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注册考试 \ 注册结构工程师 \ 2012年一注结构专业考试大盘点之【争议题篇】

2012年一注结构专业考试大盘点之【争议题篇】

发布于:2012-10-11 19:21:11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 [复制转发]
2012年一注结构专业考试结束已快一个月,仍然为广大结构考友所津津乐道。今年的题目有好几个特点,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争议题之多,令人咋舌。直至今天,依然有不少题目引起广泛讨论,却未有定论。

争议一:上午15题(钢筋搭接长度)
此题主要争议点在于该不该按并筋算?《混规》8.4.3最后一句说“并筋按单筋计算”而也有网友认为按《混规》4.2.7的条文说明,“并筋等效直径对锚固长度有效”,并筋应按等效直径计算。二者似乎构成矛盾?
争议二:上午19题(格构柱最小宽度)
此题以一注论坛团队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按虚轴和实轴等稳定性,按长细比相等来计算确定分肢间距。也有人认为题目指出“根据构造的最小宽度”,似乎是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计算通过查某些条文直接得出?可惜至今未找到规范依据。
争议三:上午22题(高强螺栓)
此题主要是两种意见:按绕螺栓群中心转动和按绕翼缘中心转动。前者做法有不少支持者,但没用到题目提示“上下翼缘中心距”这一条件,并且有人认为上下翼缘之间螺栓距离太远超过了《钢规》8.3.4螺栓最大间距, 构不成螺栓群,因此此解法疑为错误。而后者做法亦存在疑点:1、似乎也未找到规范依据,2、此前的真题和练习书也未有这样的先例。只是后者做法用到了题目提示“上下翼缘中心距”这一条件,似乎符合出题人的意图?因此依然悬而未决。
争议四:上午34题(砌体墙剪力分配)
此题目前倾向于按小开洞墙刚度折减计算,但也有人认为不计洞口北侧的短墙,更有人直接按整墙面积扣掉门洞计算。所幸不管如何计算结果都不会偏离D答案太远,毕竟一个门洞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如改卷不严应均有得分机会。
争议五:下午1题(木结构概念题)
此题四个选项1,2和4若严格对照规范,会发现它们均不完全符合。但答案是两对两错,为了有答案可选,因此只能认为2选项也对。因为认可2选项的话只会让结构更安全,而认可了1或4的话可能会带来了安全隐患。
争议六:下午6题(桩受压承载力)
此题题目提示给出了一个与规范不同的出土桩长L0'的计算公式,却未给出入土桩长h'的计算公式的提示。因此入土桩长h'是按规范,还是按L-L0'计算,令人疑惑。笔者认为, 出土桩长L0'入土桩长h'之和应刚好构成整个桩长L,查阅规范也是如此。所幸这两种算法结果都是一样,因为淤泥层液化影响折减系数为0。同时“碎石土”应按“非岩石土”查公式。
此题另一个争议焦点在于,淤泥层是否属于液化土层?此判定将决定本题答案归属。 若认为淤泥属于液化土层,则dL=14,入土桩长h'=12,最后算得结果是4800KN; 若认为淤泥不属于液化土层,则dL=0,入土桩长h'=26,最后算得结果是6500KN。笔者考试过程中采用的是前者的做法。笔者查阅了 “液化”的定义:沙质土在地震作用时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若按此定义,淤泥不符合,但淤泥本身属于液态,是否可以也视为已经液化了的土层? 而题目提示了淤泥的液化影响折减系数为0,难道非液化土层也有液化影响折减系数?因此猜测出题人应是认同淤泥属液化土层,认同笔者的做法,选A。
争议七:下午16题(墙下条基受剪)
目前下午15题基础M算到墙边的观点已广为接受,因为能在《地规》上找到确切依据,且施书兰书上均有实例。但16题V的位置算到哪里尚存争议。一直未找到确切依据。笔者也不大确定V该算到哪,但从以往经验判断, 从出题者角度考虑,连续两题考同一知识点的情况还是很少见,往年真题也尽量维持各小题“不株连”原则。因此笔者猜想出题者是想从两个不同角度考大家,因而感觉16题V算到放脚边的可能性较大!
因为 从出题者角度来看,笔者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命题人的水平!把两个看似相同或相类似的问题放在一起考,看似做法类似,但实际做法不同,这样更容易让考生上当。因为如果你只知其一,很可能这两道题就只能得一题的分。
也有网友用 理正软件计算时发现M算到墙边而V算到放脚边。
争议八:下午26题(连梁交叉暗撑)
此题主要争议在于《混规》和《高规》对连梁剪力系数取之不同。题目提示高规作答,但《高规》又有引到《混规》的条文。因此用哪本规范作答称为争议焦点。
笔者认为,题目要求按高规作答,因此,计算剪力的时候是直接按高规来算,系数取1.2,交叉暗撑按高规9.3.8来计算。
尽管有网友说,高规的9.3.8条文说明指出,跨高比小于2的连梁需要按混规计算,而且提到混规的剪力系数是取1.0,但笔者认为不妥。
高规的9.3.8条文说明是说,跨高比小于2的连梁需要增配对角斜筋,参考混规。跨高比小于等于1时要增设交叉暗撑。
个人认为, 交叉暗撑对角斜筋,不是一回事,且不会同时设置,而本题求的是 交叉暗撑,不符合“引过去”的条件,不需参考混规。故全程按高规计算,选B(4d32)。
争议九:下午28题(角柱小偏拉)
此题目前主要意见是两种,一种是取受力纵筋计算值3600x1.25,另一种是取最小配筋率算出的3780x1.25。
尽管有人说,04年真题下午25题采用后者的做法,但笔者不认同,更倾向于第一种。
规范上依据,笔者翻阅了高规、混规和抗规,发现它们表述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三本规范在这个问题上的精神应该是一致的。
抗规和高规表达较为笼统:“ 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但 混规176页明确表达为“柱内 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增加25%。因此笔者认为,最小配筋率算出的钢筋为满足构造, 并非受力钢筋,故应按受力纵筋计算值3600x1.25=4500,同时满足最小配筋率即可。选C (12d22,As=4560)
原理上来看,规范之所以对小偏拉的受力筋计算值放大25%,是因为混凝土受压能力强,却几乎不能受拉,而小偏拉时柱子全截面受拉,此时拉力全由钢筋承担,故有了受力筋面积放大25%的规定。如果一个柱子计算出来根本就没有受拉力,只需按构造配筋,那么也就没有放大的必要。这似乎也支持笔者的观点。
仍有人坚持按04年住建部真题解答,认为是最小配筋率算出的3780x1.25。但从笔者的分析,似乎说不过去。而凑巧新任命题组长老朱曾说过,在他上任之前没有标准答案,住建部真题也被怀疑是挂名出书,书中解答确实也不是完全正确。因此明年老朱公布的答案中否定这一“以往做法”也并非没有可能。

【结束语】争议题年年都有那么一两道,只是今年特别多。曾有传说,争议题也是一种控制通过率的手段,用来迷惑考生,毕竟我们都相信一群顶级专家水平不可能那么低,以致出一些混淆不清,令人争执不休甚至是错误的考题,况且试题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重重审核的;也有人说争议题最后都会给分,但前提也是要机读通过。不管怎样,最终还是要以专家的评分答案为准。然而真正的争议题,即使“参考答案”公布,也不能停止其受到的争议。这些争议,将继续伴随着一代代结构考友,在奋斗考注的路上,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 本帖最后由 ken0750 于 2012-10-26 09:05 编辑 ]

全部回复(2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uzaiyang1314
    看看哇。希望有帮助
    2016-01-04 17:09: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xnuaa
    yxnuaa 板凳
    支持一下。。。。
    2014-09-18 09:20: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注册结构工程师

返回版块

105.16 万条内容 · 21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立贴为证,现在开始

立贴为证,现在开始准备专业考试。刚参加的基础考试尽管不如预计的理想,但专业考试更有难度,现在开始提前准备。就算基础没过,下次再考基础也是有用的。别了,各种吃喝嫖赌。以学备考,以考促学,学以致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