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介绍

发布于:2007-06-03 00:14:03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成立于1997年11月,由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和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

  建筑学系和土木工程系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华南工学院成立时的主要学系,其历史还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先迅速发展成一所能承担国家超大型重点建设项目和高新技术工程设计任务的国家综合甲级设计研究院。

  建筑学院各学科均有悠久的历史,早期有一批留学欧美日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此执教,今天的建筑学院更是汇聚天下英才,引来八方学子。师资中有来自全国各重点院校培养的优秀拔尖人才,以及来自欧美日的“海归派”,更多的是像何镜堂院士这样由自家沃土孕育出来的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建筑学院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优秀学子,还接收海外前来求学的留学生。

  建筑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建筑领域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咨询,“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基地。

  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体模式:全国高校唯一

  说起产学研,基本的模式大家并不陌生,华南理工大学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创新在国内也是颇有口碑。而华工建筑学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则韵律独到,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三赢之路。

  产学研自成一体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这是华工几十年来的优良传统。1997年,华工建筑学院开始探索产学研“合体”之路:教学主要由学院的建筑学系、土木工程系负责,科研由学院统筹,学院里有若干个科研机构,研究成果直接在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称设计院)应用、转化为生产力,同时,设计院自身就是产学研三结合的团队。这样的模式,在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中尚无成功先例,华工建筑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就是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发挥高校优势的产学研结合道路。”华工建筑学院院长、设计院院长何镜堂说。

  整个学院由此成为一个三结合的整体。依托华工建筑学院的设计院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其成员与建筑学院科研人员关系紧密:设计院人员以工程设计为主,与学院老师互相兼岗,相互以动态比例每两年轮换一次。设计院既是生产基地,也是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以学院重点学科的发展作为支撑--产、学、研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经过多年的完善,这种独具特色的模式已在同行中间摘得数项“中国之最”,获奖等级和数量、人均效益、团队运作等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享有建筑学科的强大后盾

  2006年初,华工设计院在广州103层西塔设计过程中发现,该工程巨型斜交网格外框筒节点原方案不尽合理。经过土木工程专业科研人员的结构节点优化分析,他们应用约束混凝土的原理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节点,该节点具有更符合建筑师的要求、重量轻、节省材料、施工方便的优点,经过一系列的试验验证,该新型节点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egary
    yegary 沙发
    身为华工人,看到这样的帖子,倍感亲切。
    2007-09-17 19:29: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19076347
    19076347 板凳
    建筑设计研究院:全国高校第一

      2007年3月底,从竹影婆娑,繁花点缀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传出一阵欢呼:研究院荣获“2007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的称号(该奖项由亚太地区最大的专业建筑媒体集团BCIAsia颁发,旨在表彰国内为建筑和环境做出突出贡献的、卓越的建筑设计公司)。这次获奖,是继去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设计院”建筑设计研究院获得的又一殊荣。近十年来,在建设部优秀设计评选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获奖项目常名列前茅,在教育部的评选中,他们更是雄踞榜首。
    一个成立短短28年的设计院,获得部、省级以上的优秀设计奖就有80多项,其中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获得了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国家金质奖,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获2005年全国十大建筑科技成就奖。在大型国际设计投标中更是一举夺得了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羽毛球馆和摔跤馆的设计权。

      一个成立短短28年的设计院,你能在我国每个省的大学新院校规划里,看到它的神来之笔,诸如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广州大学城……

      一个成立短短28年的设计院,设计项目从起步于广东的台山、东莞到进入广州,从广州跻身全国,再到成为国家甲级设计院乃至当选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公司,无人否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我国建筑设计界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这每一步漂亮的转变是如何完成的?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这一切当然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领军人物——何镜堂院士分不开。

      领军人物何镜堂

      建筑大师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岭南地区建筑科教工作的领航者。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主持了100多项重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作品屡获国家大奖,在建筑理论方面首创“两观三性”创作理论,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著;他不仅带出了一批思想敏锐而又功底扎实的青年设计师,更培养了设计院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优良院风。他的学生和同事都亲切称呼他为“何老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成长其实也就是我的成长”设计院院长何镜堂院士对笔者说,“做建筑也是做人,成功=勤奋+才能+机遇+人品”。

      虽然已身为院士,虽然已近古稀之年,何镜堂在工作上却无丝毫放松。他对自己要求甚高,69岁的高龄,还常作“空中飞人”。白天快节奏地处理各项工作,夜晚经常和学生讨论方案至深夜一、二点,大家戏称为开“夜总会”。何院士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对待学术问题一丝不苟,讨论中学生和同事对他的方案有不同意见,都直言不讳。“老师眼光开放,没有门户之见”学生说,“他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敬业执着让我们领略到什么是大师风范”。

      “何老师都这样搏,我们更得搏啊!”设计院的同仁说。

      团队精神是特色

      能进入设计院工作的个个是精英,1998年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年建筑师设计大赛”评选中,设计院就有三人榜上有名。200来人的团队,其中正副教授和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就有100多人,如何让这些人拧成一股绳呢。要知道,现代建筑创作设计面广,尤其是大型的工程项目,技术复杂,创新性强,工程量大,决非一、二个人所能胜任,需要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打胜仗。

      “一靠合理的机制,二靠敬业精神,三靠人品”何院士说,“建筑设计讲究合作,不是每个人都去唱主角,要善于合作”。

      每逢遇到大型的或技术复杂难度大的项目,设计院就由院长或总建筑师亲自挂帅,发挥中青年骨干和研究生的智慧和才能,形成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创作小组。这个创作集体由导师、中青年骨干、研究生三结合组成“金字塔”结构,能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大家都感到自己是主人,彼此互教互学,互相配合,相互熏陶,而不仅仅只是依靠老师一个人,团队整体水平迅速提高,从只能承担一般民用建筑设计到可以承担103层、高432米的超大型、高难度技术要求的广州西塔设计,体现了设计院综合实力的巨大飞跃,在高校规划、超高层建筑、体育建筑、会展建筑

      和博物馆建筑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称这个团队是他见过的最有凝聚力的团队。

      “扬高校优势,树精品意识,创优秀设计,送真诚服务”是办院方针

      多年来,设计院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坚持“扬高校优势,树精品意识,创优秀设计,送真诚服务”的办院方针,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的道路,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创建团队,抓建筑创优和人才培养。

      在何院士的带领下,建筑系与设计院之间能密切合作,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近年来,建筑系一直以优秀级通过专业评估,成为全省重点学科,设计院投身于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岭南,面向全国,建立了良性运作发展机制,在建筑创优和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并创立了教育建筑品牌,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产值上亿元、设计成果丰硕的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
    2007-06-03 00:15: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学生专栏

返回版块

23.92 万条内容 · 12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想出来好好混

我是学建筑设计的 想考个预算员证 咋弄呀 告诉我一个考试时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