的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建筑面积的2.1%,其中约有一半建在北京和天津。因此,从总体上说,我国现在的建筑能耗水平与传统建筑相比变化并不大,有些地方甚至还不如以往的传统建筑。

      节能潜力分析

      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潜力

      我国城乡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源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的建筑节能要求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已经编制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是在原有能耗基础上,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提高设备和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做到节能50%的。按照标准建造的节能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提高了建筑热舒适性,做到冬暖夏凉。这些标准都已经通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在,就是要通过执行节能标准把节能潜力挖掘出来。应该说,这只不过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第一步。当前的问题是起步十分艰难。尽管好些地方认真执行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标准,仍有不少地区把这些节能标准当做“耳旁风”,不予理会,或者敷衍应付一下了事。如果这种情况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就无从谈起。这是当前问题的关键。当然,即使做到了节能50%,与发达国家目前要求的能耗水平相比,仍然高得多,按照发达国家当前节能标准,还会有再节能50%甚至更多的潜力,这是后话。在2020年以前,只能希望首先把节能50%的标准贯彻执行好,新建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建造,既有建筑有计划地每年按标准改造一批,逐步增加到每年能改造3~4亿平方米。这样做的结果,其效益将极为显著。在工作进展良好的条件下,2010年以后再逐步在各地实施节能65%和75%的标准,节能成果就将更大了。

      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经济实用、切合实际的节能措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投资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约为80~120元/平方米,一般可以通过产生的节能效益在5年左右得到回收。公共建筑由于能源费用要高得多,尽管单位建筑面积节能投资会高一些,其节能效益会更为显著。

      还要看到,由于建筑能耗减少,即采暖空调照明负荷相应减少,因而所需设备容量减小,新建建筑可以减少这部分初始投资,改造既有建筑则可将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负荷移用于其他建筑。在节能50%的情况下,设备容量相应减少50%,可见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住宅家用电器节能潜力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住房面积的扩大,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类型增多,拥有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国家用电器的能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节能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家用电器能效标准,新标准以节能技术为基础,规定各类家电产品的最低能效限定值,由此可测算出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和节能量。节能量等于某种产品基年总用电量乘以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

    2007-08-13 12:15: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绿色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4.25 万条内容 · 1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节能建筑才是有生命的

简介:究竟怎样的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的可持续性”被中、德专家公推为“生态建筑”的基本衡量指标。关键字:节能,建筑  “一个蜗牛背上的壳是有生命的,但如果用蜗牛壳这个形态来造房子,房子可能就是死的。很多房子你看不到它传递‘物质’以外的信息,没有亲切感,也没有距离感,不吸引你,也不拒绝你,死气沉沉。究竟什么是有生命?建筑模仿了自然界的形态就会有生命了吗?”国际建筑创新协会主席哈韦尔·皮奥斯(JavierPioz)曾经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设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