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第18届全国高层会议听课笔记(一)

第18届全国高层会议听课笔记(一)

发布于:2004-10-13 20:09:13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今天才听完,我把最新的知识作好笔记给大家,如果有什么写错的地方请指正,以后我会陆续发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问题(深圳大学设计院 付总)
主要阐述了和规范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共5点,大家跟贴的时候不要只说感谢的话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感谢的话,一律删.
1,关于框架柱内力的调整,框架柱在结构当中,为了提高安全储备,
我们都会进行内力调整,乘上一个放大系数,,并且为了追求力系平衡,
梁也相应的放大了.从现行规范上看,柱一般都是按轴压比控制的,就
是说配筋按构造控制,基本上上是小偏心作用,即使有大偏心,弯矩也
不会太高,所以即使内力放大配筋也不会提高太多,所以柱实际上内
力调整没多大作用,而梁是纯受弯构件,它的内力的放大,配筋就会很
大,这样就让整个结构按强梁弱柱发展了,不利于整个结构的抗震.因
此建议调整内力的时候不必追求力系的平衡,而把内力调整作用于梁上
2,规范中轴压比的控制应该根据不同位置的受力需要进行调整,例
如中柱和边柱轴压比的控制应该区别对待
3,框支层倾覆弯矩的控制,控制了框支层的弯矩就控制了框支柱的
压曲破坏,规范中规定控制刚度和采取一系列构造措施可以达到控制,
提议增加一个量化控制,带转换层的结构,框支层在倾覆弯矩作用下框
支柱受轴力过大,压曲破坏容易产生裂缝,力就不能传力过度,容易使整
个结构产生扭转,为了控制倾覆弯矩构造措施我认为就是周边加剪力墙
,不仅可以分担弯矩,还可以增加抗扭
4,地基基础问题,
1’对于特征值的使用我认为不方便
2’ 外部荷载效应的作用产生的作用是变形和承载能力
变形主要是由重力荷载产生的,而承载能力主要是地震力和风荷载,对
于计算应该有不同的要求,程序计算是以组合后的内力进行地基计算,我
认为应该先计算重力(只考虑重力产生的变形为主)*1.36配基础,然后考
虑水平荷载增加1.2的提高,已经和地基规范编写者商量过.
5,结构扭转效应的控制:
1’计算必须采用楼盖刚性
2’取角点变形为参数作为控制,而不是平均变形,角点受扭最大
3’对于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的选取,建议先都不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完
后如果建筑上平面比较规则,两个方向的地震里一致,就加上偶然偏心而
不考虑其他,如果筑上平面不规则,就考虑双向地震的影响
对于计算方法的探讨:规范中所采用的两种振型组合方法,无论哪种都是平方求根,就是说本来地震是矢量,平方后控制为无方向了,我的建议采用第一振型,然后两个方向地震分别增加30%
上面各个论点付总都是有实际工程作为依据的,小弟记忆力差,没能记下来,还请各位原谅,我会继续发布,还请各位关注.

全部回复(3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jper
    sjper 沙发
    看看
    2015-02-21 11:41: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hejijiegou1
    shejijiegou1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太给力了
    2014-12-16 08:37: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梁上穿孔怎么计算?

梁上穿刚套管时,梁截面除构造加强外,怎么计算是否满足?谢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