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三版)

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三版)

发布于:2007-06-16 12:31:1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三版)
——建筑学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报告
李 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 150001)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and Modern Scientific Architecture
——A Stage Report of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 Research
Li X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摘 要 基于并针对传统建筑学,报告提出了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及其理论从“0”开始的认识论起点,发生之首要前提,创建之关键问题;解密了“建筑”一词内涵系统与外延范畴;揭示了建筑作为物之绝对本质BZ1和根本特征TZ——建筑物本体根本矛盾之特殊性;定义了“建筑”(物)及“建筑艺术”,否定了“建筑是艺术”;发现总结了建筑作为物的三大规律与法则GF123;剖析了形式与内容、“风水”与建筑、一元与多元、传统与革新等问题;推出了“形式链”概念与“形式主义相对性”原理;论证了建筑(物)与城市之“同一性”,指出无建筑(物)便无今日之城市、人类社会与世界文明。

关键词 建筑学基础理论 建筑哲学 现代科学建筑学 本质和特征 规律与法则 建筑与城市

ABSTRACT Based on and aiming at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is report presents the epistemological "0"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 scientific architecture and its theories, the initial premise of occurrence and the primary issue of its creation; states the complete definition and category of "architecture"; indicates the ess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illustrates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falsifies the "architecture is an art"; brings to light the three general laws of architecture; analyzes the subjects such as form and content, "Fengshui" and architecture, unitary and pluralistic,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also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orm chain" an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of formalism"; and reveals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city, points out that there would be no city and human civilization today without architectur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 architectural philosophy, modern scientific architectur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rchitecture, laws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and city.

■ 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马克思)
■ 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爱因斯坦)
■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毛泽东)
—— 建筑学基础理论研究最高指导原则

迄今为止的传统建筑学,是一源于西方的纯粹的“匠式体系”,它资格很老也很落后,单凭主观直觉与个体经验,而无与之相应的起码的科学概念与科学理论体系。就学科最基本最一般的问题,建筑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每遇大事,分歧四起,纷争不休。建筑学能否摆脱落后追上时代,跨向新的“现代科学建筑学”,科学探讨、决策和指导建筑实践活动呢?能。但它必须脱胎换骨,创建科学概念与科学理论体系——“建筑学基础理论”科学体系,含建筑哲学、建筑创作、现代美学等方面;否则,它作为学科必原地打转,过去、现在、将来始终如此,难求进步;而一旦拥有相应科学理论,实施现代与传统之结合,则必如虎添翼,开创学科历史新纪元!
建筑哲学是什么?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建筑观,是建筑问题基本观点的体系。建筑哲学作为科学,应是对建筑存在之客观、真实、完整的反映;应是从全部历史与现实中提取、剖析、概括及发现、总结、抽象出来,对建筑作为物的产生渊源、基本事实、普遍现象及其所以然问题之最根本、最彻底、最具普遍性的科学的认识与解释,而绝非“一家言”;应是建筑学基础理论科学研究之最主要目标和最重要成果,为建筑学正本清源、跨越历史、大步迈向新的现代科学建筑学,提供应有的建筑学基础理论及其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支撑。
现代科学建筑学及其理论之真正创立,必须攻克三大历史性体系性基础理论难题:①“建筑”概念的内涵系统与外延范畴;② 建筑作为物区别于他物之绝对本质和根本特征;③ 作用于建筑本体之客观普遍永恒规律。对于现代科学建筑学及其理论,前者是应有的认识论起点与起码科学规范,中者是其思想萌发与孕育之认识论前提,后者则是其确立、创建与实施之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石,三者环扣结成整体。 鉴于已发表各相关专题论文,作为基础理论研究阶段报告,本文仅纲要式概述其核心部分——建筑哲学从“0”开始对三大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系统研究之结论:建筑的概念与范畴,本质与特征,是否艺术,客观规律,决定因素以及内容与形式,传统与革新,建筑与城市根本关系。

I“建筑”的概念与范畴

全部回复(1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1992lxm
    1992lxm 沙发
    哈工大建筑学讲座讨论思考题(五)
    1、事物都有规律:风霜雨雪,四季轮换,新陈代谢,日夜更替……人的学习成长工作生活全有规律。什么事物无规律?
    2、人类的创造活动有无规律?创造什么,为何创造,能否创造,如何创造?……创造者难道心中全无数?这说明什么?
    3、人类的建筑活动有无规律?建筑什么,为何建筑,能否建筑,如何建筑?……建筑者难道心中全无数?这说明什么?
    4、传统建筑学指示:建筑什么,为何建筑,根据建筑任务书;能否建筑,怎样建筑,根据建筑整体设计。这说明什么?
    5、很显然,运作程序也有规律。然而任务书是如何拟订出来的,建筑整体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这里面有没有规律?
    6、有“功能主义”设计原理:功能是决定性的,整个设计应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这是否建筑的客现规律?
    7、有“结构主义”设计原理:结构是决定性的,整个设计应遵循“材料结构合理”的原则——这是否建筑的客现规律?
    8、有“形式主义”设计原理:形式是决定性的,整个设计应遵循“形式决定形式”的原则——这是否建筑的客现规律?
    …… …… …… …… …… ……
    9、事情必须提升到“目的性”哲学层面。你是说“目的性是建筑问题的总根子,是一系列理论争端的真正症结所在。”?
    10、那么上述原理对不对?全对!均人类基本“目的”嘛!然而相互排斥局限,片面,均非绝对!那什么才是绝对的呢?
    11、“目的性”——这本身岂不就是绝对的…… ?功能、结构、形式或适用、经济、美观…… 哪一项不出于人类目的?
    12、“目的性”——啥叫“目的”,其心理学本质是什么?啥叫“主观能动性”,其激发人类行为之最高意识形式是什么?
    13、“目的性”——这是建筑特殊规律、抑或人间事物共享的普遍规律?为何人们对生活中这一普遍规律反而显得陌生?
    14、建筑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是否在于实现人类对于建筑之全部物质与精神目的?“目的性”是否贯穿人类活动全过程?
    15、为什么说“过程”与“目的”乃是“有无”两端、“虚实”两翼之矛盾链接,互为依存,具有对等的重要性与关键性?
    16、建筑内容之根本是什么?为何建筑界对于“形式与内容”这一最基本哲学范畴始终争辩不清,其关键问题是什么?
    17、为什么说“目的为内容、内容之内容、内容之母、根本的内容——终端内容”,是形式与内容理论思维的最高阶殷?18、为什么说“手段”并非外在于内容与形式不可思议的“第三者”,它相对于目的属“形式”,相对于结果属“内容”?
    19、为什么说“形式与内容乃相对而言”,如:房屋形式—空间内容;空间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用途内容……?
    20、何谓“形式链”及“形式主义相对性”?这一新的概念与原理何以能够产生?北京国家大剧院是否“形式主义”?
    21、为什么说“在‘目的’运动的形式链中,形式与内容始终形影不离,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亦没有无内容的形式。”?
    22、建筑决定之关键是什么?为何在既定客观条件下一切取决于主观目的,在这里,客观条件与主观目的之关系如何?
    23、为什么说“目的”是建筑中类型、等级、规划、设计、功能、结构以及艺术、流派甚至价值观念一切一切的“幕后”缔造者、指挥者、决策者;说世上绝无一劳永逸的“精华一览”;说“目的”是人类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动力与智力之源!
    24、为什么说“条件—目的”之联合,始终是决定一切的东西,是创造一切人间奇迹与一切美好事物的真正的“上帝”?
    25、设计构思的灵魂是什么?为何一切构思皆从属“目的”,无目的底构思事实上均不可能,“盲目性”亦并非无目的?
    26、为什么说“设计是工程的灵魂,目的是设计与构思的灵魂——剖析、决策、导向、激发、定位、优化自控中心。”?
    27、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目的机制”之于设计构思,是否表明正确优化定位目的对于设计构思之无比重要性?
    28、何谓“方案设计”或“概念设计”?其真正意义是否在于设计目的之集中展示,在于充分、纯粹的“目的性设计”?
    29、为何无目的之明确、正确、优胜,即无构思方向目标之明确、正确、优胜,即无设计创作之有效进行与应有成功?
    30、为何目的作为现实目的和实践任务,始终离不开现实——它是“现实需求”的产物,却更是“现实条件”的产物?
    31、为何“目的性”规律与法则GF1是建筑的主宰,左右建筑的本质、性质及运行发展,并要求洞察世界民族、国家社 会、群体个体,判别根本基本、主要次要、特殊一般,深入GF123系统研究,捕捉客观必然的设计方向、目标与路线?
    32、为何“目的性”规律之揭示,使建筑领域复杂现象开始拥有自己剖析、判断、决策、把握的科学依据及理论武器?
    33、为何“目的性”规律与法则是建筑三大规律与法则之主体,它基于、协同并主导、支配第二三规律与法则作用之发挥,及三者之协调统一、相对平衡?
    2007-06-16 12:35: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1992lxm
    1992lxm 板凳
    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洽的体系,定义出有关建筑的一切问题的本质,涵盖并解答有关建筑的一切问题————可以看出来这就是楼主试图努力追求的。

    以前一个网友发帖提出一个问题:建筑是否可能也有一套像物理公式一样的定律,放之四海而皆准,只要把已知条件套进去求解,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跟楼主的想法近似,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梦想,但是,也非常之难,这个梦想非常有可能是一个可以无限接近但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微积分问题。

    本人就这个想法也在进行一些努力,也有了一些收获,但始终无法构成一个严谨的体系,因为你一旦试图定义一条定律,仔细一思考肯定会发现反例,导致定律无法像数学公式一样绝对成立。但还是会发现一些相对普适的规律,似乎也还有些价值,最关键的是这种思考非常有意思。

    对楼主的体系,我感觉一时还没有能力判断究竟有何种程度的价值,但是这种努力我认为毋庸置疑是很有价值的。
    2007-06-16 12:35: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开封大相国寺

位于开封市中心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年间。原名建国寺,后来唐睿宗为纪念自己由相王登上皇位,遂赐名为大相国寺。历史上的大相国寺一向深得皇家眷顾,曾多次扩建,并成为当时东京(开封)最大的寺院,下设64个禅院、律院,养僧千余人。 现在大相国寺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在八角殿里有一座千手千眼观音像,高7米,全部用木头雕刻而成,雕工精细,是我国古代木雕艺术的杰作。1992年以后,在这里重新修建了钟楼、鼓楼等建筑,钟楼中还保存着一口清代所铸的大钟。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