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水泥的新标准和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

水泥的新标准和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

发布于:2004-09-03 11:28:03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水泥的新标准和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

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水泥新标准已不再适应当前的要求。水泥的新标准已经颁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起实施。这些标准是《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分别代替1991年和1992年颁布的上述水泥品种的三个标准,原标准自2000年12月1日起废止。新标准是在原水泥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欧洲水泥试行标准》(ENV197-1:1995)修改制定的。为了使我国水泥强度的检验方法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此之前我国已颁布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用于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一、水泥的新标准
1.将原有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即水泥分32.5级、和52.5级,取消了原标准中的325标号,亦即原325号水泥将被取消。采用新标准后,由于水泥强度检验的胶砂组成变化,原水泥的标号与新水泥强度等级大致关系见表1。
表1 原水泥标号于新水泥强度等级关系
原水泥标号 325 425 525 625
新水泥强度等级 32.5 42.5 52.5
2.水泥强度的龄期一律定为3d和28d,取消了原水泥标准中的7d强度。
3.水泥强度的检验采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999)规定的方法,其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胶砂强度检验不再采用胶砂流动度方法测其用水量。火山灰质水泥做强度检验时,须按流动度方法确定用水量。
4.水泥的编号中规定,水泥出厂编号按水泥厂年生产能力确定,10万t以上的与原标准规定编号不变;10万t以下的,不超过2001为一编号,取消了4万t以下的有关规定。
5.增加了水泥的交货与验收的规定,即交货时水泥的质量验收可抽取实物试样以其检验报告为依据。也可以水泥厂同编号水泥的检验报告为依据。两种验收细则在标准中有详细的规定。
二、水泥强度检验的新规定
按照新的水泥标准规定,水泥的强度检验要采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999)进行。新标准于原《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相比,有较大的修改,其修改要点如下。
1.标准砂质量改用《水泥试验方法——强度测定》(ISO679:1989)标准规定用砂,其天然硅砂SiO2含量不少于98%。《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用标准砂SiO2含砂量为95%。砂的粒级范围为0.08~2.00mm(旧标准砂粒级范围为0.25~0.65mm)。
2.灰砂比增大,由原来的1:2.5改为1:3.0。水灰比加大,由原来的0.44、0.46一律改为0.50。
3.胶砂搅拌机由原先的搅拌锅、叶片同时旋转改为叶片以行星轨迹运动的行星式搅拌机。
4.成型设备改为《水泥试验方法——强度测定》(ISO679:1989)规定的振动成型台,《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7-85)标准中规定试体振动台将原振幅由0.8mm改为振幅0.75mm后仍可使用,试体成型尺寸不变。
5.成型时实验室内温度由原来的17~25℃改为20±2℃,相对湿度仍为不低于50%。试体在养护箱内温度由原来的20±3℃改为20±1℃,在养护水池内温度由原来的20±2℃改为20±1℃,即比原先的控制温度更严格。
6.试体编号由成型时编号改为脱模时编号。
7.试体实验时的受压面积由原来的40mm×62.5mm改为 40mm×40mm,加荷速度由5kN/s改为2.4kN/s。
8.试体抗压强度数据的计算由原先的删去最大值、最小值然后取平均值,改为6块试体结果取平均值。如由超出平均值±10%的数值,将其删去后,取平均值,而试体抗折强度数据仍按原标准计算。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sccbjs
    csccbjs 沙发
    水泥标号改为强度等级的新规范规范已颁布10年,现在还经常看见把水泥强度叫水泥标号,可悲!
    2009-10-18 18:53: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n0080122
    yn0080122 板凳
    谢谢楼主的若心,顶一下.
    2008-08-29 20:55: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74 万条内容 · 153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与实效做法

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与实效做法 屋面防水是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也是多年来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难题。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刚性及柔性防水两种做法。刚性防水由于温差应变,易开裂渗水;柔性防水,多为沥青,油毡等有机材料,易老化,寿命短。近年来,虽然各种新型防水材料相继问世,但由于价格较高,缺乏施工经验,且耐久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检验等原因。因此,目前还是采用较为廉价的材料为主。     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相结合的办法,理论上可提高屋面的防水,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够重视底层刚性防水层的心理,使得刚性防水层开裂,起鼓或渗漏,这样刚性的防水层形同虚设,加上柔性防水层也存在其自身的缺点,因而"双重保险"也不能有效防止屋面渗漏。    在此,就安居工程4#楼屋面防水处理,谈谈其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几项措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