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7-07-30 16:14:30
来自: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复制转发]
提起节约用水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城市里哗哗流淌的水龙头无人问津,想到的是工矿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污水四溢。但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副司长李远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一样,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难点也在农村。
李远华分析认为,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用水群体,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建设节水型社会将失去基础。当前,农村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五大难题。
难在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李远华说,相对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实,我国农村人口的节水意识更为淡薄。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力度、普及节水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农民增产增收的意愿统一起来,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节水积极性。我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分散经营、农民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低,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的难度显然比其他阶层要大。
难在节约用水的基础条件差。农业用水和生活、工业用水不一样,如果都是管道输水,可以很容易控制用水量。但我国的地面灌溉约占总灌溉面积的98%,而且灌溉工程都存在老化失修问题,农业用水条件差、投入需求大。
难在提高地方政府和基层水管部门的水危机和节水意识。水管单位和水管人员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我国许多基层水管部门靠水费生存,往往会设法增加“量水点”的水量以增加水费收入。
难在处理好“三农”问题与水资源的关系。我国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很强,而灌溉用水已经十分紧缺。因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减少农业用水量,同时又能解决“三农”问题,需要采取战略性措施。
难在对“困难群体”和“弱质产业”的有效保护。节水型社会建设强调有限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但政府从维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出发,应立足于保护农业用水的基本原则。农业水资源在转向城市和工业、并承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投资省、见效快”所带来的污染时,不仅未得到应有的补偿,农民和集体还要承担三分之二以上的投入开发新水源和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李远华说,根据我国的水土资源条件,稳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从而提高单产和复种指数。但客观上,农业用水总量不可能增加。因此,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农业用水总量“零增长”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