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08-08 12:09:08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现实情况表明,水资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还有一定的潜力;如果不尽快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全面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城市将面临水危机的严重威胁。这方面,党和政府的方针应是:以节水为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这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方针,根据我国城市与工业节水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及关键技术。
1 对策
1.1 把节约用水放在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问题的优先地位,并作为一项国策,大力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以节水为先,即将节水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首要对策。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度看,节约用水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应通过坚持不懈的节水宣传教育,在全民中树立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使节水成为全民行动和社会风尚,使我国逐步成为节水型社会的国度,其潜在作用是深远的。
应特别注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节水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
1.2 加强全国城市与工业节水工作统一领导与管理
城市与工业节水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与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应实行在全国水资源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各有关行政与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以克服目前存在的政出多门、管理松驰、无序状态,使节水工作纳入科学的、以全局利益为重的统一协调的管理轨道。
1.3 全面制定和实施城市与工业节水规划与计划
在科学分析评价全国、各地区和城市水资源条件与用水(节水)状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城市和工业生产用水特点,自上而下地制定全国及各地区的城市与工业近远期节水规划。规划应明确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节水目标、节水指标、节水计划与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应将节水规划纳入相应的国民经济规划或经济建设发展计划、分步实施。节水规划目标或计划指标应列入相应国民经济统计序列,定期审查公布。
1.4 加强立法,统一制定有关节约用水的法律、法令和条例规定等,建立相应的节水技术法规体系
依法治水管水,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水的统一立法,是改变目前“多龙治水”、政出多门而又无法可依、管理松驰的无序的状态,将节水工作纳入法制轨道的重要步骤。随节水工作的深入发展,原有技术法规在数量和技术上已日显不足,为此须从我国国情、城市与工业行业实际情况和节水实践经验出发,制定一系列有关节水的技术法规体系,包括标准、规范、规程、方法、指标、规定等,使之与节约用水的有关法律、法令和条例等配套实施,以便将节水工作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其中至少应包括:
(1)基础性节水技术法规,如名词术语定义,节水考核指标定义、计算方法,节水指标体系等;
(2)节水统计数据与考核指标的上报、审核规程及分析评价制度;
(3)水量平衡测试方法、规程;
(4)企业用水合理化分析评价方法及实施办法;
(5)循环用水和冷却塔使用管理规定;
(6)城市与工业废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规定;
(7)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系统及废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系统水质指标;
(8)节水装置、器具使用规定;节水装置、器具质量审查标准、方法及审查办法。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2.8 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节水器具采用节水器具,一般可节水10%~30%。
我国目前节水器具多处于低水平、盲目、重复研制开发状态,近10年来几无进展,质量低劣,因此有必要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开发,其重点是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繁、易造成浪费的用水器具。例如,开发推广小容量(6 L)或无“介质”的成套卫生洁具、限压节流水龙头、延时自闭水龙头、冷热水洗浴水龙头等。应坚持对节水器具的基本要求。
2.9 加强对重要节水问题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提高节水工作水平和节水效益
节约用水是关系到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大事,属跨行业(专业)的综合技术领域。很多节水问题的决择,都须从技术、经济、社会以至政策等方面权衡利弊、得失,而技术经济方法则是在这类问题的多方案比较中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当前,对下列有关节水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意义,例如:
· 地区或城市范围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地区或城市在长距离调水与节约用水之间的权衡;
· 地区或城市节水潜力分析、节水目标的确立、节水基本对策的制定及其定量评价;
· 城市节水规划的制定;
· 地区、城市或企业范围,循环用水、污(废)水回用及低质水或海水利用中的利弊权衡;
· 循环冷却水系统状态优化控制;
· 污(废)水回用方式——直接回用与间接回用的选择与协调;
· 污(废)水直接回用范围规模与水质指标;
· 城市群污(废)水回用与流域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分析;
· 城市水费体制(水价)研究;
· 节约用水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本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回复 举报
近期可结合工业企业改革、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快工艺节水步伐。从长远考虑,应注重下列因素对工业节水的影响:
(1)经济规模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生产工艺方法、技术、流程与装备的发展进步;
(3)原料路线与政策的改进或改变;
(4)清洁生产技术的实施;
(5)工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
(6)市场因素变化。
以上因素都可对工业生产用水情况产生深远影响,而且从发展趋势看绝大多数因素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不断地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水污染,致使单位产品(或产值)用水量、取水量逐渐减小,使水环境得以改善。对此,应按行业开展专门研究。
2.8 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节水器具采用节水器具,一般可节水10%~30%。
我国目前节水器具多处于低水平、盲目、重复研制开发状态,近10年来几无进展,质量低劣,因此有必要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开发,其重点是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繁、易造成浪费的用水器具。例如,开发推广小容量(6 L)或无“介质”的成套卫生洁具、限压节流水龙头、延时自闭水龙头、冷热水洗浴水龙头等。应坚持对节水器具的基本要求。
2.9 加强对重要节水问题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提高节水工作水平和节水效益
节约用水是关系到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大事,属跨行业(专业)的综合技术领域。很多节水问题的决择,都须从技术、经济、社会以至政策等方面权衡利弊、得失,而技术经济方法则是在这类问题的多方案比较中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当前,对下列有关节水问题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意义,例如:
· 地区或城市范围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地区或城市在长距离调水与节约用水之间的权衡;
· 地区或城市节水潜力分析、节水目标的确立、节水基本对策的制定及其定量评价;
· 城市节水规划的制定;
· 地区、城市或企业范围,循环用水、污(废)水回用及低质水或海水利用中的利弊权衡;
· 循环冷却水系统状态优化控制;
· 污(废)水回用方式——直接回用与间接回用的选择与协调;
· 污(废)水直接回用范围规模与水质指标;
· 城市群污(废)水回用与流域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分析;
· 城市水费体制(水价)研究;
· 节约用水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本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转自:水工业科技与产业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