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浅谈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发布于:2007-08-08 12:18:08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本文摘自中国建筑劳务网http://www.zgjzlww.com/

 摘 要: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结构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使得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现状的介绍,从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方面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及其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混凝土作为土建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其强度不断提高。但是,在提出高强度的同时,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也愈来愈被人们所关注。
  
  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20~30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
  
  我国建设部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 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海港码头一般使用10年左右就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
  
  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宏大,投入资金每年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约30~50 年后,这些工程将进入维修期,所需的维修费或重建费用将更为巨大。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问题,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 年的高潮,这个高潮可能不用很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因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尽量减少维修重建费用是建筑行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1 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其破坏机理
  
  1.1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设计寿命周期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而不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即指混凝土在抵抗周围环境中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下,仍能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不仅仅包括结构的安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抗渗性。即指混凝土抵抗水、油等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的性能。抗渗性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抗渗性控制着水分渗入的速率,这些水可能含有侵蚀性的化合物,同时控制混凝土受热或受冷时水的移动。二是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抵抗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性的能力。在寒冷地区,尤其是在接触水又受冻的环境下的混凝土,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冻性能。三是抗侵蚀性。混凝土暴露在有化学物质的环境和介质中,有可能遭受化学侵蚀而破坏。一般的化学侵蚀有水泥浆体组分的浸出、硫酸盐侵蚀、氯化物侵蚀、碳化等。四是碱集料反应。某些含有活性组分的骨料与水泥水化析出的KOH和NaOH 相互作用,对混凝土产生破坏性膨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100年,但实际中有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年,有的甚至在使用几年后即需要维修,这就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低(不足)造成的。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错综复杂,除去社会因素、人为因素外,技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2.2 混凝土的碳化
  
  混凝土的碳化又称为混凝土的中性化,几乎所有混凝土表面都处在碳化过程中。它是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作用,使其成分、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使用机能下降的一种很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混凝土碳化本身对混凝土并无破坏使用,其主要危害是由于混凝土碱性降低使钢筋表面在高碱环境下形成的对钢筋起保护作用的致密氧化膜8 钝化膜9 遭到破坏,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使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同时,混凝土的碳化还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这些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和结构的破坏。所以说,混凝土的碳化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密切相关,是衡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的重要指标。
  
  1.2.2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浆和粗骨料组成的毛细孔多孔体。在拌制混凝土时,为了得到必要的和易性,加入的拌和用水总要多于水泥的水化水,这部分多余的水便以游离水的形式滞留于混凝土中形成连通的毛细孔,并占有一定的体积,另外,还有一些水泥水化后形成的胶凝孔。这种毛细孔的自由水就是导致混凝土遭受冻害的主要因素,因为水遇冷冻结成冰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当混凝土处于饱水状态时,毛细孔中的水结冰,胶凝孔中的水处于过冷状态,这样使得胶凝孔中的水向毛细孔中冰的界面处渗透,于是在毛细孔中又产生一种渗透压力。此外,胶凝孔向毛细孔渗透的结果必然使毛细孔中冰的体积进一步膨胀。由此可见,处于饱水状态的混凝土受冻时,其毛细孔壁同时承受膨胀和渗透两种压力。当这两种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开裂。在反复冻融循环后,混凝土中的裂缝会互相贯通,其强度也会逐渐减低,最后甚至完全丧失,使混凝土由表及里遭受破坏。
  
  1.2.3 侵蚀性介质的腐蚀
  
  在各种侵蚀性介质如酸、碱溶液等作用的环境下,侵蚀性介质对混凝土产生腐蚀,最终可能导致结构破坏。
  
  在冬季,为保证公路交通的畅通,道路养护人员向道路、桥梁及城市立交桥等撒盐或盐水,以化雪和放冰,这使得氯离子进入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在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暴露条件中,氯化物是最危险的侵蚀介质,应引起高度重视。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腐蚀钢筋的机理,一是破坏钝化膜,氯离子进入混凝土到达钢筋表面,吸附于局部钝化膜处时,使该处呈酸性,从而破坏了钢筋表面的钝化膜;二是形成腐蚀电池,腐蚀电池作用的结果使得钢筋表面产生蚀坑,且蚀坑发展十分迅速;三是去极化作用,氯离子不仅促成了钢筋表面的腐蚀电池,而且加速了电池的作用,即凡是进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会周而复始地起到破坏作用,这也是氯离子危害的特点之一。
  
  1.2.4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被许多专家称为混凝土的“癌症”。碱集料反应是指混凝土集料中某些活性矿物与混凝土微孔中的碱溶液产生的化学反应。碱主要来源于水泥熟料、外加剂,集料中活性材料主要是SiO2和硅酸盐、碳酸盐等。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分为3种:碱—硅反应,碱—碳酸盐反应和碱—硅酸盐反应。其中碱—硅反应最为常见。碱集料反应产生的碱—硅酸盐等凝胶遇水膨胀,将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膨胀应力,从而引起混凝土开裂。混凝土集料在混凝土中呈均匀分布,故裂缝首先在混凝土表面无序、大量产生,随后将加速其他因素的破坏作用而使混凝土耐久性迅速降低。
  


  • abrong
    abrong 沙发
    写的不错,你怎么认为呢
    中国一直在讲可持续发展,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儿子要为老子埋单啊
    2009-07-18 17:27: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 万条内容 · 152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基础降水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基础降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