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古韵犹存---颐和园怀古

古韵犹存---颐和园怀古

发布于:2007-06-07 21:05:07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
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
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清代的颐和园是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1181221513731.jpg

全部回复(3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aspren
    aspren 沙发
    照片看了心情都沉重了,一座园子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
    2008-12-13 22:27: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irong85
    lirong85 板凳
    经典啊,,,欣赏了,,,真希望能去这么美的地方,,,,,景色这么迷人,,

    路过了,,,,,,,收下了
    2008-10-16 20:50: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0.86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随偶秋收起义馆一游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原名文华书院,1912年更名为里仁学校。始建于1841年(道光21年)。里仁学校坐南朝北,前临人民路,后依文华山,学校中轴线上自北向南76.7米,东西最宽70余米,自北向南由“标语巷”照壁、过亭、门楼、中厅、大成殿、状元桥、成佳堂组成,加上西斋、武帝庙、文昌阁、新斋、操坪,总占地面积5677平方米,建筑面积3834平方米。旧址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其中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中厅、成佳堂为硬山顶。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